作者: 符金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所通过自主创新,在草的新品种培育研究中再次取得成果,“陇中黄花矶松”观赏草新品种通过甘肃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这种奇特的草花期长达200天左右,能做观赏草又能做牧草,还是一味中药材。在极干旱地区,还可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发掘、培育节水抗旱的植物新品种是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陇中黄花矶松”源于极干旱环境,是我国北方荒漠戈壁的广布种。陇中黄花矶松属于观赏草野生驯化栽培品种,该品种的原始材料源于荒漠戈壁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这次培育成的新品种主要用于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防风固沙、饲用牧草和室内装饰等多种用途,具有抗旱性极强,高度耐盐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株丛较低矮,花朵密度大,花色金黄,观赏性强的显著特点。花期长达200天左右,青绿期210-280天(地域不同),花形花色保持力极强,花干后不脱落、不掉色,是理想的干花、插花材料与配材。能适应我国北方极干旱地区的大部分荒漠化生态条件。
黄花矶松,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又名黄花补血草。目前国内对于补血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只有二色补血草已成为野生栽培品种,以药用为主,有止血,消炎,活血,补血之功效。治月经不调,高血压,神经痛,牙痛,感冒,耳鸣及疮疖痈肿等症。维吾尔族民医还用于乳汗不足。黄花矶松属于首次以观赏草培育成功,且人工可完全栽培繁育,属于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目前已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属于发展潜力大的野生观赏草新品种。
黄花矶松,学名为(Limoniumau-reum),亦称黄花补血草、金色补血草、金匙叶草,兰雪科补血草属多年生草本,株高9至40厘米,叶基生,花序常呈“之”字形弯曲,穗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组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橙黄色。
其金黄色膜质花萼长时间不落,在干旱、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区极为醒目。叶基生,灰绿色,矩圆状匙形至倒披针形,花期枯萎,伞房状花序,花萼金黄色,漏斗状,膜质。尤为奇特的是黄色膜质花事在6~9月高燥无风季节,宿存不落,如一团团金色火焰傲立于荒漠戈壁甚至流动沙丘上。多生于滩地、湖盆、戈壁、石质山坡、流动沙丘等干旱荒漠环境下。我国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及甘肃河西走廊沙地、华北北部等均有分布。
在北方地区生长期约240天左右,人工栽培3月中旬开始萌动,4月抽薹,5月开花,一年开2-3次花,无限花序,11月叶片发红逐步干枯,根系休眠越冬。从5月-11月为鲜花观赏期,花亮黄色;冬季11月—次年元月,干花黄色不落,仍具有较好观赏价值,丰富冬季景观色彩,可以部分代替草坪、草花或宿根花卉。
该植物耐盐碱、耐贫瘠、耐干旱,在年降雨量300mm以上的地区不需浇水,可正常生长是草坪用水量的1/10;在气温-36℃以内可安全越冬;土壤PH9以下、含盐量4‰以内可正常生长开花。株高9-40cm,是一种耐盐性很强的旱生泌盐植物。
黄花矶松是干旱荒漠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花卉之一,花色艳美,繁密华贵,保持时间极长,可作插花中的配材和衬花,也可用来制作干花,其韵味独特,是插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花材。花萼可入药,具有止痛、消炎、补血之功效,又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
如今,黄花矶松已成功地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在银川的公园和道路两侧构筑了金黄色的植物色块,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其适宜作地被、花坛、色带用花。另外,它还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目前,已在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银川、成都、东营等地区进行推广,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