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为爬行纲鳖科动物,又名甲鱼、团鱼、王八等,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栖息于江河、湖泊、沟塘中。多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的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而人类对其食用和药用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因此,目前国内外均在研究其人工繁殖技术。
本期文章介绍的是中华鳖养殖技术。 一、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中华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肉、血、卵、胆、脂、甲都能人药。其背甲称鳖甲,是常用名贵中药材,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的内动、经闭、症瘕等症。其肉具有滋阴凉血的功效。
中华鳖还是一种名贵水产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鳖肉含蛋白质16.5克,还含钙、磷、铁、维生素B2、维生素A等。 二、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中华鳖
鳖体型椭圆而扁,体表覆盖有柔软的革质皮肤,背腹有甲。背甲长达24厘米,卵圆形扁平,中央线有凹沟,两侧稍隆起,周缘有柔软的肉质带称裙边。腹甲比背甲小,各骨板之间有间隙。背甲和腹甲之间有韧带相连,颈长且能伸缩,头部吻尖细长而尖,外鼻孔开口于吻端,出水呼吸方便,眼小,视觉敏锐,口宽,上下颚有角质突起,行使牙齿功能,可以咬碎坚硬的螺类。四肢短,趾间有蹼,有三个锐利如钩的脚爪。鳖背部通常灰色,颜色随环境而变化,起保护作用。腹部乳白色(图22)。
(二)生活习性
鳖是两栖爬行动物,但主要生活在水中,喜欢栖息在底土为泥质的河流、湖泊、池塘中,因为是用肺呼吸,时而潜入水中或伏于水底泥沙中,时而浮到水面,伸出吻尖呼吸空气,一般3—5分钟呼吸一次,水温越高,呼吸越频繁。
鳖性喜温暖,风雨天居于水中;温暖无风的晴天,爬上岸边沙滩晒太阳,环境宁静无危险感觉,长时间在岸上不离去。但发现人影、声响、水浪即迅速爬入水中,晚上也经常上岸活动,夏天喜欢居于阴凉处或沙质的水底。每年11月至第2年2月人土冬眠,不吃不动。
鳖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适于生长的温度为20—33C,最适温度为25—30℃,在此温度下鳖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2012;以下则食欲下降,15C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0—12℃时即逐渐进入冬眠状态,超过33℃时鳖的摄食能力也减弱。
(三)繁殖
4龄鳖即可达到性成熟。在每年4月下旬后,当水温达到20℃以上开始发情交配。鳖的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后两星期产卵,产卵盛期在芒种至大暑期间,产卵大多数在清晨或夜间,尤其在雨后的傍晚沙面潮湿时,种鳖即由水中上陆,寻找适宜的产卵场地。
选定后不断警戒四周,用后脚在沙地上挖穴。穴的口径约15—20厘米,底径约5—6厘米,深10一15厘米,呈漏斗状,穴掘成后,即将生殖孔伸入其中产卵。产卵后用脚覆沙,并以腹甲压平沙面,然后返回水中。经过2—3星期再交配产卵,每年产卵6—7次,每次产卵10—30个。一只雌鳖鱼每年产卵数量随年龄体重和饵料丰欠而不同,4—5龄雌鳖1年产50—100个。
卵为圆形,卵壳淡黄色,卵直径1.5—2.1厘米,重2.3—6.0克。卵的孵化期一般有50—60天,夏季如温度达3013以上,孵化期只有40—50天。孵化后的稚鳖,经2—3天由孔穴中爬出地面,立即进入水中。
三、中华鳖养殖技术 (一)中华鳖养殖场的建设
养殖场的定点选择,首先应考虑饵料的来源。一般选择在城郊,以肉类加工厂附近为宜,可利用禽兽屠宰的下脚料作为鳖的饲料。在其他地区只要能解决饵料来源的可靠途径,也可以建场。养鳖场的环境必须阳光充足、避风、温暖、环境安静、有清洁的水源,保水性良好的粘土或粘壤性土地区。养鳖用的水源,最好是没有污染的水,用含浮游生物多的河、湖、池水效果好,泉水因温度低,不宜用来养鳖。
由于鳖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应按规格分池饲养。各种养殖池的建造要求和方法如下: 1.亲鳖池
亲鳖池供亲鳖养殖和产卵,宜建在僻静处。以2—3平方米放养一只种鳖,每池以400—800平方米为宜。过小,亲鳖活动范围不够,水温水质易变化;过大则管理不便。池深1.5米左右,水深0.8—1.2米,池底可利用自然土层,如土质粘性过重可适当掺人沙子。池底中央要有25厘米深的软泥层,供亲鳖栖息和越冬。池堤坡度30度,便于鳖爬上堤岸休息和产卵。
亲鳖池的特点是在堤坡上修建产卵场。产卵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沙坪、在池塘的东南部堤岸上,用沙质土铺设,厚度30厘米,面积按产卵雌鳖的数量设计,每只雌鳖占有0.1平方米为宜。产卵场排水性能要求非常强,雨天不积水。在附近种植落叶树木或高秆作物为亲鳖提供荫蔽凉爽的休息和产卵环境。另一种是产卵房,面积4平方米左右,高约1.5米。
产卵房堤外一侧开一小门,供人进入房内收卵,靠池塘水面的一侧留一洞口,在洞口与水面之间搭一跳板,和水面呈30度角,产卵的雌鳖会从跳板爬人产卵房产卵。产卵房占地面积小,卵安全性高,且易采集,并在池序设浮竹木板解决鳖的休息场地。
2.稚鳖池·
当年孵出1龄鳖至越冬之前,称稚鳖。因稚鳖比较娇嫩,其生活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稚鳖池的一部分最好建在室内,使之具有良好的保温、防暑、通风条件;另一部分建在室外背风向阳处。在室内的稚鳖池全部要求水泥砖结构,面积5—10平方米,以水泥、木板架设休息台或建斜坡休息场、休息台、场的面积为全池的1/5,略高于水面即可。室外稚鳖池面积40—50平方米为宜,可以是土池。稚鳖池深50厘米,池底铺沙10厘米左右,水深30厘米。稚鳖池也可由一组小池构成。
3.幼鳖池
稚鳖越冬后,进入第2龄,称之幼鳖。幼鳖池全部建在室外,既可用水泥砖结构,也可用土池,面积为30—100平方米,深度为60—80厘米,池底铺15厘米左右厚细砂,水深40厘米左右。池周围的斜坡上或池中设休息场,面积为池面积的1/10。
4.成鳖池
成鳖是3龄鳖和商品鳖的总称。成鳖池的建造,除不需建立产卵场外,其他均与亲鳖池相同。普通鱼池改建为鳖池,增修休息场所和防逃设施即可。成鳖池最好以泥土为底质,池中有20—30厘米深的软泥,便于鳖潜伏于泥中休息越冬。
鳖善攀援,喜逃跑,养鳖池必须有良好的防逃措施。一般修造30厘米高的防逃墙,稚鳖和幼鳖的防逃墙可以矮一些。顶部如果建有出檐,效果更好,出檐宽度以向池内伸出10—15厘米为宜。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应安装防逃装置。入水口下面的池壁要垂高于水面30厘米,入水槽伸人池内20厘米;出水口要加防逃筒或鱼网。
整个养殖场可按以下标准建设:面积25000平方米,长185米,宽140米左右。稚鳖池20个,面积500—600平方米;幼鳖池10个,面积1400平方米[来源:www.cyonE.com.cn/];三龄鳖池4个,面积3000平方米;商品鳖池5个,面积7700平方米;亲鳖池一个,面积800平方米;蓄水池一个,面积1600米;工作生活用房一栋,面积150平方米;病鳖隔离池1个,面积约50平方米;配电抽水间16平方米及排灌渠道。如水面较低,可减少养殖池数量,按比例缩减即可。
(二)中华鳖人人工育苗技术 1.亲鳖的选择
鳖生长到500克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但个体较小,怀卵量少,产卵少,大小不整齐,稚鳖体质差,成活率低,不能作苗种。因此,至少应选择6龄以上、个体肥大、健壮、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成鳖。鳖的寿命长,可达50年以上,因此亲鳖的使用年限很少。亲鳖不可使用叉来的或钓来的。
挑选时应鉴别雌雄,以便在放养时掌握比例。雌鳖尾巴短,不突出甲外,后肢间距稍宽,体较厚;雄鳖尾巴长,突出于甲外,后肢间距稍窄,体较薄。 2.亲鳖的饲养
鳖产卵季节在5—8月份,可在3月初将亲鳖池排干水,用生石灰彻底杀灭野杂鱼及病菌。待药性消失后,将亲鳖按雌雄3:1的比例放人。放养密度依亲鳖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2平方米1只,个体小适当多放。
开春后水温上升到15℃以上开始投饵,应投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动物内脏、鱼虾、螺蛳、蚌肉等,并可配合卷心菜、瓜皮、南瓜、甘薯等香甜食料。春秋凉爽季节,每天投喂1次,夏季高温,每天早晨、傍晚各投喂1次,每天投饵料量为亲鳖总体重的5%一10%。一般人秋之后,亲鳖停止产卵,但由于生殖季节营养大量消耗,必须给予补充,同时性腺继续发育,因此,必须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增加体内营养积累,有利于翌年提前产卵。亲鳖池水质应保持清新,浮游植物丰富,使鳖在池中感到安全;水质如发生腐臭现象,应及时换水。
3.采卵
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鳖开始交配,交配后半个月开始产卵。雌鳖产卵多在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4点。在整个产卵季节,每天早晨仔细检查产卵场的情况,按脚印和刚翻动过的沙土痕迹,确定产卵穴的位置,并作上标记,但不要急于搬动;因胚胎还未固定,过早震动会影响胚胎发育。待产出后8—30小时,胚胎已完全固定,白色的动物极和黄色的植物极明显出现时,方可采卵。
采卵前做一长宽各45厘米、深8厘米、四周底部均有滤水孔的木箱。在采卵时,先在收卵箱中铺2厘米厚的细沙,将鳖卵从穴中挖出,检查卵是否受精,已受精的卵壳顶有一白点,白点周围清晰圆滑,卵色鲜亮呈粉红色。未受精的卵无白点,或有大块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剔除坏卵,将有白点和气室的动物极朝上,整齐排列在卵箱中,移人孵化场孵化。每次采卵后,应整理好卵场,便于鳖再次产卵。
4.孵化 人工孵化可缩短孵化时间,便于管理,防止敌害,提高孵化成活率。人工孵化主要有室外和室内两种方法。 (1)室外孵化法
需在地势高、排水好的位置建孵化场,面积大小根据生产量而定,一般以4平方米为宜,长宽之比2:1,周围砌上高约1.2米的矮围墙,墙脚四周设排水孔和通气孔。
孵化场的地面从上至下呈5—10度倾斜,底部铺10厘米厚碎石或粗沙,上铺5厘米厚的细沙作孵床,最低处理一个小缸或水盆,内盛少量清水。孵化场的顶部架设钢筋或竹木,可在上面盖塑料薄膜、帆布、席子等。孵化时,受精卵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整齐,卵与卵之间距离为1厘米左右,排时动物极朝上。排满后上覆2厘米的沙,标记好时间。受精卵多时,也可放2—3层。
孵化场温度应控制在26—36℃。温度较低时,可在场内安装一个或数个大功率的电灯泡,提高温度。如温度超过40C,应及时降温,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一82%,每隔2--3天洒一次水,保持砂床湿润,但切忌积水。雨天和高温炎热天气,可将棚架加盖遮荫。人孵后30天内,不要翻动,防止造成坏死,还要注意防鼠、蚊、蛇害。
(2)室内孵化法
是将卵装在孵化箱中在室内孵化,孵化箱长度1米、宽1米、高10—20厘米,木制,箱底钻若干个滤水孔。孵化开始前,清洗干净,在箱底铺3厘米细沙,卵放在细沙上,间距1厘米,卵排好后覆1厘米厚的细沙。孵化室温度应控制在30—36℃,湿度控制在75%一85%,有条件的地方,孵化室可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孵化期与室外孵化相同,一般50—60天。如果采用孵化电温箱孵化鳖卵,效果也较好。
为使稚鳖同时出壳,缩短孵化时间,可采用人工引发出壳法,在卵壳由红完全转黑色,黑色再进一步消失时,稚鳖即将出壳。将这些卵一起放人25—30℃温水中浸泡,过几分钟大部分稚鳖都会破壳而出,没有出壳的卵,10—15分钟后取出,再孵化几天,重新用温水浸泡即可。刚出壳的稚鳖待体外羊膜落后,即可转入稚鳖池饲养。
(三)中华鳖的饲养管理 1.饲养的一般规则
中华鳖稚鳖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扩大,但由于发育先后快慢不同,个体大小会出现差异。如果大小不同规格的鳖同池饲养,会出现自相残食的现象。因此在适当的时间要分池,一方面疏散养殖密度,保证鳖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将不同规格的鳖分开饲养。投料时要做到“四定”:
①定质。饲料要新鲜、清洁、不放盐,腐料变质的不能投喂。 ②定量。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及鳖体大小和吃食情况,适量投饲。 ③定时。一般上午9时,下午3时投饲料。
④定位。池内设饲料台,用木盆或鱼用饵料台,每50一100平方米设一个,潜入水中30—40厘米。
养殖生产中,如果完全使用高质量动物蛋白饲料,固然生长快,产量较高,但来源有限,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利用人工配合饲料来进行较大规模养殖是解决养鳖饲料的重要途径。现介绍一个比较经济的饵料配方供参考:动物性蛋白源(包括鱼粉、血粉、蚕蛹、猪肝渣等)30%、豆渣30%、麦麸30%、谷芽5%、面粉5%,在此基础上,另加上述五种总量的1%植物油、1%蚯蚓粉、1%骨粉、0.1%维生素。如果有条件可尽量增加动物蛋白比例,但要保证微量营养成分不致缺乏。
2.不同规格鳖饲养特点 (1)稚鳖饲养 孵化后前3个月是比较难养的时期,由于体质幼嫩活动力不强,容易大批死亡。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饲料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稚鳖的饲料要求较高,最好是细、精、软、嫩,营养价值高而又易消化。鳖出壳3天后开始摄食,可投喂红虫、小糠虾、蚯蚓等,按鳖重10%,每天分几次投喂,不可投喂蚕蛹、大肠、肉粉等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的饵料。稍后投喂捣碎的鱼肉、螺肉、蛋黄等,投喂量增加到体重的20%,每天分2次投喂。也可一开始就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日投量为鳖总体重的5%一10%。
稚鳖对水质要求严格,一般3—5天应换1次水。换水时先将池内废渣排净,再注入清水。发现有病鳖要及时隔离,同时立即更换池水,进行消毒处理。
当龄稚鳖越冬前个体还小,一般只有5—15克。冬季稚鳖消耗营养多,容易衰弱死亡。因此,一方面尽量诱导鳖提前产卵孵化,增加养殖时间,提高养殖水平;另一方面,在有条件时,尽量采取温室越冬。
(2)幼鳖和成鳖的饲养
幼鳖和成鳖对饵料的要求不如稚鳖严格,但因摄食力强,需要量大,可投喂切碎的动物饲料和部分植物性饲料。开春后水温不高,每天上午9时左右投喂一次,投料量为体重的5%。5月以后温度升高,是生长发育最佳季节,摄食量增加,可喂2次,投喂量是鳖体重的10%一20%,秋后再恢复开春时的投喂量和次数。
雌雄鳖的个体生长速度有差异。100—300克鳖的生长,雌鳖快于雄鳖;300—400克鳖的生长,雌雄鳖生长速度均等;400—700克的鳖,雌鳖生长速度减慢,雄鳖生长速度几乎超过雌鳖一倍,达到700克重的鳖,生长速度下降,饵料系数增高。因此从饵料成本角度,雌鳖达到500克,雄鳖达到700克,就应起捕上市。
(3)增养措施 通过打破冬眠和鱼鳖混养等技术,可使鳖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产量较大提高。
改变鳖的冬眠习惯,可利用工矿企业的余热或自然的温泉建立温室,电可在养鳖池上搭玻璃棚或透明塑料棚,晴天利用太阳能加温,雨雪天烧煤炭或利用电力加温通人蒸气。在秋天水温低于20E时,即将鳖转入温室饲养池内,使室温控制在25—32C,防止温度忽高忽低,2—3年后鳖就可接近1000克左右。
鱼鳖混养,能促使鳖的生长,增加产量。养幼鳖,每平方米放鳖5一10只;养成鳖,每平方米放1—2只。鱼种要求规格为12厘米左右,每亩投放900条,最好按鲢鱼50%一60%、草鱼20%、鳙鱼10%一15%,杂交鲤和鲫鱼占5%一10%的比例投放,在加强投饲的情况下,每亩水面净产鲜鱼可达400公斤,活鳖145公斤。
(四)中华鳖的运输
亲鳖运输一般是干运,采用木桶、木箱或柳条筐装运,.切忌放在盛水的容器或麻袋中运输,以免造成咬伤和压伤。如用小木箱装运,最好将木箱分数层,并在海层底部铺些细沙或木屑。木箱四周和上面要打数个洞眼通气。夏季要经常淋水以降温并保持湿润,有条件的可在箱上层放冰块。鳖的鼻子最怕蚊子叮咬,经蛟子咬后极易死亡,所以夏季要注意防蚊。冬季运输时要加草、席等防风保暖,避免冻伤。搬运时小心轻放,精心照理。
稚鳖苗较小又很活泼,一般可采用鱼花式桶带水装运,桶内水深一般为10—20厘米,装鳖苗5公斤左右,上盖防栅网。如路途较长,注意经常换水。冬眠阶段不要运输。
(五)中华鳖的疾病防治 鳖的抗病力强,一般很少生病,但如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 1.红脖子病
由产气单孢杆菌引起。鳖腹部有红色斑点,咽喉部和颈部肿胀,肌肉水肿,红肿的脖子伸长不能缩回,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匍匐于沙地,人走近也不逃避,严重时口鼻出血,眼混沌发白失明,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①保持水质清洁,发现病鳖及时隔离。②用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药物拌人饵料投喂,用药量第1天为每公斤鳖0.2克,第2天至第5天减半。
2。腐皮病 病鳖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溃烂,严重时,爪脱落,骨骼外露。
防治方法:①注意水池清洁。②用100毫克/每公斤的磺胺药物或抗生素清洗病鳖48小时。 3.白斑病
由毛霉属一种霉菌引起,鳖四肢和裙边处出现斑点,早期仅出现在裙边部分,后逐渐扩大,形成一块块白斑,使表皮坏死,如果侵入到咽喉,可影响呼吸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同时注意捕放时,不要使鳖受伤感染。②如鳖受伤,可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磺胺药物软膏涂抹患处。 4.寄生虫病
种类很多,有体表寄生也有体内寄生。常见的是累技虫病,鳖身体上出现一簇簇白毛,也可以被池水染成绿色。防治方法:用1ppm漂白粉溶液浸洗24小时,或用2%一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其他寄生虫也可采用此法或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药物清洗。
四、中华鳖的捕获加工
人工饲养鳖,捕获比较容易,自己制作一些工具即可。如需徒手捕捉,需防咬伤,应出其不意地用右手按鳖的尾部,将鳖头顶在泥中,使它没有反抗余地,然后,再用左手卡住它的腹部两脚凹处,将它捉住。
取鳖甲时,可用竹筷让其咬住,拖出头,用刀砍断颈部,剥取背甲,去净残肉晒干。这种甲,品质较佳。也可将整体置于沸水中煮约1—2小时,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去净残肉晒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