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毒理学在肿瘤防治中可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2-11-24 阅读:1301

 
 
    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肿瘤学是一门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多种理论体系的综合学科。目前,肿瘤病理学、肿瘤药理学、肿瘤遗传学等已得到很多关注,但是肿瘤毒理学尚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肿瘤毒理学在肿瘤发生的病因、致瘤特点、发病机理、生物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致瘤的影响因素、致癌物的检测方法以及肿瘤的防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因此肿瘤防治医务工作者,也需要了解肿瘤毒理学的研究成果。  
    
    肿瘤毒理学是应用毒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致癌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性)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致癌效应的规律、致癌特点、影响因素及致癌机理;研究生物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寻找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探究新的防治措施。  
    
    肿瘤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发现外源性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目前全球上市流通的合成化合物已达10余万种,每年还有1000多个新化合物投入市场,依靠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发现、动物实验证实,已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简便、快速、准确,且花费少的检测方法。目前体外替代试验、生物新技术在肿瘤毒理学上得到广泛应用,今后要建立毒理基因数据库,这对预测不同外源化学物的致癌性有重要作用。  
    
    阐明致癌机理:不同的外源化合物致癌机理不尽相同,毒理学要寻找其致癌特点、规律、影响因素及致癌机理。毒理学应用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以及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等大规模高通量技术和理论阐明致癌机理,这对肿瘤的防治均有指导意义。  
    
    外源性化合物致癌作用风险评估:美国国家科学院1983年就开始对化学、生物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外源性化学物的致癌作用,并对其致癌作用进行风险评估,新近又对致癌物代谢能力进行遗传学评估。由于基因的多态性、环境因素的复杂性,致癌效应不同,每人表现也不尽相同,风险评估可为拟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探究防治新方法:传统医学模式在治疗肿瘤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如偏重手术、药物治疗,轻视心理治疗;偏重局部用药,轻视整体用药;偏重西医药,轻视中医药。近年来又开展了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毒理学也可为此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毒理学教研组) 

上一篇:首次重组T细胞抗白血病 艾玛抗癌

下一篇:国内制药企业抗肿瘤药物研发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