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重用赤小豆经验

发布时间:2025-04-23 阅读:655

                           茯苓仙君的百花园                                            

                                     

图片赤小豆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味甘;归心、小肠经。其基本功效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多用于水肿、痈肿疮毒、黄疸、下部疾病等。临床常用量为10~30g。

孙谨臣重用赤小豆治水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孙谨臣教授常用赤小豆煎汤代水,用于利水消肿。孙老认为,赤小豆属谷类,各家谓其有行水、通乳、排脓、止痢之效,莫不与补元气、健脾胃、和五脏、安心神有关。本品虽非补药,但泻中有补,如概以泻药视之,未免失之公允。用本品利水消肿,可用之30~45g,煎汤代水。孙老还谓本品味甘入脾,色赤入心,有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之意。小儿恙后气血虚弱,亦可以本品加枣姜煎汤饮之。

本文选摘自《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本公众号仅做学术交流之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郑重提醒
   本公众号内容仅为传播中医知识,里面涉及的中医药方,仅供学习交流用,中医奥妙无穷,需要辨证论治,圆机活用,整体调治,具体治疗,不可一叶障目,若有需要,请咨询医院里面的中医,谨听医嘱。


上一篇:面瘫,一味老鹳草或可治

下一篇:干眼症治疗的近期展望:审视挑战与探索前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