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近日,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宣布在我国发起4个新项目,主要对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和鼻咽癌的驱动基因进行检测,为实现个体化医疗奠定基础。我国是ICGC的创始成员之一,在2008年时曾经发起了胃癌基因组项目。 ICGC带领全球科学家对各种常见和罕见的癌症进行基因组图谱绘制,主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和临床具有重要意义的50多种癌症的25000多个癌症患者进行致癌突变检测。中国癌症基因组联盟(CCGC)合作计划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200多位精通新一代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科研人员网络体系。 这4个新项目将由北京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吕有勇教授和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院士提供科学指导,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敏院士进行监管,研究人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12个城市的19个医院或研究所。新项目中所涉及的这几种类型的癌症,在中国远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常见。例如,胃癌、食道癌和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鼻咽癌患者有70%都发生在我国。 我国在癌症基因组学领域的巨大投入,将使研究人员能够从中更好地了解高加索人种和亚洲人种的癌症患者遗传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ICGC在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团队所主导的食道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基因组项目的实施,将使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张钫 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