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医“不认识病,却能治好病”,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发布时间:2023-04-09 阅读:1124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提起尿毒症的话题,是因为偶然看到中里巴人的文章,说通过经络测定,发现尿毒症患者清一色的胃经虚弱。提起尿毒症的话题,是因为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关于“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实就是“不认识病,能治好病”。中医的传承,就是要传承这一点。”的令人冒冷汗的论断。

四逆汤是治疗足阳明胃经虚弱的方子。那么尿毒症患者这种情况刚好吻合,四逆汤可以用吗?完全可以,而且四逆汤恰好正是治疗尿毒症的最佳选择。为什么呢?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提出了“水土合德”的说法,土克水,土能涵水。当然这里还有关于对“克”的理解,不要是传统那种阶级斗争式的认识和理解,似乎内经里用“承”来表述就显得更贴切,更恰当些。“亢则害,承则治”,尿毒症就是土亢而已。更不要忘了,四逆汤在辅行诀里是叫做泻脾汤。脾者,土也,四逆其实就是泻土。

但是这里千万别再象学习《伤寒论》一样,就此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四逆汤就是治疗尿毒症的”。

这里同时也引出另一个话题,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中医理论突出“象”,而西医永远着“相”。中医人因为得不到那个“象”,于是就此产生了“不认识病,能治好病”的说法;西医因为着“相”,便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病因和方法,于是各种不治之症的名称便喷涌不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治之症实在是“不会治之症”。

中医为什么能治没见过的病?很多人都是到了西医手术不能做、药物无效的时候,才去看中医。但是不管怎样,中医总有下手的地方,包括新出现的病种、以前没见过的疾病。看起来中医能包治百病,其实,这是对中医治疗角度的不理解。

  之所以能如此“包治百病”,因为中医治疗很少是针对病的,而是得了这些病的人。因为人生病后,都要出现功能失调、体质变化,中医将这个功能失调,以阴阳气血的盛衰这类指标来判断、来诊断,通过药物来纠正这些失调,将失调的机体功能恢复到正常,再让患者用正常的机能去抗病。

因此,细菌病毒可以层出不穷,可以耐药,但人身体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世世代代都很难改变。外来的各种新型病因,总是对人体起作用,这就给治人提供了优势,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对那些以前没见过的疾病,包括人们误以为的“包治百病”,都是从治人入手,只要这个人没有特别衰弱,没到中医眼中的“阴阳并,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的地步,就可以治。

中医“能治好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苏联达维多夫斯基在《传染病病理学》一书中说:“传染病病理学的发展,不在于去发现更多的病原体,而是就已知的,甚至更少的病原体,生命有机体对它的典型性反应。”这句话非常高明,强调机体、生命。后来因出现了环境污染性疾病,日本和田攻《公害引起的疾病》是这样定义疾病的:“疾病是对环境变化这个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的过程。”这些表述都进入了生命的层次。

在美国,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被称为“补充和替代医学”(简称CAM)。有关CAM的正规研究,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成立CAM办公室,并且在著名大学成立了CAM研究中心,从CAM学院到CAM博士后制度的建立,足见各界的重视程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3月17日,克林顿总统颁布第1314号总统令,成立“白宫CAM政策委员会”,于2002年3月完成了最终报告,肯定了CAM在治疗慢性病、重大疾病及减低毒副作用方面的作用。

美国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医学不够用了,要汲取他人的经验。第二,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开业当中医。据报道,美国人中有42%使用过CAM,其就诊数和花费甚至比自费请西医诊治还多。

药物在生命体上的作用是与在非生命物体上的作用不同的,在生命体上仅仅1/6的量就有效了。生命的能力,就是,占5/6,而手段仅仅是1/6。WHO说了,“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仅占8%”,也就是1/6的一半。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院长鲁之俊,当年任西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在解放大西南的时候,战士们得了疟疾,由于国民党封锁没有奎宁,就用针灸治愈。后来,南京中医药大学邱茂亮教授做了两个实验:针刺治疗疟疾、痢疾。

针刺能杀灭疟原虫、痢疾杆菌吗?不能,但是病却好了。这就是中医“不认识病,能治好病”的根本原因。所有的药物,都是作用于机体,作用于生命,生命有自愈能力。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两个世界: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中国的学问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就是“生”。医生,医的是“生”;医学,学的是“生”;医药,为的是“生”。中医学是为生命服务的。秦越人敢于说这样的话:“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所以,“努力发掘”,是请教生命,“加以提高”,是为了生命。


上一篇:两味中药,止痒有奇效

下一篇:从根源治眼皮跳动:中医方子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