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市场快讯
市场行情
市场分析
市场研究
种子行情
良种介绍
良种快讯
良种繁育
种植指南
栽培技术
套种模式
生产常识
科技快讯
科技成果
种养科技
中药科技
养殖指南
养殖技术
种养模式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经济观察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中 药 材
产品展示
耕种机器
灌溉设备
加工设备
收获机器
首页
野生药材
药材专家
种养视频
种养基地
供货信息
求购信息
代购代销
疑问解答
合作交流
医疗保健
单位介绍
化学除草
站内检索:
搜索
首页
>
医疗保健
>
验方偏方
验方偏方
保健常识
诊疗信息
验方偏方
常见病方八首
发布时间:2023-09-14 阅读:1064
朱曦琴谈国医
治阑尾炎秘方
1
肠痈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
①
生大黄
(
后下
)
、蒲公英各
15
克,冬瓜仁
30
克,桃仁
12
克,丹皮
9
克,皂角刺
12
克,芒硝
6
克
(
冲服
)
。
②
生大黄,丹皮各
9
克,冬瓜仁
30
克,桃仁
9
克,芒硝
6
克
(
冲服
)
。
【用法】方
①
每日
1
~
2
剂,水煎服,日服
2
~
4
次。方
②
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
3
个月。
【功用】清热泻下。
【主治】阑尾炎
(
急性用方
①
,兼治阑尾脓肿;慢性用方
②
)
。
【加减】方
①
加减:阑尾脓肿去芒硝,同时配合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
(
双侧
)
,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
1
小时,每日
1
次,连刺
3
天。又外敷法:方用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方
②
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出现包块
(
阑尾脓肿
)
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疗效】随证选用,疗效颇佳。
治颈椎病秘方
1.1
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葛根、白芍各
30
克,威灵仙
15
克,木瓜、姜黄、甘草各
10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
(
早、晚各服
1
次
)
。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
【主治】颈椎病。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下面几首名医秘方,屡用有效。供临床选用。
(1)
辽宁名医王乐善之经验方
(
加味葛根汤
)
葛根
20
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
(
捣碎烊化冲服
)
各
15
克,麻黄、生姜、甘草各
5
克。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
(
早、晚各服
1
次
)
。验证有效
(
《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
。
(2)
湖南名医易希元之经验方
(
逐痹汤
)
当归、白芍、鸡血藤各
15
克,川芎、威灵仙、白芷、独活、秦艽、延胡索、五加皮、豨莶草、甘草各
10
克,细辛
5
克。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屡用有效
(
《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
。
治痛经秘方
2.1
痛经汤
【来源】吴培生,《中医杂志》
(5)1981
年
【组成】制香附
10
~
15
克,丹参
5
~
30
克,大安桂
6
~
12
克,川芎
5
克,泽兰
15
克,广木香、延胡索、赤芍、红花各
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解】痛经在妇科临床颇为多见。病因虽多,总不越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所致,
“
不通则痛
”
,故处方立足于气调则血行,血行则气顺,用药多入肝脾二经。是方以香燥理气之香附、木香、延胡索入肝脾以行气止痛;川芎、红花、赤芍、丹参、泽兰多入肝经,均为行血活血之品,血行则气调,疼痛自缓。大安桂为肉桂中之佳者,皮厚、油重、气浓,能温经通脉,调理冲任。血得温则行,气血和而痛除。且香附、延胡索调血中之气;丹参、红花行气中之血,四药为伍,并行不悖。桂、芍一炉,温凉互制,行血滞而达气机。临床应用,尚须结合辨证,灵活加减,每获良效。
【主治】痛经。
【加减】小腹冷痛,经色淡褐,加炮姜
6
克,乌药
12
克;小腹两侧刺痛,血色鲜红,加丹皮、焦山栀各
10
克,去大安桂;血量多,加艾叶炭,去红花;有紫块,加莪术;经色淡,加制附片;经后隐痛,量少质淡,加炙黄芪、补骨脂各
12
克;空痛腰酸,加巴戟天、菟丝子各
10
克;经血淋漓不畅,加桃仁
12
克;胁痛乳胀,加川郁金
10
克,柴胡
8
克,路路通
12
克。
【疗效】经反复实践检验,临床应用,每每得心应手,效果甚佳。
【附记】临床观察,痛经一证,多见于未婚女青年,已婚者少;瘀证、实证、热证多,虚证、寒证少。又在痛经发作期服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治百日咳秘方
29.1
痉咳方
【来源】徐迪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桑白皮、杏仁各
9
克,生石膏
30
克
(
先煎
)
,鱼腥草、黄芩、百部各
9
克,天浆壳
4
只,天竹子、腊梅花各
9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
【功用】清肺降逆、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天竹子与腊梅花,为《本草纲目拾遗》三奇方中的主要药物。
通常用于阵发性剧咳,为治疗久咳及顿咳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天竹子中所含的南天竹碱,具有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因此对阵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掌握药量,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中毒。桑白皮具有清泻肺热的作用。黄芩、石膏都能清肺胃之热;杏仁宣肺止咳;百部及天浆壳为治疗久咳及百日咳的要药。天浆壳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与百部同用,更能增强其止咳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亦证明百部中所含的百部碱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加减】凡症见咳声连连,甚至达数十声不止,咳后有鸡鸣样吸气性回声,常于呕吐痰涎后方少定,并往往少定又作等。百日咳痉咳期可选用本方。若热盛加板蓝根、射干、野菊花、芦根等,咳剧加紫菀、款冬花、桃仁等;气逆加葶苈子、白芍等;痰多加海浮石、海蛤壳、莱菔子等;干咳加川贝母、黄精、人参等;咳血加墨旱莲、茜草根、藕节、仙鹤草、白茅根等;阴虚舌剥加乌梅、南北沙参、天冬、麦冬等。
百日咳脑病变可应用下列药物:高热可加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牛黄清心丸之类;抽搐可加用羚羊角、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琥珀抱龙丸之类;神志昏迷者可用苏合香丸之类。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满意。一般服
3
剂即见效,
8
~
10
剂可获痊愈。
治急性胃炎(呕吐)秘方
95.1
协和汤
【来源】朱可桢,《江西中医药》
(4)1984
年
【组成】白术、白芍各
15
克,防风、柴胡、川芎各
7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3
次。
【功用】调和肝脾。
【方解】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柔润养肝胃,二味药相伍,燥润相合,刚柔相济,升降相固,阴阳相和,则中州自安;柴胡配白芍疏肝柔肝、升脾降胃,得木来疏土,条畅气机之宜;防风配白术,理脾健脾,疏肝理气,获培土荣木,鼓舞生气之功;佐川芎之走而不守,通达和血,而活泼生机,使土得木而疏,木得土而荣,两相协和不致悖逆相形,则诸症自愈。
【主治】肝脾不和、呕吐、血崩、痛泻、小儿久泻、恶闻食臭等症。
【加减】木旺为主,则抑木为先,当倍柴、芍,或更加青皮、香附之属;土虚为主,以扶土为要,当倍防、术、或更加人参、山药之类。
【疗效】临床屡用,颇觉得心应手,效佳。
治小儿肺炎秘方
治小儿肺炎秘方
8.1
肺炎汤
(
一
)
【来源】黎炳南,《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①
麻黄、杏仁、桔梗,大青叶、蚤休、毛冬青、苡仁、甘草。
②
党参、麦冬、五味子、白术、茯苓、陈皮、龙骨、炙甘草
(
此两方剂量可随年龄,体质,病情酌定
)
【用法】随证选用。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或频服。
【功用】
①
清热宣肺,化痰通络;
②
气阴双补,祛除余邪。
【方解】小儿肺炎,初起重点在于痰,热,瘀,闭,即使外感风寒,亦可骤转化热,痰热闭肺。故方
①
用麻黄,杏仁,桔梗宣肺开闭,化痰定喘;大青叶,蚤休,毛冬青清肺泻火,其中毛冬青兼能祛瘀通络,止咳化痰。蚤休尚可止咳平喘,熄风定惊,以防闭厥之变。苡仁利湿而健脾扶正,共奏清热宣肺,化痰通络之功。而在肺炎后期,邪衰正气亦虚,故方。
②
用四君子汤
(
参、术、苓、甘
)
健脾益气;麦冬、五味子、龙骨敛阴生津;陈皮理气化痰。诸药合用,有气阴双补,祛除余邪之功。方分为二,治分初终,其效卓著。
【主治】小儿肺炎
(
方
①
主初期,方
②
主后期
)
。
【加减】方
①
加减法:若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痰盛者,加苏子,葶苈子,另加猴枣散冲服;若痰热壅盛、最易蒙蔽心包,内陷厥阴,可早投
“
温病三宝
”
,以挫其病势,防邪深入;因肺朝百脉,肺气郁闭,血脉亦随之涩滞;而致心血瘀阻,所以应早投毛冬青,丹参等通络活血之品;若见面白,肢冷,自汗,唇紫,应投参附汤,并加桃仁,丹参,红花以益气扶阳,祛瘀通脉。
方
②
加减法:偏阴虚者,加天花粉,沙参,青黛,海蛤粉;偏阳气不足自汗者,加桂枝,白芍,法半夏;喘促而余热留恋者,加青蒿,鳖甲、毛冬青。
【疗效】临床屡用,分期辨治,疗效满意。
【附记】黎氏分期施治可资效法。验之临床,每获佳效。
治痔疮秘方
治痔疮秘方
9.1
消痔饮
【来源】彭显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朱砂莲
15
克,草决明
20
克,煅牡蛎,马勃
(
布包
)
、黄柏各
15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日
1
剂,方中马勃布包与它药同煎
30
分钟,水煎
3
次,总取汁
500
毫升,日服
3
次,每次服
160
毫升。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软坚收敛,消肿止痛。
【方解】彭氏认为,内痔的病因以脏腑本虚为主,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如七情过度,饮食不节,便秘,痢疾,久坐以及负重,竭力运动等均可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热内生,下趋大肠,血脉不行,筋脉横结而成痔。方中朱砂莲味苦辛性寒,清热消胀,散血止血,既能收疮止痛,亦有抑菌杀菌作用;草决明甘苦寒,善能降泄壅滞以通腑道,清利软坚而润肠燥;煅牡蛎有收敛固涩之功效;马勃具收敛止血之作用;黄柏清火燥湿,清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软坚收疮,消肿止痛之功,意在消除痔静脉的曲张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缩而痊愈。
【主治】痔疮
(
内痔
)
。
【加减】如便血严重者,可加槐角
24
克,地榆
30
克;红肿痛剧加黄芩,黄连各
10
克,黄柏
15
克;小便不利加茯苓
15
克,木通
6
克,车前草
15
克;虚证便秘加火麻仁
30
克,生地
15
克,杏仁
10
克,郁李仁
5
克;实证便秘加熟大黄
15
克,枳实
9
克;伴气虚痔核脱出者,可加黄芪
30
克,潞党参,升麻,柴胡各
15
克;血虚加熟地
15
克,当归,白芍各
12
克,阿胶
10
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治脱发秘方
治脱发秘方
22.1
一麻二至丸
【来源】董建华,《中医杂志》
(10)1988
年
【组成】黑芝麻
30
克,女贞子、墨旱莲草、制首乌、侧柏叶、枸杞子各
10
克,生、熟地各
15
克,黄精
20
克。
【用法】先用适量清水将药物浸泡
30
分钟,再煎
30
分钟,每剂煎
2
次,兑匀、分
2
次服。
【功用】补肾养血,凉血润燥。
【方解】方中二至丸
(
女贞子、旱莲草
)
滋而不腻,补而不燥,且有凉血润燥作用;首乌养血乌发,生、熟地补肾填精;枸杞子、黑芝麻、黄精养血滋肝;侧柏叶凉血润燥。诸药合用,以培根本,既能养血凉血,又能滋补肝肾,毛发得以所养,自无脱落之患矣。
【主治】肾虚精血不足而兼血热引起的斑秃。
【加减】若血虚神疲、头晕、心悸甚者,加当归、白芍、玄参;失眠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山栀或丹参、酸枣仁、夜交藤;若失眠而苔腻夹痰者,加合欢皮;腰酸重者,加菟丝子、川断;口干少津者,加石斛、麦冬;头皮红亮且瘙痒甚者,加白蒺藜、地骨皮;若头皮不甚红亮、瘙痒不甚者,减侧柏叶为半量。
服药同时,可配合外搽药
(
鲜侧柏叶浸入
75%
酒精中一周后,备用
)
外搽脱发部位。
【疗效】屡用效佳。笔者临床验证数例,连服
15
~
30
日,均获痊愈。半年后随访,新发生长如常。
上一篇:尿毒症——正衰邪实汤(童少伯方)
下一篇:顽癣外用奇效方!
推荐资讯
中医特效处方—甲亢(常见病预防治疗)
中医特效处方—甲亢(常见病预防治疗)
脊髓损伤=终身瘫痪?靠这剂中药,3年从卧床到正常走路
活用一方一药治疗精不液化
最新资讯
治咳喘气管肺病方
流感后,不幸得了白肺,用这个方子加减治疗,屡试屡效,关键时刻可救命
秘方:根治鼻炎
吴茱萸治疗脑积水
治老年大小便失禁方
治疗内伤的妙方
两个专治感冒的特效秘方
秘方:根治胃疼
中医特效处方—甲亢(常见病预防治疗)
道家的土办法
公司简介
|
企业资质
|
企业荣誉
|
公司历程
|
人力资源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5 ZYCZZYZW.COM. 中国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17019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