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浅表霉菌性皮肤病,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表浅性皮肤真菌感染。。祖国医学称为“紫白瘢风”。本病好发于胸背、颊侧、腋上、肩胛等部,亦可蔓延全身。多见于中青年,特别是多汗男性青年。尤易多发生在夏季,出汗时,故俗称“汗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紫白癜风,乃一体二种,紫因血凝,白因气滞。故本病之发生,乃系由体热、风邪和湿气侵入毛孔,与气血凝滞,毛窍闭塞所致。
初为粟粒至黄豆大小淡黄色或淡白、淡红、褐色的斑点,多在毛囊周围,表面平滑,或微带光泽。继则斑点渐次增大,融合成片。轻度瘙痒,抓之稍有皮屑。遏夏秋季节出汗多时病情加重。本病将愈时呈灰白色斑片。且多入冬渐愈,至夏又发。
1.复方密陀僧散
【组成】密陀僧30克,海螵蛸30克,硫黄5克,川椒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用时取生姜一块,斜行切断,以切口蘸药粉少许擦患处,每日早、晚各擦1次(晚上洗澡后擦),每次擦5~10分钟。擦后勿用水洗去,一般用药1~3周即愈。
【功能】清热除湿、敛疮杀虫。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广东省化州县中医门诊部方。用本方治疗369例,全部治愈。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3个月。本方中密陀僧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和止痒之功效,可治癣病。又因密陀僧系铅化合物,不宜长时间大面积外用,小儿尤需注意。以防中毒。
2.花斑癣散
【组成】昆仑黄9克(又称雌黄),硫黄9克,煅明矾4.5克,海浮石4.5克,密陀僧6克,水银粉3克,红砒石2克,蛇床子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可分5~7次使用。
【用法】外用。患部先用干净毛巾浸开水热敷,再用老生姜1块,削去外皮,在火上烘热,擦患处呈红色,自觉热感,后取上药粉以麻油调匀,以棉签蘸药外涂患处,每日涂1~2次。
【功能】燥湿解毒、杀虫抑菌。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苏墩龙方。笔者临床应用10余年,疗效满意。有1例患花斑癣12年患者,应用本药7次而愈。
3.轻粉散
【组成】轻粉、丁香、海螵蛸、川黄连、枯矾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先将患处洗净,再擦上药粉适量,若取微汗后擦药粉,效果更显著。
【功能】清热解毒、收湿敛疮。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屡用效佳。一般用药1次,最多3次,即获痊愈。
4.百部海僧散
【组成】密陀僧30克,川花椒30克,海螵蛸30克,苦参20克,白鲜皮20克,百部20克,硫黄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生姜1块,斜行切断,以切口蘸药粉少许,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8分钟。擦药后切勿用水洗去。
【功能】清热收湿、杀虫敛疮、祛风止痒。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笔记》。经治300例,均获治愈。一般用药6~15天即获痊愈。
5.雄陀膏
【组成】雄黄100克,密陀僧100克,硫黄50克,百部50克,地肤子50克,川花椒50克,丁香50克,川黄连50克。
【制法】药膏。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用陈醋调和成稀糊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少许,涂擦患处,日涂3次。7日为1疗程。
【功能】拔毒抑菌、收湿敛疮、祛风止痒。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6.硫轻散
【组成】硫黄30克,轻粉10克,生白附子10克,白鲜皮10克,密陀僧10克,枯矾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以黄瓜蒂蘸药擦患处,每日涂2~3次,直至痊愈为止。
【功能】拔毒敛疮、祛风止痒。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治疗200例,均获痊愈。轻者用药1~2天症状自行消失;重者用药4~6天治愈。愈后随访1~2年未见复发。
7.胡麻丸
【组成】大胡麻120克,防风60克,威灵仙60克,石菖蒲60克,白附子30克,独活30克,甘草15克,苦参60克。
【制法】糊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形瘦者4.5克,食后临卧白滚汤送下。
【功能】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主治】紫白癜风。妇女皮肤作痒,后发癜风,渐生开大者。
【附记】引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屡用神效。忌动风发物,海腥,煎炒,鸡、鹅、羊肉、火酒等愈后戒百日。
8.雌雄四黄散
【组成】石黄、雄黄、硫黄、雌黄、川槿皮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适量,紫癜醋调,用竖槿木毛头蘸药涂擦患处;白癜风蘸药擦之。擦后3日,忌下汤水。
【功能】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主治】紫白癜风,皮肤作痒,日渐开大。
【附记】引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屡用神效。忌食鸡、鹅、羊肉、煎炒、海腥、酒等。不复发。
9.密陀僧散(一)
【组成】硫黄6克,雄黄6克,蛇床子6克,石黄3克,密陀僧3克,轻粉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适量,干扑患处,用食醋或凡士林调匀,涂擦患处。日涂2次。
【功能】拔毒杀虫、祛风止痒。
【主治】汗斑(紫白癜风)。并治白驳风,狐臭等。
【附记】引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屡用神效。石黄即石门产之雄黄。
10.汗斑方
【组成】密陀僧50克,硫黄50克,雄黄50克,轻粉20克,冰片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分别研为细末,过筛后,混合共研极细末,以冰片不见星为度。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夏天用茄子切片蘸药粉,擦患处,每次擦5~10分钟,至擦至皮肤潮红为度。若秋天可用萝卜切片蘸药擦患。
【功能】解毒杀虫、止痒祛斑。
【主治】各种汗斑,男女均有效。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疗效显著,百发百中,一般多能根治。严忌入口。注意保管使用。
11.硫黄散
【组成】硫黄6克,生白附子3克,密陀僧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黄瓜蒂蘸药粉涂擦患处,每日擦2次。
【功能】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主治】汗斑(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治疗91例,全部治愈。轻者1~2天症状自行消失,重者3~4天逐渐消失而愈。
12.斑硫海僧散
【组成】斑蝥3个,硫黄9克,密陀僧9克,海螵蛸9克。
【制法】药膏。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用米醋或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此膏涂擦患处,每日涂擦1~2次。
【功能】解毒杀虫、消斑止痒。
【主治】汗斑(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效佳。一般连用数次,多在1月内逐渐而愈。
13.三黄二白散
【组成】雄黄、雌黄、硫黄、白砒、白矾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药前先用热水淋浴,令遍身汗出,再取本散适量,用生姜汁调匀,纱布包裹,涂擦患处,每日涂擦3次。
【功能】解毒、杀虫、消斑。
【主治】汗斑(紫白癜风)。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屡用神效。
14.胡麻散
【组成】胡麻子150克(赤色扁者佳),白芷60克,何首乌60克,防风60克,升麻60克,威灵仙60克,蔓荆子45克,甘菊花30克,苦参90克(酒炒),川当归60克,川芎60克(酒炒),牛蒡子60克(微炒),荆芥穗克,薄荷叶60克,片黄芩60克,白蒺藜90克,白芍药60克(酒炒),黄连60克(酒泡一日炒)。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或米糊为小丸。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食远服,秋分至春分,白酒调服。丸剂亦食远服,白汤下亦可。
【功能】清热祛风、活血消斑。
【主治】紫白癜风,并癣,及面上粉刺等。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屡用神效。
15.肥皂膏
【组成】皂角6克,甘松6克,山茶6克,白芷6克,密陀僧3克,白附子3克,樟脑3克,楮实子9克,绿豆粉9克。
【制法】药膏。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用去净皮的玄肥皂500克捣烂,入药粉调匀成软膏状,收贮备用。
【用法】外用。每取此膏涂擦患处,每日擦3次。
【功能】解毒杀虫、祛风消斑。
【主治】紫白癜风,酒刺,雀斑等。
【附记】引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屡用神效。
16.硫硼散
【组成】硫黄10克,煅硼砂10克,枯矾10克,轻粉3克(后入)。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局部用药前先以浓茶水洗擦并揩干,然后切生姜片蘸药粉稍加用力擦患处,每日1~2次,连用1~2周;然后每3~5天用1次,连用3~7次。
【功能】拔毒杀虫、敛疮消疮。
【主治】花斑癣。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笔记》。陈固振方。治疗30例,效果满意。愈后要继续用药,以避免复发。
17.密陀僧散(二)
【组成】密陀僧30克,海螵蛸30克,雄黄15克,川花椒15克。生姜适量。
【制法】散剂。先将前四味药分研细末,混合同研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生姜切片,蘸药粉,涂擦患处,以擦至患处皮肤微红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
【功能】解毒消斑。
【主治】汗斑。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效佳。通常连续治疗2~3周可愈。
18.去斑散
【组成】密陀僧9克,硫黄9克,花椒5克,海螵蛸3克,水银5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四味药共研细末,再加入水银同研极细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适量,以食醋调匀涂敷患处,或用生姜片蘸药粉涂擦患处。每日擦3次。
【功能】解毒、敛汗、化斑。
【主治】汗斑。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佚人师传秘方。屡用效佳。一般连用1~2周即可治愈。又《种福堂公选良方》介绍的白附子、硫黄、密陀僧各等份;或密陀僧15克,硫黄30克;或密陀僧24克,雄黄12克。上3方,分别共研极细末。用法同上。治汗斑,效果颇佳。
19.汗斑散(一)
【组成】密陀僧15克,雄黄30克,蛇床子30克,轻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适量,以食醋调匀,涂敷患处,或用黄瓜蒂蘸药末擦患处。
【功能】清血化斑。
【主治】汗斑,紫白癜风,黑白疤痕,面痣,雀斑,粉刺等。
【附记】引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手册》。屡用效佳。
20.汗斑散(二)
【组成】雄黄、硫黄、密陀僧、轻粉、地肤子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过100目筛,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食醋调敷患处。
【功能】燥湿祛腐。
【主治】汗斑。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宋钦兰、洛明方。屡用效佳。
21.汗斑散(三)
【组成】半夏3克,黄丹3克,附子3克,硫黄2克,白砒1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先将患处用手搔抓成红色,再用黄瓜或茄子近蒂处,切平,蘸药粉擦患处。每日3次,反复擦之。
【功能】温经解毒、止痒去斑。
【主治】花斑癣(汗斑)。
【加减】瘙痒甚者,加蛇床子3克。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特效。
22.汗斑散(四)
【组成】白芷30克,硫黄15克,冰片0.9克,密陀僧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用白酒调擦患处,随干随擦。
【功能】解毒敛疮、祛风止痒。
【主治】花斑癣(汗斑)。
【附记】引自陕西省卫生厅《陕西中医验方选编》。第四军医大学方。屡用效佳。
23.五神散
【组成】雄黄、硫黄、黄丹、密陀僧、南星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先用葱擦患处,次用姜蘸药末擦之。擦后渐黑,次日再擦,擦至黑散则愈。
【功能】解毒化斑。
【主治】紫白癜风。
【附记】引自清代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屡用神效。
24.密陀僧散(三)
【组成】雄黄6克,硫黄6克,密陀僧3克,蛇床子6克,轻粉1.5克,石硫黄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以蜜水调匀涂擦患处。
【功能】散风、杀虫。
【主治】汗斑(紫白癜风),白癜风(白驳风)。
【附记】引自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屡用神效。对肉芽疮面上及汞过敏者,禁用。慎勿入口。
25.汗斑擦剂
【组成】密陀僧30克,硫黄30克,白附子15克。
【制法】药膏。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用食醋调匀如糊状,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日用黄瓜蒂(若无,可改用纱布中填棉花,扎成帚),蘸药摩擦一遍,一日擦2次。
【功能】灭菌除癣。
【主治】花斑癣(汗斑)。
【附记】引自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屡用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