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摘自宋柏杉老师讲《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的部分内容,肢体麻木也是临床常见的问题。最近很多元本针法的学员经常会问到为何治疗疼痛的很有效的解痉针法对于肢体麻木就不像疼痛一样百试百灵了?
主要就是今天文章重宋老所讲的,麻木的核心原因在于气虚、血虚。
而通经络舒筋的解痉针刺并不能很好的补益气血,所以要么用中药来调补气血不足,要么就需要搭配中高级课程的需要留针的冲脉针法等可以补益气血的针法来一同治疗。
接下来看一下宋柏杉老师讲解其自创的中药方药《肢麻方》。
宋柏杉:下面我们谈一下,肢体出现麻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临床上总结了一句经典的话,只有在《金匮》课程里能听到:“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什么是麻,什么是木呢?我们率先要把这个病机背透。
所谓的麻,就是患者的感觉功能有障碍,总是感觉手里有一种不知痛痒的感觉。
什么是木呢?木是患者的手去拿东西,感觉不到,这叫木。我们捏个笔,觉得没捏到,或者捏的笔,比实际的笔要厚,这叫木。
为什么人要中风了,先出现麻木?
《黄帝内经》说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为正气先虚了,患者会麻。如果结合上血虚呢,就会木。
患者来到门诊,往往分不清麻和木。有时候医家辨来辨去,如果脉法不好,也分不清。分不清也没关系,我们的肢麻方都能治。
肢麻方
组成:生黄芪15-6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威灵仙15g,天麻6g,丹参15g,苏梗10g,陈皮6g,茯苓15g,桑枝10g。炙甘草6g,可用可不用,要相机行事。
(袁按:附一个自己常用的气血虚兼湿热阻络麻木方:黄芪60g,当归10g,白术20,桃仁10、红花6、赤芍20g,川芎10,丹参15g,鸡血藤30g,天麻10,茯苓20,陈皮10g,红景天10g 威灵仙15g +地龙10,秦艽10,防风10,丝瓜络15,稀莶草15g,茵陈25,郁金15。具体案例可参看前文《不吃晚饭节食减肥,导致手脚发麻2月案》,可以看出其实和宋老的方思路比较一样,只是四川地区湿热重,经常要加治疗湿热入络的方药效果更好点)。
我们先知道病因,肢麻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了原因,审证求因,然后辨证处方。
肌体气血不足的状态下,这个气又是在表上的,没在里面,用人参合适吗?显然不合适。
补气两大君药人参和黄芪,另一个是黄芪,能够走表,还能够行水。
所以选君药,就选黄芪。这个黄芪一定要生的,炙黄芪是补气的,不能行气。生黄芪既能补气,又能行气,黄芪又主大风,能祛风,这个病叫中风,所以一定要选择能祛风的药。就像后面要讲到补阳还五汤,为什么四两黄芪为主药。
刚才谈到了,如果患者还有血虚怎么办?
血虚,可以选用四物汤,但是熟地黄又比较滋腻了,我们把它去掉,换成丹参,“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再加上当归、川芎、白芍。这一种变形四物汤,既能行血,又能养血,行血中之气,使黄芪补而不滋腻。
刚才说了,络脉一虚了,就容易受风,怎么治疗呢?
我们能用麻黄、羌活、独活、秦艽之类的祛风之品吗?显然不能。可以加一点祛风的药,选来选去,选了一个威灵仙。可以选防风,防风是祛风之润剂,不伤人体的津液。又能通络,又能祛风,还不伤人,只有铁线莲,又叫威灵仙,所以我们选了这么一味药。
当人体气血不足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痰和水饮。祛痰又能治麻,选什么药?当然是天麻。陈皮既能醒脾又能祛痰。再加一个茯苓,茯苓有什么作用?祛三焦之水湿,而且这个药是唯一一味通灵的药,所以选茯苓。
麻往往是在哪里呢?都是胳膊腿,肢体上麻,所以要加上通络的桑枝、苏梗。苏梗能理气化痰,因为它是苏子的枝梗,也能通人体的四肢,所以选择这两味药。如果兼有津液不足的,可以用炙甘草;没有,就可以不用,不是必用的。这样一来,我们补气养血、祛风化痰的处方就组完了。
如果患者肢体麻木得严重,我们就要加重黄芪的剂量,可以用到60g,其他的药量不要动。
为什么?因为气能行血。
我们讲一个例子。这个人姓李,原来我在老门诊的时候,他正好在我门诊外面摆个摊卖菜。由于受风寒,右胳膊麻得不行。后来他天天看我的门诊人很多,就进我的门诊跟我说:“宋大夫,你给我看看,我这胳膊麻呀,天天我拿刀背打,再不就是往那菜摊上摔,麻得受不了。”我说:“你这样,你这个病得用中药治疗。”他说:“中药我喝不了,那些中药忒苦。”我说:“那你要喝不了,我就没办法。”他说:“那不行我上附属医院住院吧。”然后就没见着他,大概过了半年多,他又回来了,说:“宋大夫,我在附属医院住了4个月院,什么做肌电图,又是甲钴胺了,注射什么营养神经剂了,用了好多办法,没有效,没有效附属医院说不行你就转院。”然后转到北京某医院,又治了两个多月,麻是越来越重,导致他这个胳膊的活动功能已经受限了。
我们看医圣说得对不对,“邪在于络”,很快邪就要入经了,“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经典就是经典,没什么废话。
我说还是得用中药,原本这个病,一个多月就能治好的,现在最低得3个月能治好。他说:“那也得治了,什么苦我都能吃,因为我治的这几个月花了十四万多,也没管事,还耽误我的买卖了,里外合二十多万没了。”我说:“那你就喝吧,我就给你开。”因为他这个比较严重了,所以起步黄芪就用到60g。
吃了一周,他的麻就稍稍减轻了。前后治疗3个月,痊愈,接着再卖菜。
现在经常看到他,恢复得非常好。后来他又跟我聊,说:“这玩意儿绕这么大圈,早要知道在你这儿能治好,我白住这几个月院了,还把买卖耽误了。”然后我也没有回答他什么,因为咱们不能再说事后的话,也没什么意思。很多患者就这样,所以只能让患者思考去。
前几天遇到一个患者,是小儿肺脓肿,西医把肺上面开个口子,肺下面插个管子,两头往出抽脓,抽也抽不净。好不容易找到我,我也答应给他治疗。我给他用了定喘神奇丹合上《千金》苇茎汤。本来吃了3天,效果就很好,结果孩子的父亲上网查,说这药里有人参,人参含有激素。然后这孩子他妈就质问我,说这么点小孩就给用激素。我说我没用激素。
患者在这种状况下,表现出来就是对医生的不信任。如果患者出现不信任,医生给他开金丹也不好使,担心出一点风险,他就会找医生。这种情况下,我果断地拒绝再次治疗。
都说医者仁心,我们是有一颗仁慈之心,昼夜思考、处方,为了多救一个人,多活一个人,我们不惜把头发都累白,但是我们不能容忍别人的质疑。
如果在医院,肯定给他注射激素,他也能容忍。中药的人参,什么时候含激素了呢?我很奇怪。但是人一旦对你不信任,解释也没有用。
我们将来行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记住,他要信你,三言两语就开药。他要不信你,你把《伤寒论》给他背一遍,也没有用。因此我们作为大夫,既要是个医家,又要是个心理学家,还要是个社会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