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
【品种来源】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全国大部分地均有产,生长于河沟、池沼、水堤及阴湿的草丛中。夏、秋季采集,鲜品及干品均可人药。
【别名】毛堇、野芹菜、起泡草、老虎脚迹草等。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解毒消肿,利湿退黄,散结止痛,抗癌。现临床上常用于肺癌、黑色素瘤、食管癌乳腺癌等。此外,民间常以本品外用治黄疸、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胃病等。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及它的二聚物白头翁素。药理研究表明,毛茛有较好的抗癌效用,而本品所含的有效成分原白头翁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可使肿瘤细胞大多呈急性坏死。此外,尚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
【日常应用】本品因含有强烈的挥发性刺激成分,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或水泡,内服易引起胃肠炎或中毒症状,故临床多以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注射液、片剂及鲜品捣烂外敷治疗为主,煎汁内服较少用。
煎剂
毛茛饮:毛茛全草,加水300毫升,煎沸30分钟左右,加酒30毫升再沸3分钟,取汁。每日1剂,分数次服。适用于肺癌及食管癌梗阻严重者。
外用
鲜毛茛适量,低温干燥(或晒干)后粉碎,加适量新鲜牛奶调制成油膏,外敷患处。适用于乳腺癌、皮肤癌等。
【按语】毛茛功能专于破溃去腐,散结消肿,利湿解毒,且作用明显而刺激气味重:历代医家及本草学家多以本品外用治疗恶疮、痈肿、瘰疬、黄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