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别名三叶半夏,小南星等。以地下球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清痞散结之功效。有毒。主治痰多呕吐、湿痰止咳、气逆。外用可消疖肿止血。主产安徽、山东、山西、湖北、四川等省。
形态特征 为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厘米,下部生多数须根。叶从块茎顶端生出,幼苗时常具单叶,卵状心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比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有短柄,叶脉为羽状网脉,侧脉在近边处联合;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有时叶端也有一枚,卵形。花葶高出于叶,长约30厘米;佛焰苞下部细管状,绿色,内部黑紫色,上部片状呈椭圆形;肉穗花序基部一侧与佛焰苞贴生,上生雄花,下生雌花,花序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浆果熟时红色。
一、生长习性 半夏喜温暖湿润、半荫半阳的环境,耐寒、不耐旱、怕强阳,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适宜生长温度15℃——25℃。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半夏生产上用地下球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播种期在清明前后,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半夏种球按行株距20×5厘米,定植沟内,覆土即成。每亩播种量100公斤。种子繁殖可先用耧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然后耙平即可。每亩播种量3公斤。
四、田间管理 半夏播种后,地温20℃左右半月即可出苗,半夏出苗前,如遇干旱,可小水勤浇,以利出苗。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于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阴雨天气注意排水。为防止烈日暴晒,可适当间作些玉米、薏苡等高秆作物,以利半夏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初夏发病,叶上有紫褐色病斑。可在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每星期一次,连喷三次。病毒病,发病时,病株叶卷缩成花叶,株植矮小,畸形。防治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1、土壤消毒。每亩用石灰粉50公斤均匀地撒施入土壤。2、种子处理,播前将种茎放入40%多菌灵12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后捞出晾干播种。3、发病初期用多菌灵喷雾防治。害虫主要有红天蛾幼虫危害叶片,可用杀灭菊脂杀灭。
六、收获与加工 用球茎繁殖的半夏于当年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挖,用种子繁殖的半夏3—4年后方可采挖。将挖出的地下球茎洗净,剥去外皮,用硫磺熏蒸后,晒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150公斤。
七、市场运行情况 2000年28--32元;2001年32--31元;2002年31--36元;2003年34--42元;2004年42--38元;2005年38元;2006年38--36元;2007年36--48元。2008—2009年39—40元。(宫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