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的植物形态 图片来自网络
仙灵脾的植物形态 图片来自网络
两大“壮阳草”的并肩作战——二仙汤
二仙汤是补肾名方,是治疗女子更年期的常用方剂。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女子更年期作出这样的论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主管调节月经、孕育胎儿、主持生殖功能的任脉空虚、太冲脉气衰少,气血供应衰退。因此,更年期是月经由紊乱到停歇的转折过程,是生育能力丧失的重要时期。
其中的“天癸竭”代表着肾中精气的断崖式衰退,由肾精化生的生殖物质——天癸的衰竭宣告肾中生殖之精的枯竭,同时也标志生殖能力的终结。
因为,肾精是产生肾阴和肾阳的根本。此时肾阴和肾阳的虚弱状态会同时出现,典型表现主要包括月经紊乱,失眠健忘,急躁易怒,烘热汗出,肢冷,尿频、夜尿多,烦躁不安,神疲惫等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的表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子的生活品质和工作质量。
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是女人从生育期过渡到非生育期的自然阶段,主要是卵巢功能衰竭引发体内雌激素激素分泌不足。更年期的年龄分别在45-55岁之间。
调节肾中阴阳的亏虚状态,使女性免受更年期综合征困扰的著名方剂则是大名鼎鼎的“二仙汤”。
二仙汤,出自《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具有调补阴阳,调理冲任,泄热降浊之功效。重点治肾,兼顾养肝,补中有泻。主治肾中阴阳不足,既不能潜降虚火,又无法温煦四末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头痛目昏,头晕目眩,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筋肉不自主运动,烘热汗出,肢冷,尿频,夜尿多,月经紊乱,阳痿早泄等。
二仙汤针对肝肾阴虚、冲任不调所致的更年期综合征而设,是临床上常用有效的方剂之一,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闭经等属于肾阴肾阳两虚者。
二仙汤的结构及方义解析
方中仙茅、仙灵脾(淫羊藿)温肾阳,补肾精,辛温助命门而调冲任共为主药。巴戟天温助肾阳而强筋骨,性柔不燥以助二仙温养之力;当归养血柔肝而充血海,补血活血有以助二仙调补冲任之功,二者共为辅药。知母、黄柏滋肾阴而泻虚火,既可治疗肾阴不足所致的虚火上炎,又可缓解仙茅、仙灵脾的辛热燥烈,故共为佐使药。
全方六味药,寒热并用,精血兼顾,温阳而不燥烈,养阴而不滋腻,主次分明,配伍严谨,简而有序,共奏温补肾阳、滋阴降火、调理冲任、重建平衡之功能,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
(方歌:二仙知柏归巴戟,补阴益阳调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