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宝库里,带刺的药有很多,尤其是草药,就更是数量惊人。都说百草皆可入药,就怕我们有眼不识金镶玉。
从刺的角度看,它对癌症有没有利用价值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中医思维来看了。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中医思维,其实就是象思维,这方面,中医有个专用术语,叫取类比象。举个例子,有的人一听到水龙头放水声,就有尿意,这既有大脑的思维反射,也有这种取类比象,因为尿和拉尿的形态,跟水龙头放水存在象的类比关系。再比如花生衣,花生衣是红色的,依象思维推之,它有养血的作用。事实上,花生衣是可以作为补血和养血来用。而且,又因其为外衣,且薄,故而,它对血管壁有营养保护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花生衣富含精氨酸,这种物质对血管内壁确有保护作用。
癌症,从其外观形态来看,跟痈,跟疽没什么差别,比如中医治痈疽的名方——仙方活命饮,组方中有一味药对冲破,或刺破疮口起到关健性的作用,这味药就是皂角刺,又叫天丁刺。我们来看一下该方:
白芷3g,贝母6g,防风6g,赤芍6g,当归尾6g,甘草节6g,皂角刺6g,穿山甲(炙)6gg,天花粉6g,乳香6g,没药6g,金银花9g,陈皮9g。
方中,皂角刺虽不是主药,但它在“进球”的关健上,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制方者利用它的刺,刺破痈疽之门,使里面的大量脓水有了外泄的通道,从而减轻了肿块的压力,使内毒尽快排泄。这就好比一个气球,只需针刺轻轻一点,气球立马气泄体蔫。
台湾名医张步桃先生,把这首仙方活命饮捧为治“肿瘤灵药”。
我记得以前我举过孙思邈《千金方》的一个方子,只一味药,可治癌,这便是刺蒺藜,就是蒺藜子。蒺藜子全身带有棱角刺,无论从哪个方向,它都是刺凶凶的。古代军事家们依其形,用铁浇铸,便是大名鼎鼎的铁蒺藜,对士兵,对战马,对牛车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蒺者疾也,表明它有风势,这也是象,足见它起效很快。
有一种树,植株径直不开枝桠,全身长满了刺,它的学名叫楤木,民间又称其为“百鸟不停”。其实还是百鸟不停最形象,鸟无法,也不敢站在它身上,它身上的刺比刺猬还密集。在民间,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用,消肿解毒。现代研究,它有很强的免疫提高功能,仅此一点,就完全可以把它放入治癌症的队伍中。事实是,它确也有治癌的功效。并且,国外也对此很有兴趣,正研究加以开发。
再如鬼针草,这是味草药,近些年来,民间对它的关注是方兴未艾,其价值远高于它的名字,对疲劳,对高血压,对炎症,对癌症,对白血病,报道喜人。
还有菝葜(金刚藤根)、两面针、枳实等等,都有各自的抗癌属性,比如枳实,它的树全身也是长满了刺,而且,它的刺不仅长,还特别坚硬,中医常将它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上。它的母体带刺,它的形状又是圆的,取类比象一下,大体似乳房形状,所以,它用到了该用的地方。
中医认为,带刺的中药,包括不纳入中药的带刺植物,在五行属性上,均属金性。也就是说,这类植物可对应肺。我们知道,肺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为身体提供氧。换句话说,这类植物能很好地通畅肺功能。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以及消肿拔毒功效。比如茜草,它是个藤蔓植物,藤蔓上长满了小刺,像五金店里的锉一样,它是经典的凉血化瘀之品,又名小活血。
正因为带刺药物有金性,所以,它又常被用于治肝上的毛病,比如上面说到的茜草,它就广泛用于肝病上。
肺主皮毛,像前面说到的皂角刺刺破皮肤,排泄脓水,痈疽形成到最后,就差外层皮肤不破,脓无处外泄,刺有金性,作用的重点就在皮上,经它一刺,洞门打开,脓毒便可排泄,多奇妙。
其实,人的皮肤不仅仅限于外面的这层皮,体内脏腑的外层保护膜也属皮肤,体内也会有包块脓疡,这类带刺的中药同样能发挥作用。癌块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肿块,同样,这些中药也能对它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