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下老中医告诉我:不健脾,就别想治好耳鸣,我当时嘲笑他吹牛
耳鸣,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却困扰着许多人。在医院工作时发现太多的医生为了追求业绩,总是给患者开一堆检查和药物,让我对这种行为感到不满,也因此离开了医院。后来在云南游玩时,我遇到了一位老中医,他的看诊方式让我顿悟了中医的魅力。
有一次,我看到老中医为一个耳鸣患者看诊。患者说自己的耳鸣已经三年了,吃了不少药都没有效果。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辩证为湿热症状,但开出的药方里除了治疗湿热的药,还有健脾药。我当时对此感到疑惑,老中医告诉我,中医治病讲究治本治标,患者除了湿热,还有脾虚,所以不仅要清热祛湿,还要健脾。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耳鸣患者,我按照老中医的方式给他看诊,发现他除了有湿热症状,还有脾虚。我按照老中医的方法为他开了药方,结果他的耳鸣很快得到改善。这让我突然明白,老中医的方法是正确的。
湿热耳鸣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停在体内得不到运化,就容易产生湿热。湿热在头,就容易表现为耳鸣、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嗜睡乏力等症状。
治疗湿热耳鸣,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清热祛湿,另一方面要健脾。党参、茵陈、白术、栀子、大黄、甘草、柴胡等都是常用的药物。其中,茵陈可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清理肠道;栀子可以清三焦之火,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党参、白术可以健脾益气;甘草补脾血,调和诸药;柴胡疏肝解郁。
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湿热症状,还能从根本上解决脾虚问题。这样一来,耳鸣的症状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需要用心去学习,去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医的精髓。老中医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也让我明白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竺培华
大家好,我竺培华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长期从事临床第一线工作,先后师从多名中西医名医名家,尤其擅长疑难和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高血压(脂),冠心病,耳鸣耳聋,脑鸣,糖尿病,早搏,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等代谢性疾病。
上一篇:肠癌——起死回生治疗案例
下一篇:10个民间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