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
作为从业者与单品种专营商,在行业变革的当下,让许多人陷入迷茫,面对当前的困境,不少商家纷纷感慨,今年的中药材生意越来越难做,因此,商家多是持币观望,根据自己的订单购进,而药企也是按需采购为主。
对于天气层面,从天气情况来讲,7月份我国中部多地区经历了近年来严重的极端高温天气过程,其涉及一些省份的道地药材和主要中药材影响情况第一时间提高了敏感商家和种植户的密切关注。
一、近期亳州主要价格变化品种
1.1)涨价走坚品种概述
白术本月行情又出现一定涨幅,但目前价格再次恢复平稳;蝉蜕关注商多,新货上货量不大,行情转升;猫爪草近日产地价格稍有回升,但市场行情暂无明显变化;辛夷由于产区遭遇持续干旱,又加上突遇暴雨和高温,关注人气增加,价格出现上扬;火麻仁受来货价格继续小幅上调,市场要价进一步抬高;柏子仁正值新陈不接,行情暂且坚挺,后市有商密切关注;柠檬目前正值用季,随着批量走销顺畅,价格继续小幅上调;芦荟来货依然较少,价格持续坚挺;益智本月又有商关注并购进,价格出现上扬,但目前行情暂时转稳。
1.2)跌价走疲品种概述
冬瓜子新货陆续上市,对行情产生冲击,致使价落幅度较大;槐米正值产新,再加上尚有库存,行情小幅回落;牛蒡子随着产新的到来,货源购销僵持,价格疲软;重楼、白及、黄柏、独活、野生资源骨碎补、龟甲、鳖甲等关注度依然不高,行情延续低迷;金果榄由于近年家种货的冲击,价格逐步走低;金银花、山银花受新陈货叠加,行情表现欠佳;白芷鲜货陆续采挖,随着价格走低,有商关注与议论;僵蚕因新货不断冲击影响,行情逐步回落;玄参因供应显足,又加上需求不旺,行情疲软运行;苍耳子、水菖蒲、覆盆子、栀子等因产地价格下调,再加上市场需求不旺,行情不及前期;川贝母目前进入产新期,价格随之回落;秦艽有货商出售意愿增加,行情缓慢回落;威灵仙、白鲜皮、细辛等关注人气低落,价格震荡下滑;五味子行情表现一直疲软,走动缓慢;南五味子开始产新,走缓、价格有所下调;车前子行情多震荡,整体走动并不快;香料品种胡椒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近段时间行情波动比较频繁;白豆蔻价格疲软,商家多持观望态度。
二、近期部分行情涨跌表
通过行情对比表可以看出,本期行情波动的品种依然较多,上涨品种较少,而多数品种依然处于下跌或继续调整的状态。

三、近期部分品种点评
1、白术价格再次恢复平稳 且要价较乱
白术本月在实际消化中行情又出现一定涨幅,但随着产新临近,再加上持货商仍多以售货态度为主,目前实际交易量不大,价格再次恢复平稳,现两年生统货多要价在90-100元之间不等,饮片用原料好货可开片的个子报价在105-120元之间不等;而一年生的个子多要价在70元左右,不包检的一年生药厂货售价在30-40元之间不等,且要价较乱。
点评:虽然今年天气干旱少雨,但药农对白术管理精细并及时灌溉,当前长势情况基本良好,并受高价刺激,白术种植面积也大,因此,业内人士分析有货商家在产新前做好经营的同时也应把握好行情变化的节奏进行出货,只不过由于该品距离产新还需一段时间,未来的天气变化依然需要密切关注。
2、车前子产新结束 后市有无商机?
车前子2022年产新前行情最高曾涨至110元,产新后行情回落至50元,但在当年育苗、移栽时车前子行情又反弹至85元左右,因此,2022年农户种植积极性大增,造成2023年生产过剩,当时产新后行情便跌落38元上下,后来价格一直低迷,行情落至25元以下,今年产新后价格继续走低,产地统货当时落到了16元左右,当前产新已经结束,市场净货售价在17.5-18元。
点评:2024年车前子种植面积较上一年有所减少是事实,但今年新货整体产出依然有量,再加上陈货库存压力,业内人士分析行情的震荡调整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车前子刚从多年高价跌落,多商认为短期内难有大的反转回升空间,其该品只有生产得到实际性继续调减,库存继续得到消化,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机遇。
3、知母已进入“低价期” 后市将会如何?
2023年3月份知母曾涨至45-48元左右,行情曾攀至历史高位,但目前价格在8-9元,跌幅高达80%以上,知母已跌至最近几年新低,并从十九里镇商家和周边加工户了解得知,知母受连续三年左右的高价刺激,近几年知母的发展面积大,从供应看,生产已过剩,且从春季知母种苗交易时可以说明到知母今年种植面积依然不小(今年种苗价低,又加上知母种植管理简单、可以套种其它增加收益)。
点评:知母作为亳州地产品种之一,理论上生长周期为2年左右,但有栽种一年半采挖的,也有两年采挖的,同时,按照知母生长周期判断,今年冬季和2026年春可采挖面积将是2024年种植的(2023年春出现了扩种明显,2024年总的下种面积不减),届时新货产量也将不小,再加上在当前市场库存有量与需求不旺的背景下,多商认为未来行情大概率还会在低价继续徘徊。
四、总结
在当前市场环境背景下,受整体经济形势及中药行业政策影响,目前已连续多月跌价多于涨价品种,即使许多品种跌入历史低价,但投资者仍需谨慎观望,控制资金风险,与此同时,商家还需密切关注政策因素、天气因素等这些动态,以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
接下来的中药材市场还将依然是延续低迷、压货有风险,卖货难、变现难,入手还是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