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石淋等。临床常用量为9~30g。
李玉和重用薏苡仁治痹证
著名中医李玉和治疗顽痹尤重除湿,除湿而首用薏苡仁。李氏治疗湿痹重用
薏苡仁,其剂量为45~60g,加入治痹方中。古人云:“风可聚散,寒因温去,惟湿浊难以速除。”湿邪不仅在痹证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痹证所以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用薏苡仁正是体现了健脾祛湿的思路,使湿无内生之源,则顽痹可除。
薏苡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类证治裁》薏苡仁汤;若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食医心镜》薏苡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