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带癌生存41年的国医大师——何任治癌三案

发布时间:2025-03-09 阅读:658

原创 本草拾珠  

何任(1921年—2012年),字祈令,浙江杭州人,中国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他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尤其在《金匮要略》研究与肿瘤治疗领域成就卓著,被誉为“金匮研究第一人”和中医抗癌领域的先驱‌。

何任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何公旦为杭州名医,自幼受家庭熏陶,5岁开始背诵《本草备要》《药性赋》等中医典籍,14岁因患胃病亲身体验中药疗效,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1938年,他不顾日军占领上海的风险,以“去考学堂、去看我娘”为由,冒险乘货轮赴沪求学。在同时考取西医和中医院校的情况下,他毅然选择进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因一篇《论伤寒六经》的论文直接插班二年级,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47年,针对中医教育匮乏的现状,何任在杭州创办“中国医学函授社”,编写《实用中医学》等教材,首开中医远程教育先河,培养学员遍布全国‌。1958年参与筹建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历任副院长、院长,期间推动多项教育改革:率先将《金匮要略》设为独立课程,并亲自讲授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多门核心课程;采用“经典诵读+病案讨论+临床跟诊”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取类比象”的中医思维训练;主持编写《内经讲义》《中医养生学》等全国统编教材,其中《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被多所院

校沿用至今‌。他对《金匮要略》的研究尤为深入,其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耗时五年完成,考据严谨、注释精准,成为现代校注该典籍的权威版本,1990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他还创新性提出“金匮方证对应”理论,将经典方剂与现代疾病谱系结合,编撰《金匮燃犀录》《金匮归纳表》等著作,使晦涩古籍焕发临床生命力‌。

2009年,何任获评新中国成立后首届“国医大师”,其学术思想通过300余篇论文、10余部专著形成完整体系,代表作《何任医论选》获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弟子遍布海内外,包括多位国家级名中医,被誉为“浙派中医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何任本人在50岁时罹患膀胱癌,通过中医药调理带癌生存41年,享年91岁,验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他创立十二字治癌原则:“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强调通过扶助正气提高患者免疫力,而非一味通过放化疗来攻伐癌细胞。他提出“带癌生存”理念颠覆传统治疗思维,相关论文《谈治癌》被国际医学界广泛引用‌。

下面就列举何任治疗癌症的三个案例,与朋友们共同学习。

1、胆囊癌肝浸润案(正虚邪盛型)‌
‌患者情况‌:肝区剧痛、恶心、消瘦、面黄、脉弦细。
‌方剂组成‌:党参18g,黄芪18g,猪苓15g,石见穿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8g,金钱草20g,白芍15g,延胡索9g,川楝子9g,炙甘草9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此方以“补中益气”为核心,党参、黄芪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猪苓、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肿瘤,针对癌毒积聚;金钱草利胆排毒,白芍、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缓急止痛,缓解患者疼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体现“扶正祛邪”原则,兼顾抗肿瘤与改善症状。

‌2、膀胱癌术后复发案(气阴两虚型)‌
‌患者情况‌:术后复发伴血尿,脉微数,苔薄。
‌方剂组成‌:太子参12g,茯苓12g,白术12g,炙甘草9g,淡竹叶6g,黄柏4.5g,白花蛇舌草9g,苡仁30g,六味地黄丸30g,每日1剂,水煎服。后续随证加减,如加党参、黄芪、天冬等扶正,或猪苓、半枝莲增强抗癌‌。
‌方解‌:以四君子汤(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针对术后气阴两虚;白花蛇舌草、苡仁、猪苓抗癌利湿,抑制肿瘤复发;淡竹叶、黄柏清下焦湿热,改善血尿。全方通过“益气养阴+抗癌利湿”稳定病情,预防复发。

‌3、卵巢内胚胎瘤术后案(正虚邪滞型)‌
‌患者情况‌:术后化疗后体虚,腹胀、腹痛、面色灰白、苔厚腻。
‌方剂组成‌:西洋参3g(另煎),黄芪18g,冬虫夏草4g(另炖),生地黄18g,川石斛5g,猪苓18g,半枝莲15g,七叶一枝花15g,蒲公英30g,藤梨根30g,石见穿15g,延胡索9g,每日1剂,水煎服。后续加苡仁60g煮食增强抗癌‌。
‌方解‌: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峻补元气,改善术后虚损;生地黄、石斛滋阴生津,缓解化疗后口干;猪苓、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藤梨根、石见穿清热解毒、抗癌散结,抑制肿瘤转移;延胡索行气止痛,缓解腹胀腹痛。全方以“扶正祛邪”为纲,兼顾抗癌与恢复体力。

结语:以上案例体现了何任教授“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肿瘤治疗思路。他强调通过‌扶正固本‌(如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中药调理)增强体质与免疫力,为抗癌奠定基础;同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与病程阶段‌灵活调整疗法‌,实现精准施治‌。其理念融合中西医之长,既强调科学治疗,也注重心理调适与生活平衡,倡导“带癌生存”的积极观念‌。用自身患癌41年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其“大医精诚”的精神将深刻影响当代中医人‌。

上一篇:50守精,辨证论治

下一篇:三仁汤,男人“必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