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4-04-03 阅读:1487

     有性繁殖又叫天麻种子繁殖,是将箭麻开花人工授粉后所结的种子与共生萌发菌拌匀,和培养好的蜜环菌材一起伴播。萌发菌促进种子发芽形成原球茎,原球茎接蜜环菌后经5-6个月形成米、白麻,或经16-18个月后形成米、白麻及箭麻。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无性繁殖栽培产量低而不稳,天麻品质差的矛盾。利用有性繁殖获得的种麻栽培,不仅其抗逆性增强,且显著提高了种麻的繁殖系数,比无性麻种增产1-3倍以上,3-5代内科学种植,可保障高产优质、在天麻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技术既可于播种当年的10-11月采收米白麻以供扩大栽培,也可第二年的10-11月采收米白麻及商品箭麻。具体选择,根据需要。
     一、播种前的准备
      1、播种期的选择
      天麻种子在15-28之间都可发芽,播种期越早,萌发后的原球茎生长时间越长,长的就越大,接蜜环菌的机率和天麻的产量也就越高。5月中下旬播种,精心管理,11月份收获时即有大量白麻达到移栽标准。
      天麻种子从4月到7月(高山)都可播种,播种期主要决定于种子的采收期,采用温室育种的,可提早收获提早播种。天麻果穗上中下部的蒴果分批采收,所以播种也应分批进行,做到随成熟随采随播,短期播不完的,应在冰箱低温(3-5)下贮存,保障种子有很高的发芽率。
      自然条件下,因不同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种子成熟期和播种期是不同的(温度不同),一般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可在4月底-5月下旬播种;500-1000米的地区可在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1000米以上的地区,一般在6月中旬一7月中旬播种。
      2、播种场地
      场地的选择与无性繁殖栽培天麻的场地条件基本相同,室外一般选半阴半阳,坡度较小,沙壤土层深厚,PH值在5.5-6左右的林地与荒地、忌用熟地。室内可用清洁的细河沙,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充分满足其对温、湿等条件的要求。干旱的环境既不利种子萌发,幼嫩的原球茎也会脱水死亡;所以首先要考虑水源条件。此外,播种需要足够的蜜环菌材,碎树枝与树叶,所以选场时还应考虑这些材料的供应。
      播种前铲除场地上的杂草、石块,坡陡的地方应先作成小梯田,菌材伴播的,则边挖穴边伴播,如用预先培养好的菌床伴播,也应开挖菌床与伴播同时进行。穴的大小与深浅与无性繁殖基本相同。
      3、树叶与碎树枝
      适量的落叶阔叶树树叶(最好是壳斗科)与新鲜碎树枝(拇指粗)是蜜环菌喜欢浸染的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原球茎的接菌率,有助于提高单位产量。
      使用的树叶越纯越好,要剔除里面混杂染有其它杂菌的树叶、小树棍,使用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吸足水后使用;播种时,将拇指粗的青冈或桦树,或野樱桃的枝条切成6-10cm的小段,撒入播种床,枝条力求新鲜,避免过干感染杂菌。
      4、菌材与菌床的准备
     预先培养的菌材、菌床都可用来拌播天麻种子。不过应选择培养时间短,菌索幼嫩,生长旺盛,菌索已侵入木段皮层内,尤其是无杂菌感染的菌材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菌材与菌床的培育时间,以年前的10月与年后的3月均可。培菌时,如果播种当年采收的,选用6-8cm粗的软杂木段,如桦木、野樱桃等培菌均可。播种后第二年秋采收的,应选10cm粗的硬杂木段(青冈)培菌,以保障后期的营养供给。长度为50cm60cm为宜。
      菌床的培育是在选好的场地上进行,原地伴播;使用菌材播种则是一地培菌,异地播种,较为灵活,具体操作方法与管理,见《天麻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需强调的是,有性繁殖培菌多在低温季节,所以应采取覆盖地膜等增温措施;促使蜜环菌生长。
      虽然一个天麻蒴果中有2-3万粒种子,但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既使借助萌发菌,其萌发率也只有40-60%,所以,利用天麻种子数量多的优势,酌情加大种子播种量,保障发芽后的原球茎有较多的数量,增加与蜜环菌接触(接菌)的机率,是目前生产上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生产上每穴(10根菌材)播种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播种当年采收的,每穴播种量20个左右为佳;播种后一年半采收的,则每穴10-15个蒴果即可。种子采收后时间较长,蒴果较小,或其它条件不够完美时,都应酌情增加播种量。
      5、播种穴深度与播种层数
      播种穴深度以20-30cm为宜,播种2层,顶覆土10cm左右,当然,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深度不同。
      海拔800米以下,播种2层,覆土10cm厚,冬季可自然越冬,海拔800米以上,气温较低,则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播种一层(或一层菌材2层种),覆土7-10m,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地温,冬季后再加盖覆土或覆膜越冬。
      播种较早,地温较低时,或者播后的晚秋初冬季节,覆盖地膜增温,可延长生长时间,有效提高单产,冬季覆膜还可防冻。
      二、播种方法
      1、萌发菌拌种
      播种前将已培养成熟的萌发菌在干净的洗衣盆内撕成片状(指树叶菌种)、条状(木屑菌种)或枣核状(木屑菌种)。每穴用萌发菌种2袋。种子首先抖在洁净干燥的罐头瓶中,瓶口蒙一张较光滑的纸,上面用针密密地刺一些小眼,再将刺有眼的纸翻过来蒙住瓶口,用橡皮筋套牢,最后将种子均匀地筛撒在萌发菌上,撒后拌匀再撒,种子应多次筛撒,避免集中粘在一起,影响发芽与接菌。撒种与拌种应2人分工合作,避免湿手粘去大量种子。拌种工作应在室内或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走轻小的种子。拌种24小时后,待菌丝恢复再播种,效果更好,但不应延长,还应严防堆积高温烧菌。
      2、播种
      1)蜜环菌菌床(菌材)播种法
    利用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床伴播,播种时只需挖开菌床,取出蜜环菌材,用耙子耙平畦沟,即可进行播种操作,利用菌材伴播的,是将一地培养好的菌材,择优运至另地伴播,需在选好的场地上另挖畦沟,长不限,宽60-70cm,深20-30cm。其它操作相同。
    先在畦沟底部平铺一层浸泡过的湿润树叶(手捏出水),压实约一掌厚,(有白蚁活动的,需在树叶层下撒施防白蚁药),然后将拌种萌发菌分为2份(每穴即2袋种),一份先均匀撒在铺好的湿树叶上,并将切碎的细树枝撒盖在拌种菌叶上(每穴10根菌材约用2-3斤),空隙处稍撒混合土(锯末沙等)或细河土填盖,隐约可见为宜(不可过厚),然后将菌材上菌索多的一面朝下,盖压在碎枝条层上,菌材间距2-3cm空隙处仍用拌有谷壳或木屑的沙壤混合土(混合土含水量60%)填盖至菌材平;菌材上面再撒湿树叶后如前法播种第二层,最后覆土10cm厚,表面盖一层树叶保湿。
    菌材或菌床播种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播种法,此法可有效降低空穴率,产量较稳定,不过要多花一些工预先培养菌材。
      2一步法播种
      所谓一步法,是指不需预先培育菌材,直接利用拌种萌发菌、纯蜜环菌枝条种与鲜木段一起伴播的方法。此法要求蜜环菌枝条种用量不能少,否则影响接菌。由于蜜环菌纯度高、生长势强,营养充足,且节省劳力,特适宜一年半采收,是目前推广的一种育种、栽培方法。
      首先在选好的场地上挖20-30cm深,60-70cm宽,长度不限的畦沟,挖松整平后,撒施防白蚁药,然后平铺一层浸泡过的湿润树叶,约掌厚,在树叶上均匀撒放拌种萌发菌,用量同前。再将购回已成熟的纯蜜环菌枝条种掰成一根根菌枝,均匀撒盖在拌种菌叶上,每穴(10根菌材)用量2-3袋(约60根菌枝/袋),并间撒一些新鲜碎树枝,间隙处仍用拌有谷壳或木屑的混合沙土填充,然后将砍有鱼鳞口的新鲜木段,口朝下盖压菌枝层上,间距3-5cm,再盖土至木段平,在木段上撒湿树叶如前法播第二层,最后覆土10cm厚,表层盖一层树叶保湿即可,覆土与填充土的湿度不得低于60%,否则边播边喷水增湿。
      三、田间管理
      1、温度
      播种前期如果温度偏低,可适当覆膜增温,促进早萌发、早接菌。低海拨地区,夏季要搭棚遮荫,严防高温烂麻。后期温度下降,仍可适度覆膜增温,延长生长时间,防止低温冻伤。总之,尽可能调控温度15-28之间。
      2、水分
      有性繁殖对水分的要求尤为突出,播种时如果湿度不够,要喷水增湿,土壤湿度不能低于60%,播种前期(2-3个月内),要始终保障适宜的含水量,干旱时要喷水抗旱,清除畦床上的杂草,但雨季也应注意开沟排渍,严防积水湿度过大;后期维持土壤含水量在35-40%,如逢阴雨,可用覆膜调控。一年半采挖的,来年4-6月,适度增加湿度至55-60%,促进蜜环菌生长,促使天麻二次接菌,后期继续控水35-40%

上一篇:金银花扦插繁殖法

下一篇:石斛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