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永信中药网
中药材种植业是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何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通俗一点,在中药材种植业中工费在药材作物收益的占据较大比例,在劳动工值普遍变提高的今天,中药材种植业及中药生产行业中,都受到了这方面的困扰,如何从高劳动成本限制中突出重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前先后两则广告,使笔者有所感悟,在此将粗浅认识说说一二:
一:机收西洋参。西洋参产新,由文登参农和相关企业设计西洋参采收机械首次投入使用人工每人一天可收参0.1-0.2亩,当前雇工费在百元上下,而机械一天能收20亩。
二:太子参产业迎来新一轮升级。柘荣太子参质量优良、色泽晶黄、以及成分高的内在品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太子参GAP基地生产标准成为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
以上两则消息,或将成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中药材种植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机械化强度高的产业。二、中药材种植业向集约化产业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2008年以后,劳动工值已经翻几番,打工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时尚,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大部分农民种植药材较粮食作物繁琐,加工费事费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收益如何还要看行情如何而定,而打工一两月收入要比在农田中辛苦一年要强,尤其是根茎类中药材,投入劳动力更多,如:北沙参、防风、天花粉、怀山药、党参、黄芪等等深根系药材,其采挖成本占据价格比例过大,尤其是天花粉,该品采挖一亩地用工23-25个,而去年人工费最少100元/天,仅雇工就要花费2500元上下,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今天,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所以机械化生产也更为重要,因为生产厂家受制于高原料成本、高工资支出陷入困境,从源头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厂家因高原料成本,打通各流通环节,药才能销出去,所以降低成本,不非要以牺牲农民收益来实现,转换生产思路,实现双赢。
十几年来,中药材生产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生产不问市场需求,盲目发展,或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传统的分散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供大于求甚至烂市的情形屡见不鲜,其后果药商经营效益低下,药农增产不增收,甚至血本无归,既然种药得不偿失,继而转向其他产业,农村主要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更是舍不得用极少的土地区中效益不高的药材,药材产量和从事药材生产人员锐减,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农民零散的种植方式成为制约中药材种植发展的瓶颈,如今柘荣太子参产业新一轮升级,太子参GAP基地生产标准成为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是从粗放式种植到集约化生产转换的缩影,也是中药材种植业值得尝试的一种思路。这里涉及到“集约化”生产,其实“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为根本对生产资料进行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生产回报。所以以道地药材为依托,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