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苦地丁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20 阅读:1329

苦地丁,别名紫花地丁、地丁草。以干燥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痈肿、疔疮、风热感冒、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症。主产地安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

形态特征  为罂粟科一年生草本。根细而长,具侧根,根棕褐色。茎柔弱,分枝繁多,高15~40厘米,光滑无毛,常具有4~5条棱脊。基生叶和茎叶互生,具长柄,长2~5厘米;叶片轮廓卵形,2~4回羽状全裂,裂片2~3对,具细柄或几无柄,小裂片披针形或长随圆形,先端钝。基部下延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1~6厘米,有叶状苞片。花淡紫色,长约2厘米,横生在小花梗上,小花梗长约2毫米,萼片小,2轮,鳞片状;花瓣4枚,外轮2片大,上部1片瓣尾部延伸成圆筒状的距,距长约0.5厘米,前端微波状,下面花瓣具浅束状,先端微凹,内轮2瓣较小,顶端深紫色,顶端微联合,雄蕊6枚。花丝联合成扁平两束,对着有距花瓣雄蕊的花丝基部具密腺插入距内;每束具3个淡黄色花药;雌蕊1枚,花柱细而短;柱头侧扁状;子房上位,扁柱形,长约5毫米,1室,侧膜胎座,每室多数胚胎。蒴果,长椭圆形,绿色,长7~20毫米,宽2~6毫米,花柱、柱头宿存,2瓣裂。种子多数,圆肾状,黑色,有光泽。花期5月。

一、生长习性  地丁适应性较强,喜温暖稍凉爽气候。耐寒,怕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粘土、壤土、砂质壤土均可种植。怕水淹,低洼地不易种植。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苦地丁用种子繁殖。播种期在白露前后。播时,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整好的畦面上,耙平使土盖没种子。浇水保墒,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3公斤。

四、田间管理  苦地丁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经常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封行前后追肥一次: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  苦地丁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可于发病前用11120波尔多液防治。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配毒饵诱杀。

六、收获与加工  地丁一般于56月份,半花半籽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丁连根挖出,去净泥土。晒干既可入药出售。亩产量150公斤。

七、市场行情运行情况

 


 

 

上一篇:马兜铃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绞股蓝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