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选自《中国植物药清源图鉴·种子和幼苗卷》,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17篇。
一、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根茎入药,药材名为黄精(huáng jīng),按药材形状,习称“鸡头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体倦力乏、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气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主产于辽宁桓仁、岫岩、清原,陕西汉中、安康,甘肃武山、陇西,河南南召、灵宝、西峡、栾川、安徽霍山等地。
种子形态
近球形或略扁,长 3~4mm,宽约 3mm,淡黄褐色,表面有细网纹。顶端具 1 深棕色小圆形种孔;种脐位于基部,略隆起,椭圆形,黄褐色,有白色种柄残存。胚乳半透明,角质样。千粒重 33~37.3g。
黄精种子群体


黄精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黄精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二、滇黄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

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其药用部位、药材名及功效主治同“黄精”,按药材形状,习称“大黄精”。主产于云南澜沧、马关、丘北、彝良、勐海、思茅,贵州安顺、西秀、兴义、遵义,重庆垫江、秀山、合川等。
种子形态
果实 浆果球形,直径 1~1.5cm,绿色,成熟时橙红色。表面具 3 棱,为腹缝线,沿中轴线径向延伸。内含种子 7~12。

滇黄精果实(新鲜)群体
种子球状椭圆形,新鲜种子表面淡黄白色或淡橙黄色,微扁状,有光泽,质硬。干燥后种子长4.7~7.4mm,宽 3.2~5.4mm,黄褐色,坚硬。解剖镜下观察,表面有细网纹。顶端有 1 圆形深褐色种孔;基部种脐明显,圆点状,明显隆起,深褐色。胚乳厚而紧密;胚位于中部,细小,棒状,无明显分化,包埋于胚乳中。鲜种子千粒重 83.3~85.3g,干种子千粒重 45.6~46.4g。

滇黄精种子(新鲜)群体

滇黄精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滇黄精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三、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其药用部位、药材名及功效主治同“黄精”,按药材形状,习称“姜形黄精”。主产于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和西部、江西、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等地。
种子形态
棱状不规则卵球形,长 4.4~5.7mm,宽 3.3~5mm,厚 2.8~4.4mm,淡黄色,少数浅绿色。新鲜种子表面光滑,部分表面有棱。顶端有 1 圆形种孔;种脐位于基部,呈椭圆形,平整,不明显隆起。干种子呈深黄色,表面光滑,部分有棱。种脐呈深褐色。解剖镜下观察,胚乳厚而紧密,白色,多数皱缩状;胚位于中部,细小,呈棒状结构,无明显分化,微乳白色,胚乳大面积包裹胚,胚与胚乳间存在间隙。干种子千粒重 44g。

多花黄精种子群体


多花黄精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四、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

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根茎入药,药材名为玉竹(yù zhú),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主治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主产于湖南隆回、湘潭、资阳、邵东、溆浦、洪江、安化、耒阳、新化、桂阳,吉林延吉、柳河,黑龙江孙吴、宁安,辽宁清原、海城、岫岩、新宾,安徽舒城,浙江磐安等地。
种子形态
半球形或近球形,长 4.0~5.5mm,宽 3~4mm,黄白色,无光泽。表面光滑,有时残存白色点状附属物。顶端具 1 浅棕色小圆形种孔。种脐位于基部,近圆形,不明显隆起,红褐色。胚乳黄白色,角质样;胚直生,白色。鲜种子千粒重 43.46g,干种子千粒重 36g。
玉竹种子群体


玉竹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玉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五、对比鉴别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及玉竹种子极为相似,其中滇黄精种子最大,球状椭圆形,种脐明显隆起,其与黄精的种子表面都有网纹,不光滑,但黄精种子比滇黄精种子更接近球形或略扁。多花黄精与玉竹的种子表面均光滑无网纹,两者种子极为相似,前者种脐多呈椭圆形,后者近圆形。

种子群体对比
种子形态特征主要区别

❖
版权声明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