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药材熊市真相:断崖式下跌背后,种药还能致富吗?

发布时间:2025-05-06 阅读:1122

一、中药材“断崖式下跌”:从疯狂到冷静

2025年的中药材市场,正经历一场“冰与火”的考验。曾经被资本热捧的明星品种如白术、当归、党参等,价格较2024年峰值腰斩;连翘、猫爪草等前期暴涨品种甚至跌至4年前水平。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指数从3600点高位跌破3000点,宣告了“非理性繁荣”的终结。

暴跌的推手是谁?

1. 生产过热:亩收益神话的破灭

2023-2024年高价刺激下,白术亩收益超7万元、紫菀种茎价格翻倍,全国扩种潮席卷,仅2024年常用药材产能突破500万吨,2025年预计达600万吨。

新疆板蓝根、河北半夏等非道地产区“野蛮生长”,导致品质下降与供应过剩并存,最终价格崩盘。

2. 资本退潮与需求疲软

游资撤离叠加中成药集采扩围,药厂采购需求锐减。广州清平市场经销商直言:“旺季不旺,一天卖不动几单”。

抗病毒类中成药热销,但黄芪、白术等原料需求未同步增长,市场陷入“产新即跌价”的恶性循环。


二、理性回归:谁在“逆势坚挺”?

尽管整体市场低迷,部分药材仍守住“中高价位”,凸显结构性分化:

稀缺资源与道地药材:如野生防己、野生防风、黄柏、黄连等因生长周期长、资源枯竭,价格回落有限;符合GAP标准的黄芩、苦参等受政策扶持,长期看涨。

药食同源品种:桔梗、茯苓等兼具食品加工需求,市场韧性较强;罗汉果、铁皮石斛等高附加值品种仍受资本青睐。


三、国家定调:年轻人入行不必恐慌,种药仍有机会

面对熊市,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方向:从“赌行情”转向“控质量”,鼓励年轻人投身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产业链升级。

种植新机遇:

1. 高潜力品种推荐:

稀缺型:防己、软紫草、野生防风、黄精(野生资源枯竭,家种技术待突破);

药食两用:桔梗、茯苓(需求稳定,加工链成熟);

政策扶持型:丹参、黄芩等(GAP基地认证优先)。

2. 避坑指南:

警惕盲目跟风扩种的板蓝根、紫菀、沙苑子、猫爪草等“过气明星”;

关注籽种市场异动(如2024年射干种子涨至70元/斤,次年产能过剩致价格暴跌)。


四、未来展望:熊市是转型的阵痛,更是新生的起点

短期看,市场仍将震荡分化:白术、白芍等长周期品种需2026年才能消化过剩产能;防己、黄柏等稀缺资源或提前触底反弹。长期而言,行业正从“赚差价”转向“创品牌”,道地药材溯源体系与智慧产业链建设(如华润三九基地、定西中药材交易中心)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结语

中药材熊市不是终点,而是价值回归的起点。对种植户而言,唯有紧跟政策、科学规划,方能在波动中抓住“真金”;对年轻人来说,这或许是告别“投机暴富”、拥抱“质量致富”的最好时代。


上一篇:《板蓝根(大青叶)GAP基地建设经验分享》

下一篇:何为“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