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药材在经历了普涨后,对于2017年的药市走势,多数药商表示担忧,不少药商认为,2017年的药市难以再现大涨行情。不过,从近期市场行情波动来看,不少中药材价格仍在蠢蠢欲升。
按照药市“五年一小涨,十年一大涨”的周期定律判断,下一轮涨价时间应始于2018年,但是,2016年多数药材价格提前上涨,或为新一轮涨价周期打响了第一枪。
2017年开市后金银花、黄连、泽泻、知母、板蓝根、玄参、丹参、云木香、黄芩、猫爪草、吴茱萸、蔓荆子、蝉蜕,鳖甲等,或稳中有升,或价格趋于坚挺。
随着春季市场需求旺季的到来,有些药材价格仍有望继续上扬。是什么原因推动药材价格继续上涨?其实,找出这个答案并不难。自2012年药市从上一轮涨价周期跌落,已在低价运行四年多时间,在这期间不但有些低价药材调减了种植面积,而且,有的品种不断遭遇自然灾害而减产,这一大利好减轻了价格上涨压力。多数药商认为,在前几年药材涨价时,种植面积较大,生产过剩严重,事实上,有些药材确实出现了供大于求,但是,不少药材实际货源并没有想像的大,市场经营户多是随销随购,产地收购商药也是以销定购,药农更是产出就卖,几乎没有多少货源滞留手中,也就是说药材产地库存空虚。
近几年国家不断对用药单位进行“飞检”,发现有含量不合格或发霉变质等质量问题的,给予严重处罚,或责令停产整顿,如此,用药单位多不敢储备中药材原料或饮片。那么,近几年产出的药材都流到哪里去了?
笔者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近几年生产过剩的药材,不在产地,也不在药厂,主要囤积在中间商手中。那么,中间商手中存货大不大?俗话说:“买涨不买落”。其实,中间商手中存货量也没有想象的大,因为自2012年药市全线下滑,到2015年四年期间,多数药材一直走下坡,谁敢大量买货囤积。上轮涨价周期囤积的货源多数已陆续抛出,实际上,近几年市场一直在消化库存,比如:丹皮、白芍、当归、太子参、白术、白芷、云木香、板蓝根、丹参、防风、黄芩、北沙参、牛蒡子、金樱子、胖大海、猫爪草、吴茱萸、毛知母,山茱萸等。以上货源,近两年实际新货产量不大,多年积压的库存得到有效消化。一旦有新的利好出现,随时都会点燃涨价的“导火索”。
虽然有些药材价格上涨刺激了生产的继续扩增,但是,市场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药食两用的药材。如果到花茶市场了解一下,便可知道有些药材用量是出人预料的,什么“降压”、“美容养颜”、“减肥”、“清热泻火”,“滋阴壮阳”等等,各种花茶令人眼花缭乱,这是前几年看不到的,而且,花茶的销路相当不错,有的一年能盈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亳州市场从事花茶生意的有上百家,有不少在网上开店经营的。除了花茶也有不少药材走进了超市或蔬菜市场,如:薏苡米、莲子、百合、乌梅、黄精、玉竹、鱼腥草,山药等。
综合分析,当前多数中药材产地和用药单位都存在库存空虚的事实,中间商存货量也不是太大,一旦有需求拉动,很容易触动涨价的按钮。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涨价的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