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波动较大的品种行情浅析(中)

发布时间:2013-10-01 阅读:1249

                                郑智文

“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小的行情波动几乎年年都在发生,大的药市周期规律变化,的确需要经过这么一个漫长过程。尤其,近二十年以来,表现更为活跃和明显。每一轮大的涨价周期都会产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天价品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两千年前后,佛手、山芋肉、大茴、草果、黄连等,都出现了辉煌价位。这轮大涨价周期造就的天价药材,从品种数目上和行情上,都远远超过上一次。以下列表中的高价品种多是在这轮周期中出现的。     

部分药材价格变化对比表  单位:千克/元

序号

品名

规格

产地

年/月

最高价

年/月

最低价

当前价

1

三七

120头

云南

2013/7

800

2002/8

41

520

2

太子参

安徽

2011/4

400

2001/7

9

50

3

党参

纹党

甘肃

2013/5

140

2009/2

6

95

4

当归

草把

甘肃

2007/7

65

2002/6

5

46

5

黄芪

甘肃

2011/4

28

2005

7

21

6

红参

小抄

东北

2013/7

245

2009/4

38

245

7

远志

山西

2011/6

60

2004/10

26

55

8

麦冬

湖北

2011/7

125

2001/3

4

37

9

黄连

鸡爪

四川

2000/9

230

2005/9

32

78

10

川芎

四川

2010/9

35

2002/10

3.3

17

11

泽泻

四川

2010/9

22

2009/1

4.5

13

12

浙贝

浙江

2003/6

250

2008/12

17

105

13

元胡

浙江

2013/7

76

2002/7

7.8

78

14

白芍

安徽

2011/6

24

2002/8

2.5

22

15

白术

安徽

2010/10

44

2002

6

22

16

白芷

安徽

2010/9

17

2008/10

3

11

17

桔梗

安徽

2010/11

85

2000/6

3.5

24

18

丹皮

粉统

安徽

2011/6

38

2002/11

6.5

28

19

丹参

安徽

2011/6

15

2002/8

2.8

11

20

玄参

湖北

2011/11

14

2002/4

3

11

21

天麻

安徽

2001/5

210

2004/8

29

120

三七、太子参、党参、麦冬、元胡、桔梗、金银花、旱半夏、板蓝根、怀山药、紫菀、巴戟天、猫爪草、水蛭等,都在这轮涨价周期中创造了历史天价。尤其三七、太子参、党参、麦冬,桔梗成为本轮涨价周期中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每一个暴涨品种不仅有着自身的利好条件,而且主要有大户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大批“游资”的流入,把一些药材价格不断推向浪尖。

 几乎每一个暴涨品种,涨价之前都经历过一段低迷行情,短则3-5年,长达10年以上。如:太子参,2000-2009年价格始终在20元上下徘徊,而且有两年多时间落至10元低谷。由于长时间低价,药农自然调减种植面积。久之,便会出现供求平衡行情,如果在此期间拿一部分货囤积起来,供求就会出现矛盾。减种、减产、人为囤积抬价、加上资本运作,一旦大涨趋势形成,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又如决千里之堤,其势不可挡也。

 有些品种价格涨高后,能持续在高价运行2-3年,说明了基本面积较好,涨价的基础夯实了。所谓基本面就是生产链遭到破坏,短期内得不到恢复,庞大的库存又几乎消耗殆尽。目前仍处高价或已从高价跌落的品种三七、党参、元胡、天麻、太子参,麦冬等就属于这一情况。

 这些涨高价行情波动频繁的的药材有一个共性,就是多数属于大宗家种品种。生长周期有一年的,也有三至五年的,生长时间太长的没有。大宗品种,货好买,也好出手。有主力介入,参与的散户多,一旦有利好因素,容易聚集人气。由于这些药材具备以上特点,注定了其行情的活跃性。

 其实,回头看看这些涨大价的药材,真正出现过供求缺口吗?无论是三七、太子参、党参,桔梗或其他品种。在涨价过程中,有谁听说哪一个品种断了货。所谓的供求缺口,只是持货者数字游戏的一种预期。夸大市场需求量、缩小产量、库存下降、受灾减产等,是激励有货者和买货者的最大利好和动力。

 让我们重读一次“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一些涨高价的药材,在涨价过程中“望梅止渴”也起到了无形的推动作用。比如:党参价格涨到60元时,有商说还能涨到一百元,加上利好不断明朗,购货者群情激昂,剑拔弩张。总之,大行情的产生,复杂而微妙。如何在跌宕起伏、风起云涌的药市行情变化中,寻求并把握商机,不仅需要躬身力行,而且,从别人和自己失败的经验中善于总结,才是最大的收货和乐趣。

上一篇:白芷行情剑指何方

下一篇:市场热点品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