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河北安国,安国是北方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我在药市经营了几十年,自己不断摸索,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我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能否赚到钱?是赚大钱?还是赚小钱?关键在于品种的选择,品种选对了,适当加大自己的库存,自己不但赚到了经营的钱,主要是赚到了行情上涨的钱。所以,我没有几十年固定在一个品种经营上,而是什么要涨,就经营什么,经济上也算有些收获吧。但最近几年我发现,这几十年采用的老办法失灵,钱赚得有了难度。下面,我把自己的几点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曲线失灵了我从二十几年起,就把各个品种的价格画成一个表,每个品种一个曲线。也找出了一些品种的涨跌规律,说实话自己也利用这些规律,有些收获,但是这几年,这些品种不再像以前那样隔几年便涨跌了。曲线失灵了!为什么呢?想起来,应该是以下原因:以前隔几年一涨跌,是在产品供求平衡和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总结起来的,而今天是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大背景变了!在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如无人操作,波动极小。过去产品供求接近平衡,一旦种多、种少,就会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价格便出现几年一涨跌的规律。但这些年我们中药材产量大上,积压了很大的库存,严重供大于求。种多价当跌,但经营户、种植户有了经营意识,价太低不卖,经营户吃进,价跌不到很低处;一旦种植面积下来了,价格开始向上行,这些种植户、经营会又把手里的货放出来,价格又平逆了,原因是有庞大的库存,还有一些风雹倒春寒等自然灾害,价格并不太受自然灾害影响,就是因为有庞大的库存支撑,价格上涨的幅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波动频繁和有较大幅度。2、种植户经营意识改变过去农民是什么品种涨种什么,一哄而上,价格跌的一塌糊涂,价格再低,但农民随行就市也要销售,总是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波动频繁。但是,农民吃了这些年的亏后,有的人已经变聪明了,一旦涨价和面积过大,形成了一股风,自己就不再种了;反之一旦价格低了,库存消耗了一段时间,应该说快到涨价的时间节点了,这时种植户便开始种植,到了收获季节,恰好赶上行情上升,它也抑制了行情大涨。总之,产品供大于求和种植户经营意识的改变,是曲线失灵的主要原因。
二、家种药材为主以前,我经营是以家种药材为主,因为相对野生药材而言,家种药材销量大,有了量,经营才有利润。但这这些年家种药材供大于求,且药典不断升格,要检查农残、重金属、霉菌,经营户多、竞争激烈、利润薄,自己连续几次交货不合格,便把赚的钱搭进去了!又说2020年药典在检测方面又要提升标准,自己看风险大于收益,所以自己就从家种药材经营中退了出来,让那些更熟悉的人去经营吧。
三、野生药材和小品种野生药材和小品种,因为这些年农民进城,农村采挖的人减少,资源枯竭,野生药材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经营户也都有利润,但有一个困扰,就是销量上不去,难以形成大的利润,虽说赚钱少,但顺风顺水,经营起来也算轻松。不料,今年疫情期间野生药材发生了变化,企业关张倒闭,农民打工找不到门路,为了解决收入问题,野生药材采挖农民又重视起来。野生药材量上有了变化。为此,自己对野生药材经营也谨慎起来。因为在地的野生药材难以统计,一旦价格上去,真不知是涨是跌。
四、在治疗药销量大幅度下降,几乎接近没有销量的情况下,方向在哪里?审视度势,今年疫情与往年大不相同,一是大家收入减少,消费下降,医疗开支也就少;再就是百姓明白了健康还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吃药,医院患者大幅度减少,药材的用量随之减少。如何面对?我今年向药食两用品种方向做了调整。因为只有药食两用品种,销量才大,没有销量,没有需求,也就不会有利润,自己再从药食两用品种中又选择了人们久有习惯、口味好、大众又认可、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品种。
五、经营手段的调整疫情期间,人员不能走动,逼得许多人生意转到网上,后期药材市场放开后,市场外地来人不见增加。买卖双方都已经习惯了网上和通过电话交易,网上交易已成为主流。所以,今年我计划把生意搬到网上,以网上买卖为主。网上药食两用品种没有那么多说道。以上这些经营的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将自己观察到最近变化的品种走势与大家共享(见几药材品种走势)。
《永信中药网》 付庆振 手机微信:1322323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