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从2024年每公斤150元的高价,跌到2025年河南产区36-39元的低价,不少种植户一亩亏了3000到6000元。这波“坠崖式”行情,让农户慌了神,经销商也不敢轻易出手。那么,延胡索价格跌到底了吗?2026年能否迎来转机?
今天就结合主产区数据和产业新变化,把延胡索的后市进行分析预测,供大家参考。
历史行情变化
2019年,元胡价格开始大幅下跌,降至33 元(产地价 30 - 31 元)。2020 年虽有小幅回升,达到 40 元,但由于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单产出现减产情况,种植户收益微薄,进而导致种植面积持续缩减。到了 2021 年产新后,市场库存见底,同时种植面积不足的问题凸显,价格从 38 元迅速反弹至52元,为下一轮高价周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2021年,汉中产区在栽种期遭遇持续阴雨天气,2022 年生长期又面临干旱困扰,“减种 + 减产” 的双重不利因素叠加,使得元胡价格从85元一路飙升至170元,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产新时,元胡价格从130元回落至115元,随后又反弹至140 元;2024 年产新时,价格从160元降至130元,年底再次回升至170元。2025产新前,元胡价格维持在100 - 110元。5 月降至75 - 80 元,6 月进一步跌至53元,8 月更是探底至40 - 45元,这一系列价格走势正式宣告元胡高价周期的终结。
元胡腰斩再腰斩的原因
1.扩种潮撞碎了供需平衡2024年的高价就像“兴奋剂”,直接点燃了种植户的扩种热情。作为全国最大的延胡索产区,陕西城固县2025年种植面积冲到11.25万亩,占全国65%以上,总产量近6万吨。
不只是核心产区,安徽、江苏、贵州等新兴产区也跟着扩种。新货一拥而上,市场根本“接不住”,价格自然断崖式下跌。这和2014-2019年的行情循环如出一辙——高价刺激扩种,最终以低价收尾。
2.炒作退潮加速价格回调除了实际供给过剩,前期中间商和资本的囤积炒作,让行情多了层“泡沫”。2024年部分商家惜售抬价,把价格推到远超实际价值的高度。泡沫破了,价格必然回归理性,这也是下跌幅度达70.74%的重要原因。
支撑行情的3个利好
1.亏损倒逼种植面积“刹车”价格下跌最直接的作用,是给种植端“降温”。河南产区每亩几千元的亏损,已经让农户不敢再盲目扩种。
中药材种植有明显的“滞后性”,2025年的低价信号,会直接影响下一季的种植决策。预计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初,全国种植面积会明显缩减,这为后续供需平衡埋下伏笔。
2.成本线托住了下跌空间现在的价格已经逼近甚至跌破成本线。早在2022年,延胡索每亩种植成本就涨到了5800元,而按当前36-39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多数散户亩收入很难覆盖土地租金、人工、农资等成本。成本就像“地板”,价格再往下踩的空间已经很小。只要后续供给减少,价格就有反弹的基础。
3.规范化种植打开“优质优价”缺口这两年延胡索产业最大的变化。种出来的延胡索有效成分足、农残低,能满足中成药企业的高标准需求,自然能卖出溢价。优质延胡索会和普通货拉开价格差距,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延胡索商机何时再现?
短期(2025年下半年):震荡筑底,难快速反弹现在市场还在消化2024年的高价库存,商家和农户信心没恢复。价格会在36-40元/公斤的区间徘徊,可能有小幅波动,但很难立刻上涨。
中期(2026年产新季):供给收缩或成转折节点2025年种植面积缩减的效果,会在2026年产新时显现。特别是城固这样的核心产区,若种植面积回落,全国新货量会明显减少。
如果届时库存也消化得差不多,供需关系就会反转,价格有望逐步回升。但别期待回到150元的高价,大概率是向合理区间靠拢。
长期(3年以上):优质货更有“话语权”延胡索的需求根基很稳,它能活血止痛,是治疗胸胁疼痛、痛经等病症的常用药,临床需求量大。加上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长期需求只会增不会减。
未来的行情会分化:普通散户种的低质货,可能仍在低价区间挣扎;而像GAP基地种出来的优质货,会因为“质量可控、可溯源”,获得品牌溢价,抗波动能力也更强。
中药材的周期就像四季轮回,有涨就有跌。延胡索现在的低迷,正是下一轮平衡的开始。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