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药材市冷如三九,产地直销是春头?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0

图片

近期的药市,冷清得如三九天的旷野——货架满满当当,却少见人迹,交易如被冻住一般迟缓。淡季需求锐减,大多品种价格虽标得明白,却成“空头支票”,货源流通几乎凝滞。经营商们捂紧了钱袋,只敢小单采购以求自保。这份谨慎如寒流般溯流而上,直抵源头:产地种植户们守着药材发愁,压价成了家常便饭,整个行业链条在收缩中寒意刺骨。

如果说上半年商家还只是谨慎观望,如今则已跌入迷茫与悲观的深谷。减种了,减产了,价格却一降再降;价低至成本线,农人无利可图,行情仍在下滑通道中挣扎。“宁可错过,也不做错”成为通行法则——恐惧在低迷情绪中发酵,利空阴云远未散尽。终端、流通、种植各环节皆苦不堪言,行业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淘汰。

市场持续的低迷,跌价品种的持续外溢,久疲市场下的种植难、加工难、经营难、销售难,使得商家从谨慎观望到迷茫悲观。

然而,这场寒冬并非无因之果,更是一场行业规范升级风暴的前奏。近年来,中药材行业监管持续发力,从源头种植规范(GAP)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药材质量追溯、安全标准的要求日益严苛。传统大型药材交易市场虽曾为流通枢纽,但在面对“溯源难、质检繁、信息杂”的硬性要求时,却显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其作为核心交易与价格形成平台的功能,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弱化。


图片

与此同时,靠近产地的区域性市场却悄然迎来生机。政策引导与质量要求正倒逼药材流通模式变革——“短链化”、“源头化”成为关键词。药企为满足严苛的溯源要求,更倾向于深入产区建立直接、稳定的供应关系。产地市场凭借“地头优势”,在把控药材初始质量、降低中间环节损耗与成本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当传统市场在寒风中收缩,产地市场却因其“源头真实”的价值而迎来破土而出的暖意。**

这股暖流背后,是产地自身能力的觉醒。初加工能力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特别是数字技术如直播电商的渗透,使“产地直销”模式日益成熟。农人们不必再将命运完全系于遥远而不可控的大市场,通过合作社、电商平台,道地药材得以绕过层层盘剥,直接对接药厂、医院甚至消费者。当药商在传统市场里踟蹰于“有行无市”的窘境时,灵活高效的产地市场正悄然织就一张新的流通网络,为优质药材开辟更短、更稳的出路。**

面对当前全产业链的寒意,种植户们唯有找准定位,方能在洗牌中存活并寻求发展:

深耕“道地”价值:盲目扩种、跟风热门品种已成过去。依据当地水土禀赋,专注种植有口碑、有市场的道地药材,以品质建立不可替代性。

抱团取暖增话语权:单打独斗难御严寒。积极加入或组建合作社,整合资源,提升技术,增强与下游采购商议价的能力。

拥抱源头新机遇:主动关注并融入产地市场建设、产地电商等新模式,学习利用新工具,努力成为短链流通中的可靠一环。

药材市冷如三九,产地直销是春头。行业规范升级的阵痛虽切,却是中药产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传统交易市场的光环渐褪,靠近土地、贴近种植者的产地市场,正以其“源头真实”的朴素力量,默默积蓄着破土而出的暖意。

熬过当下寒冬,静待春来时——这春意,必将在深耕道地的田野间,在高效短链的源头处,蓬勃萌发。



上一篇:中药材产新期与价格波动碰撞,这三个中药材行情走向你了解吗?

下一篇:安国药市7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