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87种)
(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114种)
(按笔划顺序排列)
1、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微温。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复脉固脱,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10-30g,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食用方法:
人参鸡粥
材料:鸡1只(约750克),人参25克(参须亦可),淮山50克,米150克。
做法:
1、人参切片(参须则剪碎),淮山、米洗净。
2、鸡洗净,去肠杂留鸡肝,切片,把鸡放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1小时,捞出鸡,拆鸡肉成丝。
3、把人参、淮山、米放入鸡汤内,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粥,粥将成时放入鸡肝、鸡肉丝,候滚,调味供用。
功效:补气养血,健体益颜。
主治:用于气血虚弱,身体赢瘦,容颜憔悴,精神疲乏,面无光泽;或病后体虚,老人气血不足;或劳累虚损等。
人参核桃仁粥
做法:取核桃仁(捣碎),白参5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煎煮成粥,放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功效:温肺润肠,补气养血,固肾涩精,使用气定喘。
主治:体虚瘦弱、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夜尿频多、大便秘结,以及成年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脂血症等。
人参鲫鱼粥
做法:将红参30克研为细末,备用。鲫鱼去肠杂,存鳞,洗净,加水适量,放葱、姜、盐调料,煎煮约1小时,取鲫鱼汤和粳米100克,煎煮成粥后,调入参粉3克,和匀,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益气补虚,利水消肿。
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面浮肢肿、食欲不振、病后体弱、产后缺乳。
2、鹿茸:乃名贵中药材。有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之功效。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用量]1~5g。
鹿茸的吃法:
泡制药茶
药茶疗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因为鹿茸本身就可以是薄片状,所以能直接泡茶饮用,最后嚼食吞下。作为保健药茶饮用,单味药服食,鹿茸以3~5克为好,可采用隔日饮用法,不必每日都服。坚持数月,必有助益。作为治疗疾病使用茶疗,参、茸的剂量,可以适当增大,或者根据医嘱用量。
煎煮药粥
保健和食疗性质的药粥,在我国流传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药粥治疗疾病的记载。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鹿茸、人参为主,配合其它滋补性药物,与米谷配伍,再加入适当的调料,同煮为粥,进补服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
参茸药粥,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鹿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熬粥食用,最后将鹿茸的残渣嚼食吞服;另一种是将人参或鹿茸加工成为粉剂,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时,调入少许粉末搅和均匀后即可用。鹿茸粉每次用量3~5克。
功效:温通血脉补气、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特别说明抵御寒冷大多用鹿茸作食疗。若冬天一到,手脚容易发冷,这种特别怕冷的现象中,中医学上认为是由体内阳气虚弱所致。如果阳气虚弱,就会现出生理活动不足和衰退,例如呼吸无力即是肺气不足。
浸泡药酒
药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为它便于保存,故深受人们欢迎。药酒是采用酒精浓度为50~70度的白酒作溶剂,将鹿茸(或含有其它药物的复方)放入瓶中,加入500~1000ml白酒,加密闭贮存,每隔2~3天晃动一下酒瓶,使其有效成份充分析出,一般要浸泡半个月才能饮用。每次饮用10~50毫升不等,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亏,阳痿不举,腰膝酸痛,畏寒无力,骨弱神疲,遗尿滑精,眩晕耳聋,小儿发育不良,妇女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均可饮用。凡是平素有肝、肾损害疾病者或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不宜选用药酒进补。
3、三七: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作用于各种血症,有止血的功效,不仅活血还止血,用于咳血、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外伤性的出血,能很好的止血。同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心腹的刺痛、胸痛、胸闷、腹痛,可以用来活血定痛。跌扑损伤外伤,以及四肢的拘挛、疼痛,三七能有效的消肿定痛。主要是研成细粉冲服。每次3-5克。
4、石斛: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属于补阴药物,可以水泡服,亦可以组方水煎服,能够起到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治疗胃阴不足引起的心烦口渴,舌干苔黑,亦可以用于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也可以用于肾阴虚引起的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视物不清等症状。现代临床药学研究中,石斛能够起到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通便的功效,但剂量不宜过大,否则的话会引起肠肌肉麻痹,石斛还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的功效。类似的药物有天冬,麦冬,玉竹,黄精等药物,能够起到滋阴的功效。
5、红景天: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主治气虚体弱,气短乏力,肺热咳嗽,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景天中含有35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维生素A、D、E和抗衰老活性超氧化物,其营养成分齐全且配伍合理,在目前所发现的植物中是罕见的。也能增强人体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具有抗寒冷、抗疲劳、抗衰老、抗微波辐射等多种生理活性,对在特殊环境中作业的人员服用红景天制剂后,具有明显增强机体抵抗逆性和适应性作用。红景天的优良品质已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红景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和调节作用,有较好的抗疲劳、抗却氧、抗衰老、抗辐射、防肿瘤及消炎、解毒、提高自身免疫力作用,是人体自身细胞的潜能激活剂,对人体神经系统、血循环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良好的整体调理作用。每次15-30克。
6、西洋参: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其药性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临床多用于气阴两伤以及肺,脾,心,肾之气阴两虚之症;同时,对于热病,气虚津伤口渴以及消渴,也能够起到补气养阴,生津清热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西洋参有抗休克作用,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兴奋作用,还具有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抗皮劳,抗应激,抗惊厥,降血糖,止血和抗利尿作用。西洋参多切片后含化或嚼服;还可以与肉类食物炖服;也可与其它补益类药物泡酒后饮用。
7、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倦怠乏力、唇舌色淡、月经量少、声低懒言、自汗、容易感冒、腹胀腹泻等症状。临床具体服用时,既可以入汤药煎服,也可以泡水喝。除此之外,还可以打成粉口服,或者是做成药膳进行食用,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服药期间如果出现上火的情况,暂时停止服用。
8、当归:当归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1、治疗各种血虚病证。当归长于补血,为补血圣药,如常见的四物汤,就是由当归配地黄、白芍、川芎组成的;2、治疗血虚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如桃红四物汤;3、治疗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等;4、治疗血虚肠燥便秘。当归可入中药汤剂配方使用,也可加入食材煲汤养生,一般用量10克左右。如有气血两虚,可用当归配黄芪、大枣加羊肉煲汤食肉及汤。使用当归时应注意体内湿邪比较盛及大便泄泻者不要服用。
9、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的功能主要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它的作用主要有:第一,用于脾胃气虚以及中气下陷诸症,用于治疗脾胃气虚。黄芪擅长补中益气,凡脾虚气短、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黄芪可以配伍白术,以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用于中气下陷证,凡证脾阳不生,中气下陷,而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者,黄芪能够补中益气。第二,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症。黄芪能够补肺气,益卫气,可以起到固表止汗的作用。第三、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黄芪能够补气、利尿,所以能够起到消肿的作用。第四,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者溃久不敛。黄芪的食用方法,主要有泡水、熬粥以及煮汤等等。
10、太子参: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食用方法:太子参煮鹌鹑、太子沙参粥、太子参焖蹄膀、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北沙参、生何首乌、牛蒡根、红花、淫羊藿、麦门冬、杜仲、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车前子、车前草、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竹茹、吴茱萸、怀牛膝、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