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医药影响世界

发布时间:2011-04-17 阅读:1406

中医药影响世界

 
 
  中医人文影响世界

  中医是治病救人的科学,但从中医的起源、发展演变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是关系到生命和宇宙奥秘的文化,也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的文化。它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特点,对文化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如中医药杰出人物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以及中医药杰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杂病论》、《温病学》、《本草纲目》等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医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然而,在不少国家,中医的行医范围受到限制,对中药的使用限制更是严厉。而中医药被别国认可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立法。这方面,澳大利亚走在了西方国家前面,被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1.中医药在英美

  在美国,中医药被列入“补充替代医学(CAM)”的范畴。英国政府及社会曾一度对中医药持歧视和怀疑态度,后来随着民众的需要而放开,随后又由于中医药的良好疗效,态度逐渐变成默许甚至是重视。目前英国政府正在酝酿对中医药立法。在法国,针灸得到了认可和很好的发展。

  2.中医药在法国

  中医西传较为流行的说法是17世纪法国人苏里埃?默汉将中医针灸传到法国,继而传至欧洲。随后法国人发展了耳针疗法,并且开办针灸学校,为整个欧洲输送针灸人才。法文译本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濒湖脉学》在法国十分畅销。在法国草药市场上,有印度、中国、非洲、德国和本国的草药,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用于减肥、催眠,治疗循环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疼痛、便秘和治疗风湿病的草药。中草药已于1999年被列入法国国家医疗保险名单。

  3.中医药在德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热”在德国兴起。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就有38个医学院校开设针灸课,另有10个机构增设了“中国医学”讲座,允许德国人或中国人作为开业医生在患者身上使用针灸。德国慕尼黑大学不仅开设了中医理论和针灸课程,还提供中医处方学的教学,并成立了“慕尼黑模式研究所”,专门研究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医学”和西医的结合运用。德国是在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服用中草药的德国人超过58%。在德国的任何一家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中草药。

  4.中医药在日本

  日本是中医药很发达的国家。日本没有专门培养中医师的中医大学,中医师多为“西学中”的医师。针灸推拿诊疗所在日本很多,特别在东京、横滨等大城市。几乎随处可见。据调查显示,有20%以上的腰痛、肩周炎、神经痛、类风湿患者采用此类方法治疗。此外,部分内科、康复科、妇科、皮肤科等学科的医师也常常使用中药制剂,据调查,约占医师总数的50%左右。在日本的综合医院有一个临床科室称作“东洋医学科”,又称作“汉方科”或“和汉诊疗部”,负责门诊和其他科室住院病人的中医药治疗。政府要求从2004年起所有的西医院校必须开设汉方医药课程,从2006年起,临床考试中必须包含该方面的试题。

  日本是我国主要的中药出口围,也是在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已将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

  5.中医药在韩国

  韩国对中医药情有独钟,中医药与当地的医学结合,形成了古代所说的“东医”,1980年韩国将其更名为“韩医”。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需临床试验,其中有4种来自于我国的古典文献《景岳全书》、《医学入门》、《寿世保元》和《本草纲目》。目前韩国的中药市场已达10亿美元以上。
 
2003年韩国著名大学庆熙大学韩医学院的录取率是170?s1。韩医在韩国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西医,许多人对韩医的信任程度甚至近乎迷信。但中成药在韩国却需要以食品、保健品的形式进入市场。

  6.中医药在加拿大

  加拿大中医针灸医疗,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形式开展的,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全加拿大约有中医针灸从业者2000余名,中医针灸诊所遍及全国各省。

  目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在加拿大还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病人需要自付医疗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医那里自费看病。目前加拿大不少的西医也主动地学习针灸和中草药的使用方法。许多医生认为他们必须学习一些针刺疗法技术,以便在医疗竞争中取胜。

  加拿大各省都有中医针灸学术组织,长期以来,这些组织在维护行业利益、推动加拿大中医针灸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组织与领导作用。

  中医医术影响世界

  中医医术精湛,资源丰富,理论独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至目前,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我国与176个国家建立了中医学术交流。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每年有3成当地人和7成以上华人接受中医药服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过针灸、按摩、中草药等中医传统疗法诊治。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近日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大会上公布的数据。

  中国先后在47支援外医疗队中派出中医药技术人员400余人次,中药产品已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地几乎所有中医药大学都接收外国留学生,不仅有进修生、专科生、本科生还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接受中医药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一直居自然科学中来华留学人数首位。

  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针灸有了国际标准。11月2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在日本筑波市举行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上,中日韩等9个国家就针灸中使用的穴位位置制定了世界统一的标准。专家们普遍认为,有了针灸的国际标准,将进一步推动针灸在世界的传播。

  中医教育、科研影响世界

  中医药用为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如果将中医药的资源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将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1.中医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的中医药教育机构不断涌现,如在美国有约八十多所名为中医学院、针灸学院或东方医院的小型教育机构,正规医学院中约2/3开设有补充和替换医学(主要内容是中医针灸学)。在南美、北欧和西欧、非洲、澳洲等,不仅有不少小型中医教育机构,而且一些综合性正规大学还有中医和针灸课程,如澳大利亚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大学、维多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比尼医学院,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等。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邻国和华人较多的国家,开设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更是不少。

  2.中药科研走向世界

  10世纪,中医药通过阿拉伯传至欧洲,中药作为保健和治疗用药受到人们的青睐。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对于中医药与国外医药的交流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医中药著作,也先后在欧洲出版,如中国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于1671年先后被翻译成日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药走向全世界最突出的成果是李国桥让中国青蒿素惠及全球。上世纪70年代,李国桥与科技人员研究的杰出成果青蒿素和传统的抗疟疾药相比,治愈率高达95%以上,并且副作用很小,因此被西方媒体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

  中医“治未病”观念影响世界

  中医治未病的先进性和超前意识体现在哪里?我们目前实施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三级预防主要是指: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性措施。主要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这两条途径来保护人群免于发病。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疾病的发病期,为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措施。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发病后期为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然而,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级预防中它只是针对已知的治病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知道其致病因素的疾病广泛存在,如:SARS的病因来去无踪等等。只有中医的“未病先防”的科学内涵的一半,其实“未病先防”的科学内涵就远比公共卫生的一级预防更加丰富和宽泛,如:“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等预防医学保健理念和方法。

  二级、三级预防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相当于中医“既病防病”的治疗阶段。而“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却没有贯穿其中。

  中医学倡导“治未病”,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预防思想和标本兼治的特点,它强调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志因素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张“未病先防”和“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等预防医学保健思想。这些理论恰恰符合人类健康新观念的变化,与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应,“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方法,体现了中医的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所以,陈竺部长指出:“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扩大中医影响力的思考

  中医药对世界的影响,以史实认定了中医药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引发深化中医影响世界的思考。

  一是让中医成为全球化的大医。中医药影响世界,不仅仅在于过去,而更应该着眼未来,其影响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度。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进步,才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因此,关注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关注中医药为社会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度,是中医药影响世界的关键。

  二是取消种种限制,让中医全方位发展。既要取消一切不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也要搁置争论,取消壁垒,促各门各派大团结,使一切有才能者脱颖而出。

  三是提升中医药商业化水平。中医与西医在近百年的最大差距是商业化。中医长期受科学定义政治化倾向束缚,干扰了商业化发展的需求和努力。其商业化水平至今维持在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我们今天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是为了区别长期以来被还原论科学主义歪曲了的中医科学化、现代化。

  四是中医药国际化的五大战略构想:一是科技开道,二是文化铺路,三是医疗接轨,四是产业挺进,五是人才输出。(廖利平)

 

上一篇: 山东下达药材新增品种标准起草任务

下一篇:中药“登月计划”成功实施世界首个中药基因组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