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卵巢囊肿、肝囊肿还是肾囊肿,在我眼中,都离不开一个“积”字——水液积成痰湿,气血积成血瘀,痰瘀互结,最终堆积成囊肿等包块。身体各个部位的囊肿,看似各自独立,实际根源却是一致的。
国医大师朱良春有一个经验方,很值得来学习,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
组方:水蛭、泽泻、白芥子、肉桂、茯苓、生黄芪、桃仁、红花、浙贝母、制半夏(剂量因人而异,需辨证后确定是否适用)
囊肿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如果不能彻底化其痰湿、破其瘀滞、疏通其水道,即使暂时消退,也非常容易复发。
朱老这个方子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破瘀涤痰、温阳化气”,既要瓦解囊肿外在表现的包块,又要破坏它生长的土壤。
活血破淤:
水蛭是方中破瘀第一猛将,可以挖出藏在经络深处的顽固瘀血。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的对药,桃仁善破脏腑瘀血,红花长于通利血脉。
化痰祛湿:
泽泻功专利水渗湿,直导囊中水湿浊邪从小便而去;茯苓健脾渗湿,切断痰湿生成之源。
白芥子性辛温,穿透力强,专门对付囊肿囊壁;浙贝母清热化痰,制半夏燥湿化痰。三者合力,痰浊得化,囊壁得软。
温阳扶正:
“阳气不到之处,便是痰瘀凝滞之所”。肉桂辛甘大热,能温补命门之火,振奋一身阳气。阳气足了,能更好地蒸腾水湿,防止痰饮再生。
全方力道很猛,所以用黄芪扶助正气,防止攻伐太过损伤正气。
良方虽好,必须准确辨证,才能切中病机。
38岁的王女士,查出有卵巢囊肿和肝囊肿,常感疲倦乏力,胁肋胀痛,口干口苦,经期小腹刺痛难忍。
刻诊发现她舌质淡暗,边有齿痕及明显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涩。
是很典型的气虚血瘀、痰湿内阻的证型。朱老的经验方在这里就非常合适。
我以朱老经验方为基础化裁,结合患者每次具体情况调方,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患者觉得胁肋胀痛、小腹坠胀感逐渐减轻,腹痛明显缓解,精神体力见好,复查囊肿均有所缩小。
吕久省,河南公立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肝囊肿、肾囊肿、结节、脂肪瘤、肌瘤、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 开方有三不用:不用名贵药材充门面,不用猛药追求速效,不用患者做无用检查。医者父母心,始终坚持——让每个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用得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