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
一方
方药:槐花15克 槐花炭15克 茅根31克 牛膝9克 黄芩4.5克 连翘12克 仙鹤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适应症:衄血,心烦、口干、目赤。
按语:本方服3~5剂有效。
安新莲
二方
方药:全瓜蒌30克 制半夏10克 橘红10克 茯苓15克 薏苡仁30克 黄芩10克 鱼腥草30克 鲜芦根30克 炙甘草6克。
制用法:上药为1日量,水煎早晚各服1次。
适应症:由肺炎引起的咳血、胸痛等。
禁忌:辛辣热物,避风,勿感冒。
按语:本方为献方者治疗肺炎咳血、胸痛的经验方,临 床疗效满意。若初期发热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咳 嗽带血重者,加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栀子10克、茅根10 克、藕节30克。
赵国岑
三方
方药:藕节 白茅根 梨 白萝卜各200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3次服,每次300~500毫升。
适应症:咳血、咯血等。
李春和
四方
方药::鲜三七叶适量
制用法:鲜三七叶揉碎成团状,塞入流血鼻孔。
适应症:衄血。
朱洪耀
五方
方药:白茅根15克 藕 节 9 克 薄 荷 9 克 。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鼻衄。
贾德锦
六方
制用法:将指甲磨成粉,吸入鼻孔中即可。
适应症:鼻衄。
周 正
七方
方药:鲜生地60克 鲜金不换叶60克
适应症:鼻衄。
张乃歌
方药:黄芩30克 白芨30克
制用法:急性病人可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慢性 者,可将上药研末装入瓶内,每日早晚各服9克。
适应症:用于因肺热引起的咳血、鼻面. 胃火引起的齿 衄等。妇人经行鼻衄,可于上方加牛膝10克。
杨廷昌
九方
方药:青黛 茜草炭等份
制用法:二药混合,共为细面,每日2次,每次6克, 白茅根煎水送服。
适应症:鼻衄。
十方
方药:鲜小蓟根100克 鲜白茅根100克 鲜藕节100克 灶心十50克 血余炭1.5克。
制用法:先将灶心土打碎,入砂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 过滤,取上清液煎三鲜药,以药汁冲服血余炭。每日1剂, 分 2 次 服 。
适应症:鼻衄。
郭延生
十一方
方药:鲜铁树叶100克 藕节5个。
制用法:先将铁树叶炒炭,与藕节共煎,每日1剂,每服半杯,早晚各1次,小儿酌减。
适应症:吐血、结核咯血均可。
朱洪耀
十二方
方药:向日葵秆1小把 红糖适量。
制用法:水煎30分钟,煎至水剩半碗时滤出,加红糖,一次温服。
适应症:内、外痔便血。
袁照纪
十三方
方药:淡竹叶30克 白茅根30克 车前草30克 藕节灰20克。
制用法:加水煎至450毫升,日分3次服完。
适应症:各种热病出血。
戴干成
十四方
方药:生姜 大枣 黑桃仁 黑矾 生铁渣 黑糖 蜂蜜各60克。
制用法:生铁渣、黑矾捣碎过筛,生姜、大枣、黑桃 仁捣成糊状备用,然后将黑糖、蜂蜜文火化开,把上药放入 锅内拌匀即成。每日2次,每次5克,早晚饭时服用。
适应症: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