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郭生白先生急性病十二方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987

                                     守一中医     


郭生白先生的这十二张方剂深刻体现了中医"顺势利导"的治疗智慧,尤其注重气血流通与本能系统恢复。大黄牡丹皮汤以通为补,通过活血凉血解决上部热症;四逆散调和肝脾,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桂枝甘草汤直补心阳,展现"少火生气"的用药精妙。这些方剂共同特点是:1)重视排异通路(汗吐下利);2)善用对药配伍(如桂枝配甘草);3)强调个体化加减(如芒硝加强泻下、阿胶促进凝血)。其治疗体系始终贯穿着"给病邪出路"和"恢复机体自愈力"两大核心思想,在急症处理中尤其彰显中医"通调气血即为补"的辨证思维。

图片

1、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标准方)

辨证:肘痈、流鼻血、咳血、中耳炎、红眼病、急性盲肠炎、牙龈肿痛、高血压头疼、脑出血、头油头汗。

处方:大黄10克(后下)、牡丹皮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桃仁30克(打碎)、桂枝20克、栀子30克(打碎)、怀牛膝20克、川芎20克、甘草15克。

处方二(4.0版):大黄15克(后下)、牡丹皮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桃仁30克(打碎)、桂枝30克、茯苓40克、栀子30克(打碎)、牛膝20克、川芎20克、甘草15克。

化裁:

①上部出血严重的可加白及30克阿胶30克促进凝血;

②急性盲肠炎可加芒硝20克;

③痔疮出血,可去栀子怀牛膝川芎,加茯苓40克艾叶炭30克;

④如伴有发热恶寒,去大黄,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麻黄12克。成人两次分服。

⑤对于外伤、车祸、过敏引起的红肿淤血,去栀子、牛膝、川芎,加红花30克。

大黄牡丹皮汤(简方)

辨证:不发烧(无向外趋势):咽痛、红眼病、鼻血、耳肿、牙疼、口腔溃疡等。

处方:大黄10克(后下)、紫草20克、牡丹皮30克;可用“栀子30克”替“大黄10克”。以上药物用开水浸泡两小时,浸泡期间搅拌数次,取汁服用。成人两次分服。

处方(4.0版):栀子30克或大黄10克(后下)、紫草20克、牡丹皮30克、西洋参10克。

图片

2、肘痈方

辨证:肘痈或局部疮肿,同时伴有高肿,灼热,色红,疼痛。

主方: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捣)、麻黄15克、桂枝30克、当归30克、牡丹皮30克、桃仁30克(捣)、甘草15克。

化裁:身上红肿长包,但无热不疼,则去麻黄、银花、连翘、牛蒡子,加黄芪40克、茯苓40克、泽泻30克、牛膝30克、大黄15克(后下)。

图片

3、胶艾四物汤

辨证:妇人下部出血。

处方:阿胶30克(烊化后和煎好药液混合)、艾叶炭30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成人两次分服。

化裁:日常养血可去阿胶、艾叶炭,加柴胡36克、枳壳20克。

图片

4、器官下垂方

辨证:胃下垂、肝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肠套叠、肠粘连。

处方:柴胡30克、党参40克、枳壳20克、厚朴20克、升麻20克、黄芪40克、白芍30克、茯苓40克、桂枝30克、甘草15克;

化裁:如遇急腹症则去黄芪茯苓升麻,加黄芩20克、芒硝15克、大黄10克;成人两次分服。

图片

5、四逆散

辨证:四逆腹疼,脉弦细,疼发时手足逆冷。疼剧时冷汗肢厥,疼定时手足复温。四逆散证的胃和肠的蠕动几乎在一个停止的状态。往往因生气着急引发。

处方:柴胡30克、枳壳30克、白芍36克、桂枝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炮附子1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分服。

图片

6、吴茱萸汤

辨证:头疼吐涎沫:前额眉棱骨部位疼,疼时睁不开眼,疼时吐涎沫。

处方:吴茱萸25克、生姜25克、大枣10个(破开)、党参45克、半夏25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分服。

图片

7、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标准方)

辨证:心悸或胸闷心慌;早搏、停搏。

处方:桂枝50克、甘草25克、党参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山药60克、麦冬30克、枸杞20克;成人两次分服。

处方4.0版:柴胡36克、桂枝50克、甘草25克、党参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山药40克、麦冬30克、枸杞20克。

桂枝甘草汤(简方)

辨证:心悸或胸闷。

处方:桂枝50克、甘草25克;煎煮取液后视情况一次顿服或两次分服。

图片

8、坤和饮

辨证:急性尿路感染;妇科炎症、带下、瘙痒、异味。

处方:柴胡30克、茯苓40克、苍术30克、甘草10克、当归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桂枝30克、黄芪40克、牡丹皮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去当归桂枝黄芪苍术,加大黄10克(后下)、知母30克;如有发热恶寒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子30克;3倍划线中药即为“炎症坐浴方”;成人两次分服。

图片

9、湿疹方

急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三餐湿疹食疗方,服用“急性湿疹方A”三天,三天后服用“急性湿疹方B。

慢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三餐湿疹食疗方,早晚服用“慢性湿疹方。

急性湿疹方A

伴有局部发热的急性湿疹前三天服用。

牡丹皮45克、桂枝25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金银花25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茯苓45克、泽泻20克、白术25克、苍术25克、麻黄12克、大黄12克(后下);成人分两次服用。

急性湿疹方B

前三天服用“急性湿疹方A”后未完全好,继续服用此方。

牡丹皮35克、桂枝2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白术20克、苍术20克、紫草20克、桃仁20克、当归20克;成人分两次服用。

慢性湿疹方

半年以上复发的慢性顽固性湿疹;或者急性湿疹经A、B方调理后不再局部发热转入慢性患者。

茯苓40克、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白术20克、苍术30克、五味子35克、党参30克、柴胡35克、黄芪30克、干姜15克;成人分两次服用。

湿疹外洗方

湿疹或皮肤瘙痒

薄荷20克、鸡血藤30克、当归20克、艾叶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花椒20克、百部20克、大黄40克(药快煎好5分钟前再放入);煎药取液多次涂于患处。

湿疹食疗方

山药30%,薏米30%、白扁豆30%、枸杞百合莲子10%;

放在一起打浆煮粥吃,每餐不少于100克。

湿疹方4.0版

急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三餐湿疹食疗方,服用“急性湿疹方”三天至五天。

慢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三餐湿疹食疗方,早晚服用“慢性湿疹方。

急性湿疹方

伴有局部发热的急性湿疹前三天至五天服用。

牡丹皮35克、桂枝2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苍术30克、紫草30克、当归20克、王不留行40克、菖蒲30克、麻黄10克,用薏米100克煮汁煎药。

慢性湿疹方

半年以上复发的慢性顽固性湿疹;或者经急性湿疹方调理后不再局部发热转入慢性患者。

茯苓40克、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白术20克、苍术30克、五味子35克、党参30克、柴胡35克、黄芪30克、干姜15克。

湿疹外洗方

湿疹或皮肤瘙痒。

薄荷20克、鸡血藤30克、当归20克、艾叶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花椒20克、百部20克、大黄40克(药快煎好5分钟前再放入);煎药取液多次涂于患处。

湿疹食疗方

山药30%,薏米30%、白扁豆20%、枸杞20%;放在一起打浆煮粥吃,每餐不少于100克。

图片

10、气血不通外洗方

辨证:手足逆冷、肿疼。

处方:白术50克、当归50克、桂枝100克、黄芪100克、白芍50克、细辛30克、茯苓50克;煮水泡手腿脚,可重复使用。

图片

11、附子汤

辨证:无热恶寒,但欲寐,脉沉细,手足厥逆。

处方:炮附子1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党参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干姜2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或三次分服。

图片

12、猪苓汤

辨证:急性肾炎,或尿血尿疼,或水肿,或发热汗出口渴。

处方:猪苓35克、茯苓40克、泽泻30克、滑石30克、阿胶30克(烊化兑服)。


上一篇:脂肪肝的克星:三七脂肝丸

下一篇:国医大师刘柏龄方(痛风验方)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