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医抄方7||慢性风心病(心悸、水肿)名方验方合集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987
                                     守一中医                                           
                                     
图片

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心悸""水肿"范畴,病机以心肺气虚为本,兼瘀血、水饮为标。心衰期需标本同治:急则治标(活血利水用真武汤、五苓散),危则固脱(参附汤回阳);缓则调补心肺(炙甘草汤)、兼顾脾肾(苓桂术甘汤)。强调攻邪勿伤正,补虚忌呆滞,注重整体调理,活用经方加减。

图片

1.益气活血养心汤

方药:炙黄芪60g,浮小麦30g,毛冬青根30g,丹参30g,益母草30g,全当归9g,川芎9g,桃仁9g,桂枝6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图片

2.四合一方

方药:党参15g,麦门冬10g,五味子6g,桂枝10g,炙甘草5g,附子10g,北黄芪15g,当归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

功效:温通血脉,强心助阳。

图片

3.养心益肺汤

方药:沙参12g,玄参9g,麦门冬9g,玉竹12g,生地黄9g,知母9g,百合12g,柏子仁9g,夜交藤15g,五味子6g,仙鹤草9g,甘草3g,前胡9g,紫菀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滋养心肺,安神止咳。

图片

4.温阳通痹汤

方药:制川乌头、制草乌头各6g(先煎),炙黄芪12g,麻黄6g,赤芍药9g,炙甘草4.5g,连翘12g,赤小豆12g,全当归12g,防风、防己各9g,红花9g,蜂蜜30g,木通4.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阳逐寒,通痹化湿。

图片

5.益气助阳方

方药:党参12g,熟附子9g,煅龙齿30g,煅牡蛎30g,炙甘草6g,当归9g,丹参12g,制香附9g,陈皮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助阳益气,扶正固脱。

图片

6.温脾补肾汤

方药:泡人参12g,当归9g,熟地黄9g,白芍药12g,何首乌15g,山药12g,法半夏9g,广陈皮9g、菟丝子12g,炒酸枣仁9g,磁石9g(火煅,醋淬),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养血,温补脾肾。

图片

7.温阳宁心汤

方药:炒酸枣仁45g,柏子仁9g,菟丝子24g,山药24g,半夏9g,薤白9g,栝楼15g,远志9g,红花9g,五灵脂6g,生蒲黄4.5g(包),白芍药9g,煨草果9g,生白术12g,石斛12g,桂圆肉9g,山栀子9g,补骨脂9g,神曲9g;另以西洋参2.4g,三七2.1g,琥珀1.5g,沉香1.8g,共研细粉,分2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遍,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宁心。

图片

8.滋阴清热强心方

方药:生地黄10g,银柴胡5g,白茅根12g,鲜生地黄10g,赤芍药、白芍药各6g,黑荆芥穗6g,炒牡丹皮6g,丹参6g,炒柏子仁10g,生鳖甲10g,北沙参10g,炒远志10g,嫩青蒿5g,阿胶珠10g,桂圆肉10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滋阴清热强心。

图片

9.加味炙甘草汤

方药:党参9g,桂枝5g,生地黄9g,炙甘草6g,阿胶6g,火麻仁9g,白芍药9g,龙骨15g,生牡蛎15g,当归9g,干姜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养阴,通阳复脉。

图片

10.利湿化淤汤

方药:制半夏9g,枳实9g,茯苓30g,丹参15g,川芎9g,赤芍药9g,沙参15g,麦门冬9g,五味子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如为重证,每日可服2剂,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利湿化淤。

图片

11.加味小青龙汤

方药:炙麻黄、法半夏、陈皮各10g,细辛、五味子、白芍药各3g,干姜、桂枝各5g,茯苓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阳化饮,止咳平喘。

图片

12.加味血府逐淤汤

方药:当归尾、赤芍药、桔梗、川牛膝、杏仁各10g,丹参20g,川芎12g,枳实、桃仁、栝楼各12g,柴胡6g,红花5g,甘草4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服。

功效:活血化淤。

图片

13.四君五苓汤

方药:党参15g,白术、茯苓、炙甘草、猪苓、泽泻各9g,莲子肉、肉桂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功效:益气温阳,化气利水。

图片

14.加味苓桂术甘汤

方药:茯苓、车前子各30g,桂枝、白术、甘草(炙)、半夏、麦门冬、汉防己、炒柏子仁、桃仁、地龙各10g,葶苈子12g,五味子、人参(先煎10min)、薤白各6g,栝楼1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效:益气通阳,清化痰饮。

图片

15.联珠逐淤汤

方药:茯苓、熟地黄、丹参各24g,桂枝、当归身、白芍药各12g,白术18g,炙甘草、川芎、附子片各9g,党参、桃仁各15g,红花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活血化淤,补血益气,温肾健脾。

图片

16.通阳活血汤

方药:桂枝12g,赤芍药9g,桃仁12g,红花6g,香附9g,附子块9g,牡蛎30g,茶树根30g,河白草30g,腹水草30g,茯苓皮15g,三棱、莪术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活血通阳,强心利尿。

图片

17.加味桂枝龙牡汤

方药:桂枝10g,白芍药10g,生姜10g,大枣2枚,甘草5g,龙骨、牡蛎各20g,潞党参30g,黄芪26g,丹参26g,制附子片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调营养卫,益血扶阳。

图片

18.通阳宽胸汤

方药:桂枝6g,全栝楼12g,丹参30g,大生地黄30g,桑枝30g,鬼箭羽15g,威灵仙12g,防己12g,泽泻30g,川芎15g,薏苡仁30g,炒杜仲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服。

功效:通阳宽胸,祛风活血。

图片

19.温阳益气养阴汤

方药:红参10g,熟附子15g,白术20g,茯苓15g,生姜3片,白芍药12g,桂枝12g,炙甘草9g,黄芪30g,防己15g,丹参30g。

用法:红参另炖,每日分2~3次服。汤药每日1剂,上午水煎服,下午复渣再煎服。

功效:温阳利水,益气养阴安神。

图片

20.四脏并治方

方药:炙柴胡6g,人参20g,炙远志10g,川楝子炭6g,京半夏10g,竹茹10g,云茯苓12g,龙骨15g,丹参10g,淫羊藿12g,桂枝6g,瞿麦10g,甘草梢3g,泽泻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疏肝强心,利尿消痰。

图片

21.活淤定心汤

方药:当归15g,丹参30g,川芎15g,红花15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葶苈子15g,车前子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活血化淤。

图片

22.新加炙甘草汤

方药:炙甘草15g,党参20g,桂枝10g,生地黄15g,麦门冬15g,阿胶10g,火麻仁15g,丹参20g,远志12g,石菖蒲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养血,通阳化淤。

图片

22.新加炙甘草汤

方药:炙甘草15g,党参20g,桂枝10g,生地黄15g,麦门冬15g,阿胶10g,火麻仁15g,丹参20g,远志12g,石菖蒲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养血,通阳化淤。

图片

23.加味理中五苓散

方药:红参6g,白术15g,茯苓30g,干姜10g,炮附子15g,桂枝12g,猪苓15g,泽泻15g,葶苈子15g,丹参30g,当归15g,红花15g,鳖甲15g,大枣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阳健脾,活淤利水。

图片

24.人参四逆真武汤

方药:大力参10g,白术15g,干姜15g,附子20g,肉桂3g,茯苓30g,泽泻30g,丹参30g,红花15g,五灵脂10g,蒲黄10g,葶苈子15g,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效:回阳救逆,活淤利水。

图片

25.加味柴胡疏肝散

方药:柴胡10g,白芍药15g,川芎10g,枳实10g,香附12g,全栝楼15g,白豆蔻10g,丹参30g,山楂15g,茯苓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调肝理滞,活淤通痹。

图片

26.君心康汤

方药:红参5g(蒸兑),麦门冬12g,桂枝10g,猪苓10g,炙甘草6g,白术10g,丹参15g,甘松6g,五加皮15g。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蠲饮,温阳复脉。


上一篇:骨关节炎中药方选

下一篇:女性生育“最佳年龄”是多少?过了这个年岁,成高危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