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民间偏方】中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6个奇效偏方

发布时间:2024-08-31 阅读:994

乡野郎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皮肤和黏膜的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血小板数绝对减少,为本病主要临床特点。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与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等体质因素有关。这些体质因素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循经,溢于脉外,从而形成瘀点和瘀斑。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血热妄行型:症见起病急,初有寒热,斑色紫赤,量多成片,舌色红绛,苔黄燥,脉象滑数等。

阴虚火旺型:症见紫斑较多,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头晕目眩,耳鸣,低热颧红,心烦盗汗,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脾虚气弱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时发时愈,稍劳尤甚,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月经量多,舌质淡,脉象濡缓。


1、补气补血花生枣泥粥

【组成】花生米20粒,红枣10枚,大米100g,白糖适量。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时发时愈,稍劳尤甚,头晕乏力,月经量多。

【用法】花生米下锅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红枣煮至烂,取出红枣去皮、核,与花生均碾成泥,与煮好的大米粥调合,加入白糖略煮即可。

2、健脾养血红枣粥

【组成】红枣10-15枚,红糖适量。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头晕乏力、月经量多。

【用法】枣洗净煮熟,加入红糖。食枣饮汤,分3次1日服完。

3、益肾养血羊脊骨粥

【组成】羊连尾脊骨1条,肉苁蓉30g,菟丝子末50g,葱白3根,粳米60g。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气虚弱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腰膝酸软。

【用法】羊脊骨砸碎,加水2500mL,煎取药汁1000mL,入粳米、肉苁蓉煮粥,粥欲熟时,加入葱末调料等,粥熟,加入菟丝子末,白酒20mL,搅匀,空腹食。


4、健脾益肾杞枣参蛋粥

【组成】枸杞子10-15g,红枣10枚,党参15g,鸡蛋2个,粳米50g,红糖适量。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肾亏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头晕乏力、腰膝酸软。

【用法】前3味药共煎取汁,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入粳米煮粥,粥熟七成,将去壳鸡蛋再次入粥内再煮片刻,加入少量红糖,即可服食。每天或隔日1次,连服6-7剂。

5、八味健脾膏

【组成】扁豆、炒白术、山药、山楂、白茯苓、莲肉、人参、炒陈皮各5g,大米粉500g,糯米粉400g,白糖100g。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头晕乏力、月经量多。

【用法】扁豆、莲肉洗净,用温水泡发后,连同泡发的水与其它药共放锅内,再加适量水,大火浇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取汁;大米粉、糯米粉、白糖、药汁和匀,揉成团制成糕,上笼蒸30分钟。随餐食用。


6、健脾益肾玉米芝麻膏

【原料】黑芝麻100g,蜂蜜150g,玉米粉250g,面粉500g,鸡蛋3个,干发酵粉25g。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肾亏型。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头晕乏力、腰膝酸软。

【用法】芝麻炒香研细,和入二粉中,加上蛋液、蜂蜜。与水和发酵粉拌匀。放置1.5~2小时,上屉蒸20分钟。做餐食之。

上一篇:中医奇效方,强壮心脏,预防心脑血管病,打通全身血管

下一篇:儿科名医方剂(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