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存阳光 正念养生
一、镇咳平喘汤——专治支气管哮喘,兼治咳嗽
内服方剂
成分:麻黄6克、黄芩9克、当归9克、荆芥9克、防风9克、川芎9克、桂枝1.5克、栀子3克、生白芍9克、大黄18克、芒硝9克(替代元明粉)、白芷6克、生姜5片、莲子9克(明确为干莲子)、薄荷4.5克、滑石3克、连翘6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后于饭前分2-3次服用。服药期间,严禁烟酒及肉类摄入,同时避免荞麦面、南瓜、绿豆面及其制品,以及生冷食品。
辨证调整:针对体虚患者,大黄减至9克,芒硝减至4.5克;而体健或服药后大便不畅者,大黄可增至24克,芒硝增至12克。
辅助火罐疗法
操作步骤:使用特制花针轻轻叩击“膻中穴”区域数次,随后立即以大口火罐吸拔于叩击点,留置时间根据个体反应调整,一般为10至60分钟。拔罐后,若皮肤出现水泡,应以消毒针轻刺放水,并涂抹适量紫药水,再贴上创可贴以防感染。待皮肤恢复后,可重复拔罐,直至拔出的血液呈现鲜红色。
膻中穴定位: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疗效概述
本汤剂结合火罐疗法,内外兼治,相辅相成,多数患者在连续治疗3次后可见明显疗效,对于支气管哮喘及咳嗽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二、化痔灵丹——痔疮的克星
内服疗法
配方:精选天南星果实1枚、半夏5枚。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打碎后,装入洗净的猪肠内,两端用细绳扎紧,再于猪肠表面均匀刺入7颗皂角刺,随后入锅蒸熟。待凉却后,去除药材,仅食猪肠,每日一次。
外治疗法
反应点寻找:患者需暴露背腰部,仔细观察寻找形如丘疹、稍突起、颜色各异的反应点,如灰白、暗红、棕褐或淡红色等。反应点越靠近腰骶部,治疗效果通常越好。若自然状态下难以发现反应点,可用手在腰骶及背部反复摩擦以诱发。若无明显反应点,可选择“大肠俞、肾俞、下髎”等穴位作为治疗点。
治疗操作:在确定反应点后,进行皮肤常规消毒,使用三棱针或粗针轻轻挑破表皮,并深入皮下组织,挑断可见的白纤维样物数十条。随后,在挑治部位拔上火罐,留置约10分钟,最后贴上创可贴保护伤口。此外,还可配合挑割舌系带痔点(舌下白点)以增强疗效。
疗效评估
多数患者经过不超过3次的治疗即可痊愈,且该疗法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牵正复颜汤——面神经麻痹的康复良方
外用疗法
制备与使用方法:取鲜活黄鳝血液适量,加入少许细白糖搅拌均匀,立即涂抹于患侧脸颊(左脸歪斜涂右侧,右脸歪斜涂左侧),涂抹范围约为7厘米直径的圆形区域。每日涂抹一次,并确保药液在面部保留2小时以上。
内服方剂
组方:当归9克、荆芥9克、川芎9克、防风9克、白芷9克、陈皮9克、甘草9克、全蝎9克(炒黄)、僵蚕9克(炒黄)。
服用方法:将上述药材共研为细末,均分为三等份,每日取一份用黄酒冲服,连续服用。
疗效展望
多数患者在接受连续5次治疗后可见显著疗效,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避风,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疗效。
四、阴阳调和汤——肝炎的全方位治疗
基础方剂
成分:青鱼胆草15克、过路黄12克、土茯苓9克(替代土石蚕)、马鞭草12克、田基黄9克、酸浆草15克(替代酸汤杆)、茵陈24克、青蒿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