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全国重要的小冷药材主产区,2021年,上市流通的药材品种有1256种,小冷品种1139种,占流通品种的90.6%;2022年,上市流通品种有1273种,小冷品种1156种,占流动品种的90.8%,足见小冷品种在云南中药材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小冷品种尽管市场需求较小,但具有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的特点,同时,部分小冷品种还具有利润较高的特征,特别是新开发的品种,往往因为供求双方缺乏价格经验,在确定最终采购价时,容易形成相对较大的价差。展望2023年的小冷品种市场,会有哪些潜在的市场机遇?哪些品种将成为市场亮点?笔者紧扣市场变化情况,为你逐一进行前瞻性的分析。
(狼毒)
一、市场充分成熟的小冷品种,价格信息透明,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以小红参为例,2020年,产地销售价一度达到120元,且购销两旺,产地部分药材收购商为了提高囤货数量,不断提高收购价格,普遍收购价达到105元,最高价达110元,高价刺激了农户采挖积极性,上市数量大幅增长,2021年,小红参价格下落,产地销售价跌至95元左右,手里囤有大货的收购商亏损惨重。
(小红参)
类似小红参这样价格透明、市场较成熟的品种,因为产地收购销售已有多年历史,从采挖药材的群众到一线的小商贩,再到中间收购商,都对每个环节的价格熟络在心,透明的价格形成了充分的信息对称,中间收购商为了收储到足够数量的药材,就必须通过价格竞争来实现,与此同时,市场风险就相伴而来,因此,对于这一类小冷品种,要以平常心来经营,切不可有斗勇逞强的心态。通过对最近几年的市场观察,发现市场较成熟的品种一般都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这些品种在2023年,也将继续展现这样的特征,这些品种包括:小红参、云南兔耳风、马钱子、血三七、三颗针等。
二、对野生资源依赖性极大的品种,价格将继续坚挺状态,同时具有较好的市场机会
这类小冷品种以岩陀为例,岩陀是提取岩白菜素的重要原料,至今只能通过采集野生资源获得生产企业所需原料,经过二十余年无节制的采挖,高含量岩陀已经成为易危品种,含量在4.5以上的干品价格从2000年的1.8元上涨到目前的17元以上,含量在6以上的岩陀早就大货难求,只要手里有货,就不用担心会不会掉价的问题,只需考虑计划赚多少的问题。
(岩陀)
这类小冷品种,严重依赖野生资源,资源的多寡决定了价格走向,一旦资源蕴藏量形成不可逆的锐减态势,价格就必然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些品种包括:高含量的岩陀、岩白菜、双参、鸡蛋参、胡黄连、川木香、茜草、滇紫草、毛喉鞘蕊花、千层塔、小儿腹痛草、响铃草、雷公藤、隔山撬等。
三、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部分一二级中药材,未来市场行情将有较大的上扬空间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除金毛狗脊、红豆杉、白芨、七叶一枝花、石斛等品种之外,许多药用植物属于小冷品种,随着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各地进一步完善打击私挖滥采的措施,势必会对这些品种的采集供应形成有效制约,从而导致供求矛盾的持续失衡,最终推动有关品种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唯有价格上涨到足以冲抵违法犯罪所带来的高昂成本,药农才会有勇气去偷采这些保护品种。
(米斛)
根据这些品种各自的功能主治范围、市场用途与需求结构来分析,那些目前未有人工种植、需求刚性又无其它合适品种可替代的药材,例如大花红景天、金荞麦,价格将有连续性上涨,而人工种植已成规模化或者种植技术非常成熟的品种,如毛慈菇、冰球子、马蹄香等,短期内行情企稳,长期看,有跌价风险。
四、因防疫需要导致价格纷纷上涨的部分小冷品种,在资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价格将逐步转跌
2022年冬,国家放开防疫政策,疫情全国蔓延,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疏风解表、利咽止痛板块的小冷品种也在需求大增的前提下纷纷大涨,譬如马鞭草、臭灵丹、毛萼香茶菜、灯台叶等,这些品种资源富集,且几乎属于草药范畴,采收加工成本相对较低,雨季到来后,这类品种漫山遍野地疯长,供应量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那时,供求形势将演变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跌价风险激增,稍有不慎,将亏得遍体鳞伤。
(毛萼香茶菜)
五、小冷药材的复杂性决定了小冷药材的市场行情复杂多样,必须深入研究分析不同类别的小冷药材的市场属性,才能准确把握具体品种的经营之舵
大宗品种与常用品种仅有七百多种,小冷品种有数千种之多,不同的小冷品种的资源属性与市场属性千差万别,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功能主治的不同品种在具体的医用配伍上也各有千秋,这种复杂性极易被不良药商当做市场炒作的噱头,例如2022年被疯狂炒作的“回春草”,2017年发端于云南保山,当地的小冷药材——丁座草被冠以云南锁阳的名号,由于形似被赋以补肾壮阳的功效并在市场上以讹传讹,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草药变身为上百元的补药,后面几年,该品种野生资源锐减,不良药商又瞄上了主产于西南地区的蛇菰(又名文王一支笔、蛇仙草),价格一直10多元的蛇菰被贴上“回春草”的标签,产地价格疯炒到四五十元的价位,坐庄的人赚了钱,产地经销商却囤了无处销售的货。中医药为什么一再被许多大咖名人冷嘲热讽倾力打压?中药一贯的神秘主义屡屡被无处不在的不良药商利用,成为盘剥消费者财富的工具,这才是最大的诱因。
(蛇菰)
小冷药材的复杂多样,仿佛复杂的人类社会,有的资源稀少,生长环境险恶,采收成本极高,故价格高昂,如手掌参、鸡爪草乌、刺参、雪兔子、米斛等等,有的品种,俯拾皆是,如余甘子、密蒙花、仙鹤草、血满草、接骨木等,丰富的资源与较低的采收成本决定了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少数品种,如余甘子、滇紫丹参、草血竭,随着研究开发与产品化应用的深入,需求增长,价格也相应上涨,这类品种在2023年也将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有的小冷品种,如紫金龙、雪上一支蒿、三分三、金铁锁等,已经实现人工种植,同时库存丰富,这类品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在低价区徘徊。当然,更多的小冷品种仍然维持传统订单收购模式,这是小冷药材普遍性需求小、一旦超量就容易形成库存积压的情况所决定的。
展望2023年的小冷药材市场,机遇与风险同在,一切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准备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