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农老赵蹲在田埂上,望着地里已经成熟的当归,一个劲儿地抽着烟。去年这个时候,还有人上门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抢购,如今却只剩下去一半的报价。“这药材市场,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在甘肃省定西市,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这片土地,药农们正经历着药材价格的“跌跌不休”。随着当归、黄芪、党参等大宗品种新货集中上市,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药材价格整体延续下行趋势。
【中药材市场正经历一轮深度调整】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显示,2024年7月以来,中药材价格持续走低,9月29日指数为1605.27点,相较于2024年7月25日的2244.13点,下降了28.5%,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低。
这一轮价格回调已非个别品种波动,而是覆盖全行业的系统性调整。
1、 市场骤冷:八大药材价格“退烧”明显
曾经价格高的中药材,如今正迎来一轮大幅回调。
【猫爪草】从2024年初的每公斤1200元暴跌至目前约每公斤110元,跌幅超90%。猫爪草
【款冬花】从2023年每公斤500元的峰值回落至260元左右。
【三七】市场价格同样呈现显著下行趋势。据价格指数显示,9月29日三七价格指数已跌至135.94点,较年初196.77点下跌30.9%。

三七
【当归】的统货价格从去年每公斤80多元跌至如今的50多元。
【党参、黄芪、桔梗、八角茴香】等品种也未能幸免。党参价格走势稳定但难掩低迷;桔梗走动缓慢;八角茴香因新货产出价格出现回落。
黄芪
曾经被热炒的药材品种,如今纷纷回归理性,一批接一批的药农正承受着价格波动带来的压力。
2 、背后原因:供需失衡与资本退潮
这一轮中药材价格普遍下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近年来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的产能扩张。
2021年至2023年,受疫情推动及资本热捧影响,部分中药材价格翻倍甚至数倍上涨,激发了药农的种植热情。
以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为例,多地出现盲目扩种现象,导致2025年产出总量远超市场需求。
根据中药材天地网对384个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的产需情况监控,预计2025年上述品种的总产量为580万吨左右,但市场需求总量约为500万吨,整体过剩率达16%。尤其在根茎类药材如当归、黄芪、党参等领域,库存充足、新货不断涌入市场,进一步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党参
与此同时,下游需求端增长乏力,形成“供强需弱”的典型矛盾。
一方面,中成药企业面临国家集采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采购策略趋于保守。以湖北、山东等地开展的中成药集采为例,中标产品平均降价30%至50%,倒逼生产企业严格控制原料成本,压价采购成为常态。
蕲艾
另一方面,资本炒作退潮亦加速价格“跳水”。过去几年,猫爪草、款冬花、紫河车等小众药材成为投机标的,价格脱离基本面疯狂上涨。
然而,随着监管趋严、资金撤离,这些品种迅速回归理性。
3 、产业变革:政策引导与质量升级
除市场自身调节外,政策层面的强力介入正在重塑中药材产业生态。
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深入实施,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越来越多龙头企业推行数字化管理,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地环境检测报告、农残检验记录、种植档案等溯源资料。
科学种植
大量无法提供溯源证明的非规范化种植药材面临清仓处理,短期内集中流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供过于求的局面。
同时,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集采的启动,也正在给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与首批相比,第二轮集采品种数量或将明显增加,明确覆盖临床用量的60%以上,有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接近100个品种。
药材溯源
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办公室明确,新申报系统将【质量指标权重提升至40%】,涵盖道地药材认证、GAP种植基地、全程溯源能力等维度,而价格权重降至50%,剩余10%考察供应稳定性。
这意味着,“优质优价”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逻辑。
4 、农人困境: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弱
面对市场波动和政策变革,规模小、分散的药农风险抵御能力最弱。
清原县的一位药农表示,他们已经形成了以龙胆、黄精等优势道地药材为主的种植结构,清原龙胆年产量甚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
黄精
但即便如此,面对全国性的价格波动,仍然感到压力。
药材种植技术门槛高、价格波动大,药农收益不佳。再加上气候异常等因素,导致药农积极性受挫。
对于毒性中药饮片行业而言,原料供应减少,或引发价格波动,且质量把控难度增加,给行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当前中药饮片行业约七成的企业为年营收低于2000万元的“小作坊”,缺乏溯源系统和质量检测能力。
药农
当大量上市公司及大型集团成为集采的主要注册企业时,中小企业仅能参与边缘品种竞争。
5 、未来出路:优质优价与全产业链布局
在挑战面前,行业也正在孕育新的机遇。
业内普遍认为,【今后不符合新标准的传统药材将被排除在正规流通渠道之外】,只能转向边缘市场或面临滞销风险。
中药材
相反,符合高标准的优质药材有望获得溢价空间。
“优质优价”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逻辑。
因此,包括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太极集团在内的龙头企业正在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巩固优势。
今年8月,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以6.6亿元收购安国聚药堂100%股权,获得5.3万家B端客户和北方道地药材资源。
康美股价
康美药业深化“智慧药房”服务,通过代煎、配送一体化方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有证券医药分析研报指出,集采倒逼企业从“贸易商”向“供应链管理者”转型。
同时,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突围核心。
康缘药业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虚拟映射真实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80%以上,通过指纹图谱实时监测生产质量,将批次间有效成分差异从±15%降至±3%。
上海同济堂开发“中药智慧煎药系统”,AI算法实时调整温度、时间、辅料配比等关键参数,确保有效成分保留率提升15%-20%。
在辽宁抚顺清原县,层林尽染的枫叶下,药农们依然在田间地头忙碌。清原龙胆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但如今他们也感受到了市场传来的寒意。
龙胆草
放眼全国,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达59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6%。
未来的竞争,将是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从上游的种子种苗、种植养殖,到中游的饮片炮制、精深加工,再到下游的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和临床服务。
只有具备完整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集采时代和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对于药农来说,这个秋天注定是难忘的。药材市场从来不只是简单的买与卖,而是质量、技术、资本和产业升级的综合较量。
你家乡的中药材价格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与探讨!!~#中药为什么不被国际认可?##中医##随着现代科学的诸多研究显示有些中草药不仅不能治病,甚至还会致病,您如何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