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抗肿瘤有可为 |
2013-6-25 |
|
 |
(资料图片) |
|
近日,由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CSCO-康莱特肿瘤学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广州举办。来自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肿瘤专家就中医药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肿瘤疾病,对肿瘤引发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的调理,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巨大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验证,发挥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的作用非常必要。
同时,会议也指出,目前西医西药仍为抗肿瘤主要手段,中医药难以得到临床应用指南的认可推荐作为一线用药,需要企业和医学界做更多的努力。
辨证施治
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申维玺指出,当前西医医师对中医药能否治疗肿瘤普遍存在质疑,中医的治疗是辨证治疗,并不是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而是治疗肿瘤在人体内生长过程中引起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很多中医药产品的效果已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谢贤和对此非常认可,其介绍,胰腺癌治疗目前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并且胰腺癌对联合治疗的反应较差,比如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大型、有计划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与吉西他滨单独使用并没有对预后有明显的提高。
“这导致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者极少,手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极低的现状仍然没办法得到根本性改变。”谢贤和说。
但是,吉西他滨联合中医药的治疗却使得这一现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局部晚期及转移性胰腺癌的中医药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能够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与吉西他滨单用相比,联合治疗的mTTP 延长1.31~2.30月,总生存期延长2.3~2.8月,肿瘤标志物下降超过50%,疼痛改善和体重增加以及Ⅲ期胰腺癌患者生存获益趋势更明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主任林丽珠在会上对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经验分享时也指出,中医药治疗不同阶段的肝癌,采用不同的辨证治疗方法,早期肝癌中医药治疗扶正补虚,中期则配合微创治疗,保肝抑瘤,提高生活质量,带瘤生存;晚期肝癌以扶正固本为主,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维护肝功能等。
注重临床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在会上指出,目前包括美国FDA在内,对癌症药物的批准主要是建立在以临床效益更直接的证据为基础,例如生存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身体功能的改善,或与肿瘤有关的症状的改善,这些效益并不总是客观缓解率所能预示,或与客观缓解率相关联的。
“因此,一些具有多靶向作用的天然植物抗肿瘤制剂,只要能够出现对这些指标的明显改善作用,给肿瘤患者明显带来临床受益,符合当今肿瘤药物的研究方向与目标,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李大鹏说。
“临床经验确实证实了中医药治疗肝癌具有保肝抑瘤的特色与优势,但目前缺乏高级别的现代循证医学证据。”林丽珠如是说。
据林丽珠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全国14家医院开展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三组治疗肝癌方案中,中西医结合组可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其远期疗效最好;而中医药组与西医药组在生存期方面无显著差异。
其中,Ⅱb、Ⅲa或Ⅲb期的患者,均能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获得最佳的生存受益。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无法行微创治疗或系统治疗的Ⅲa期或Ⅲb期患者,中医药治疗方案亦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选择;中医药治疗以及中医药联合微创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方案或中医药参与的治疗方案可使肝癌患者临床受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案,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林丽珠表示。
|
|
近日,由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CSCO-康莱特肿瘤学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广州举办。来自国内多家知名医院肿瘤专家就中医药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肿瘤疾病,对肿瘤引发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的调理,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巨大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验证,发挥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的作用非常必要。
同时,会议也指出,目前西医西药仍为抗肿瘤主要手段,中医药难以得到临床应用指南的认可推荐作为一线用药,需要企业和医学界做更多的努力。
辨证施治
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申维玺指出,当前西医医师对中医药能否治疗肿瘤普遍存在质疑,中医的治疗是辨证治疗,并不是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而是治疗肿瘤在人体内生长过程中引起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很多中医药产品的效果已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谢贤和对此非常认可,其介绍,胰腺癌治疗目前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并且胰腺癌对联合治疗的反应较差,比如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大型、有计划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与吉西他滨单独使用并没有对预后有明显的提高。
“这导致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者极少,手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极低的现状仍然没办法得到根本性改变。”谢贤和说。
但是,吉西他滨联合中医药的治疗却使得这一现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局部晚期及转移性胰腺癌的中医药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能够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与吉西他滨单用相比,联合治疗的mTTP 延长1.31~2.30月,总生存期延长2.3~2.8月,肿瘤标志物下降超过50%,疼痛改善和体重增加以及Ⅲ期胰腺癌患者生存获益趋势更明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主任林丽珠在会上对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经验分享时也指出,中医药治疗不同阶段的肝癌,采用不同的辨证治疗方法,早期肝癌中医药治疗扶正补虚,中期则配合微创治疗,保肝抑瘤,提高生活质量,带瘤生存;晚期肝癌以扶正固本为主,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维护肝功能等。
注重临床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在会上指出,目前包括美国FDA在内,对癌症药物的批准主要是建立在以临床效益更直接的证据为基础,例如生存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身体功能的改善,或与肿瘤有关的症状的改善,这些效益并不总是客观缓解率所能预示,或与客观缓解率相关联的。
“因此,一些具有多靶向作用的天然植物抗肿瘤制剂,只要能够出现对这些指标的明显改善作用,给肿瘤患者明显带来临床受益,符合当今肿瘤药物的研究方向与目标,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李大鹏说。
“临床经验确实证实了中医药治疗肝癌具有保肝抑瘤的特色与优势,但目前缺乏高级别的现代循证医学证据。”林丽珠如是说。
据林丽珠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全国14家医院开展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三组治疗肝癌方案中,中西医结合组可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其远期疗效最好;而中医药组与西医药组在生存期方面无显著差异。
其中,Ⅱb、Ⅲa或Ⅲb期的患者,均能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获得最佳的生存受益。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无法行微创治疗或系统治疗的Ⅲa期或Ⅲb期患者,中医药治疗方案亦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选择;中医药治疗以及中医药联合微创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方案或中医药参与的治疗方案可使肝癌患者临床受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案,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林丽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