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苦;归胃、脾、大肠、肝、胆经。其基本功效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多用于胃痛、泻痢里急后重、呕吐、疝气等。临床常用量为3~9g。
于伟臣重用木香治痛经
中医名家于伟臣认为,香附是妇科主药,善调痛经,一般用量10~20g,若其胀痛急迫,经水涩滞,通用量力有不逮,对症复方中重用香附50g,痛随药退,疗程减半,足资研究。
如治吴某,女,24岁,经水未见,小腹胀痛不可思,约1周经止痛定。困顿2年,服药多剂,有时轻些。此次经将行,小腹刺痛,胸满闷。处方:当归、茯苓、桃仁、红花各15g,青皮、柴胡、牛膝各10g。2剂效不明显,原方增香附50g,1剂经畅痛减,3剂经止痛定。后治痛经多所借鉴。
香附为妇科之要药,能行气又能活血,所以前人称之为“血中之气药”。能理气调经,对妇女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致的月经不调,超期不来,经行腹痛确有良效,常配合当归、川芎、熟地黄、红花、川楝子、桃仁等。本品具有引药归经的作用,无论胎前或产后皆可应用。
周光英重用木香治失眠
木香,为气药,功长理气和胃。木香疗失眠似新悟,《内经》日:“胃不和则
卧不安。”然胃病发无不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木郁化火,木火刑金则魄不宁,火扰于心则神失守,皆与气息息相关,气行则血行循经,气血平和脏腑自安。故周氏临床常常重用木香治疗失眠。
如治蔡某,女,44岁。因本单位一少妇猝死,思惊不已,寐梦鬼魔。此因怀旧念友,主悲伤肺气,忧思伤心脾,肝气不舒,气血失和,三焦气机失调,宜重用木香通调三焦之气。处方:木香15g,当归10g,陈皮6g,茯苓10g,牡丹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酸枣仁12g,太子参10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服3剂后见转机,以后木香渐增至20~30g,随证调理服15剂,寐安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