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属中医学 “痨瘵” 范畴,病程缠绵且易反复,中医治疗从 “调补气血” 到 “攻补兼施” 逐步发展,“保肺丸” 便是体现攻补思路的经典经验方,对肺结核及后遗症、西药复发病例(证属气阴两虚者)效验显著。
一、组成:攻补兼顾,配伍精当
保肺丸由两组药物组成(为临床经典配伍剂量):
第一组(攻邪与补虚结合):土鳖虫、紫河车各 120 克;百部 180 克;制何首乌、白及各 450 克; 第二组(滋阴清热抗痨):生地榆、葎草、黄精各 180 克。
二、用法:散剂泛丸,分阶服用
先将土鳖虫、紫河车、百部、制何首乌、白及研成粉末;再取生地榆、葎草、黄精煎取浓汁,以浓汁将粉末泛为丸,烘干或晒干。服用方法:每服 9 克,每日 2~3 次;病情改善后,可遵医嘱调整剂量与频次。
三、功用与主治:聚焦气阴两虚型肺结核
功用
培土生金,抗痨益肺(“培土生金” 即通过补益脾胃以滋养肺脏)。 主治
肺结核及肺结核后遗症;尤其对经西药治疗复发、证属气阴两虚的肺结核病例,疗效突出。
四、方义解析:抗痨杀虫与补虚益肺并举
肺结核病机涉及 “痨虫侵袭、肺肾阴虚、痰瘀互结”,保肺丸组方紧扣 “攻邪 + 补虚” 治则:
攻邪(抗痨杀虫、散瘀化痰)
土鳖虫:活血散瘀,可穿透肺壁空洞,“推陈致新” 以消散结核病灶瘀滞; 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现代药理证实其能抑制结核杆菌,兼能润肺止咳; 白及:补肺泄热、敛肺止血,促进病灶修复与止血生肌。 补虚(培土生金、益肺肾之阴)
紫河车:大补气血,能 “返本还元”,补阴阳两虚,现代药理表明其含抗体、脑垂体激素等,可诱生干扰素抑制病菌,扶正祛邪力强; 制何首乌:滋补肝肾,《本草再新》言其 “补肺虚,止吐血”,为补虚抗痨要药; 黄精:补五脏、润心肺、填精髓,对结核之痨咳痰血、潮热尤效,且具抗菌作用; 生地榆:清热凉血、护胃抗痨,“微寒不凝,性涩能行”,止血同时行血化淤,兼顾病灶热与瘀; 葎草:清热解毒、消瘀抗痨,辅助清解肺中瘀热。
五、临床应用:多法联合,增效显著
保肺丸并非单一使用,临床常根据病情联合其他疗法:
1. 配合 “地榆葎草汤” 治长期发热
地榆葎草汤组成:生地榆、怀山药各 30 克;青蒿子、葎草各 20 克;百部 15 克;甘草 6 克。每日 1 剂,水煎服。适用于肺结核长期发热者,可补充保肺丸药量不足,调正气、平衡攻补。
2. 配合 “肺痨膏” 外敷治顽固性结核 / 空洞
肺痨膏制备:蟾皮、守宫、乳香、没药、蜈蚣共粉碎,搅入市售外科黑膏药内,以软猪皮废角料制成膏药。用法:微火烘软后,敷于肺俞、膻中等穴,3 天换药 1 次。适用于顽固性肺结核或有空洞者,通过 “内外同治” 增强抗痨之力。
六、病案印证:专方专法,攻克耐药 / 顽固性病例
案例:厚壁空洞型肺结核(西药耐药复发)患者范某,男,40 岁。咳嗽带血丝、疲劳短气(动则自汗、夜间盗汗),连续发热数月,经 X 线确诊 “右上肺大空洞(2cm×5cm)+ 散在絮状阴影”,痰检抗酸杆菌阳性,诊断为厚壁空洞型肺结核。6 年来迭用多种抗痨西药(含最新药物、激素)月余无效。
辨证为 “气阴两虚,瘀热壅肺”,治疗方案:
内服:保肺丸(每日 2 次,每服 10 克),配合地榆葎草汤; 外敷:肺痨膏轮敷肺俞、膻中穴。
服汤丸 20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诸症好转;后续以 “芪术黄精六味汤” 配合保肺丸、外敷膏巩固,3 个月后复查:肺空洞基本闭合,絮状阴影消失。停用汤剂、膏药后,单服保肺丸善后,愈后守服 “参苓白术丸” 1 年康复,随访至今无复发。
七、注意事项:辨证使用,遵医嘱为宜
保肺丸针对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含西药复发、后遗症者),若肺结核处于急性期实热证(如痰热壅盛、外邪未净等),需先清泻实邪,不宜过早使用本方。
此外,肺结核治疗周期长,保肺丸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病情(如空洞情况、发热与否等)调整 “丸剂 + 汤剂 + 外敷膏” 的联用方案,切勿自行盲目服用。
综上,保肺丸是中医 “攻补兼施、内外同治” 治肺结核的典型代表,组方聚焦 “抗痨杀虫、培土生金”,通过与汤剂、外敷膏联合,对耐药性或顽固性肺结核(气阴两虚证)展现出独特疗效,但核心前提是严格辨证、规范联用。
参考文献:[1]朱建平,王惟恒.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