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打老儿丸
出自《万氏家抄方》卷四:打老儿丸
【别名】延寿丹,又名仙姑打老儿丸
相传,从前有一年轻女子手持木条在路上追打一须发皆白的老头,路人见之,无不愤然。论相貌,那女子无疑是老者的晚辈;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是夫妻关系,年轻妻子在路上追打老年丈夫也令人难以容忍。于是大家纷纷上前指责该女子行为过分。谁知那年轻女子的一席话,竟将路人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被追打的老者既不是“年轻女子”的丈夫,更不是她的长辈,而是她最小的一个儿子(古称老儿)。所谓“年轻女子”,实际上已逾百岁,因她长年服用家传秘方配制而成的一种药丸,所以容颜不老,虽已一百多岁,仍然体态姣好,风韵犹存。而她的小儿子,因为屡屡不听劝告,拒服她配制的药丸,结果才70来岁,就变得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为此,她十分生气,常常追打儿子,逼迫他服用药丸。听到这里,路人惊诧万分,都将“年轻女子”奉为神仙,纷纷请求赐予药方。“年轻女子”也毫不保守,慷慨将家传秘方告之众人。大家照方抓药,依法服用后均收到显著效果。于是,有人将这种药丸称为“神仙训老丸”。此后,“神仙训老丸”名声大振。至汉代,名医华佗嫌该药方尚有缺陷,便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增减了几味药物,突出了该药方壮阳滋阴的作用,并改名叫“仙姑打老儿丸”。
《古今医统》卷九十三也有记载。
据载久服能补精、生血、益气和健筋骨而面如童子。
《清太医院配方》中的“仙人还少丹”——就是民间所说的“仙姑打老儿丸”。
方如下:
熟地黄120克 茯苓90克 山萸肉90克
五味子60克 牛膝60克 巴戟天60克
楮实子60克 杜仲60克 枸杞子60克
小茴香60克 远志60克 肉苁蓉60克
九节菖蒲60克
君药熟地黄
臣药: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枸杞子
佐药:茯苓、五味子、楮实子、远志、九节菖蒲
使药牛膝、杜仲、小茴香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山萸肉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涩精固脱
肉苁蓉甘、咸,温,归 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巴戟天 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枸杞子 甘,平 ,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茯苓甘、淡,平,归 心、脾、肾经 ,健脾利湿,宁心安神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敛肺滋肾,生津安神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
杜仲 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远志 苦、辛,温 ,归心、肾、肺经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
九节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楮实子甘,寒,归肝、肾经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三、方剂整体特点
1. 阴阳双补:
以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配伍巴戟天、肉苁蓉温补肾阳,体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平衡思路。
2. 补益与固摄结合:
五味子、山萸肉收敛固精,茯苓健脾防滋腻,远志、菖蒲安神开窍,增强整体调摄功能。
3. 强筋骨与延年益寿:
牛膝、杜仲强健筋骨,楮实子明目,符合古籍记载的“填骨髓、长肌肉、黑须发”等延年功效。
4. 适用人群:
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健忘失眠者,需注意脾胃虚弱者需配伍健脾药。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慎用,需配伍陈皮、砂仁等健脾行气药。
具体应用需请中医师辨证论治,不可自行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