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方剂均来自《中华名方薪传》

慢性前列腺炎需辨虚实寒热,临床多见虚实夹杂。湿热下注者前列腺肿大压痛,白细胞增多;脾肾亏虚者腺体软,卵磷脂减少;淤血内阻者质地硬有结节。治疗应结合整体与局部辨证,基础方中加入丹参、穿山甲等活血化瘀药。推荐综合疗法,避免坐浴影响生育。调护需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适度运动、防寒保暖、规律作息、及时就医,忌辛辣久坐憋尿等不良习惯。

1.王琦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三方
方一: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
方药:当归15g,贝母10g,苦参12g,薏苡仁15g,败酱草15g,滑石10g,蒲黄(另包)10g,天花粉12g,冬瓜仁15g。
加减:如伴大便不畅可加大黄6g,荆芥10g。如尿道口有滴白者加射干12g。湿热较盛者酌加马鞭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化湿浊、利精窍。
方二:复元活血汤加减
方药:柴胡12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制大黄6g,穿山甲10g,天花粉15g,丹参15g,茜草10g,路路通10g,王不留行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
方三:逍遥散加减
方药:柴胡12g,当归10g,白芍药20g,枳壳12g,炙甘草6g,郁金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郁金10g,薄荷(后下)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

2.徐福松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五方
方一:萆菟汤加减(该方由萆薢分清饮和菟丝子丸加减而成)
方药:萆薢、菟丝子、泽泻、续断、茯苓、车前子(另包)、沙苑子各10g,石菖蒲(另包)、生甘草各3g等。
加减:若性功能障碍加枸杞子10g;会阴下坠明显加补中益气口服液(丸);睾丸胀痛明显加川楝子、橘核各10g;口干欲饮加天花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补肾填精,清热利湿。
方二:前列腺1号方
方药:金银花藤、紫花地丁各30g,野菊花30g,荔枝草、山栀子各15g,车前子(另包)10g,淡竹叶6g,莪术、牡丹皮、三棱、丹参各10g。
加减:伴有血精加女贞子、墨旱莲草各10g。睾丸酸胀明显加宣木瓜、汉防己各10g。滴白明显加金樱子、芡实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三:前列腺2号方
方药:丹参10g,红花6g,炙乳香、炙没药各10g,泽兰、赤芍药、川楝子各10g,香附6g,王不留行(另包)10g,小茴香6g。
加减:若腰酸明显加杜仲、怀牛膝各10g;纳食不香加炙鸡内金10g;小便分叉加陈葫芦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理气止痛。
方四:前列腺3号方
方药:延胡索、川楝子、青皮、陈皮、枳壳各10g,香附6g,龙胆草3g,当归10g,小茴香6g。
加减:若阳痿加九香虫6g;腰酸明显加枸杞子、菟丝子各10g;阴茎胀痛加赤芍药10g;夜寐不安伴有轻度神经衰弱加酸枣仁10g,牡蛎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通淋。
方五:酸甘化阴汤
方药:五味子、白芍药、乌梅、天花粉、黄精、制何首乌、生地黄、海藻、昆布各10g。
加减:若早泄加莲须、芡实各10g;阳痿加露蜂房10g;会阴肛门下坠明显加黄芪、党参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补肾填精,酸甘化阴。

3.张亚强 柴胡疏肝散合菟丝子丸加减
方药:柴胡10g,枳壳10g,郁金10g,白芍药2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红花12g,菟丝子12g,丹参10g,山药15g,川续断12g,益智仁12g,白术10g。
用法: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行气活血,补益脾肾。

4.刘猷枋 前列腺汤
方药:丹参9g,泽兰9g,赤芍药9g,桃仁9g,红花9g,王不留行9g,白芷9g,青皮9g,川楝子9g,没药9g,乳香9g,小茴香9g,蒲公英9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化淤,行气导滞。

5.孙自学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四方
方一:萆薢分清饮加减
方药:萆薢30g,黄柏10g,生薏苡仁15g,车前子20g(另包),滑石15g,瞿麦10g,怀牛膝15g,炒穿山甲10g,虎杖30g,地龙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功效:清热利湿,化痰导浊。
方二:前列汤1号
方药:黄芪30g,炒山甲12g,延胡索15g,王不留行15g,怀牛膝15g,萆薢20g,水蛭6g,三棱10g,土茯苓30g,莪术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益气化淤,导浊解毒。
方三:前列汤2号
方药:菟丝子15g,川续断15g,杜仲10g,萆薢15g,虎杖20g,败酱草30g,怀牛膝15g,炒穿山甲12g,车前子15g(另包),仙灵脾15g,水蛭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补肾化淤,解毒利湿。
方四:前列舒安汤
方药:萆薢20g,苦参15g,土茯苓15g,黄芪30g,当归10g,水蛭3g,菟丝子15g,车前子15g(另包),怀牛膝12g,荔枝核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解毒除湿,益气通络,补益肝肾。

6.李军 导湿活血汤
方药:龙胆草6g,茯苓、木通、川芎、牛膝、车前子(另包)、王不留行、桃仁、红花、穿山甲、滑石各10g,丹参15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15天为1疗程。
加减:湿热者加黄柏、败酱草;阳虚者加仙灵脾、肉苁蓉;阴虚者加知母、麦门冬;血淤者加川楝子、水蛭。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7.张宗圣 益精化淤饮
方药:黄芪、桑寄生各30g,当归、熟地黄各20g,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红藤各10g,蒲公英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3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化淤益精,清热解毒。

8.徐浩东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五方
方一:活血散淤汤合导痰汤加减
方药:当归24g,桃仁、昆布、牛膝、莪术、路路通、丹参各10g,红藤、土茯苓各30g,夏枯草、山慈菇各15g,红花6g,虎杖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活血祛淤,化痰软坚。
方二:前列腺汤加减
方药:丹参、败酱草各30g,泽兰、白芷各12g,赤芍药、天花粉各15g,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楝子各9g,青皮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化淤通络、清热排浊。
方三: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黄芪30g,丹参、赤芍药、炒白术、川芎各10g,鸡内金、柴胡、陈皮、升麻、炙甘草各6g,炒薏苡仁、当归各24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化淤,通络排浊。
方四:淋浊康饮加减
方药:土茯苓、蒲公英、败酱草、生薏苡仁各30g,木通、石菖蒲、车前子(另包)、制大黄、丹参各9g,山栀子、冬葵子各12g,赤小豆24g,全瓜蒌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并嘱其戒烟酒。
功效:清热利湿,化淤排浊。
方五:菟丝子丸合萆薢分清饮加减
方药:地龙、萆薢、枸杞子、篇蓄各12g,薏苡仁30g,黄芪24g,川续断、菟丝子、山萸肉各9g,牛膝15g,肉桂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补肾填精,活血通络。

9.江晓生 通浊还原煎
方药:天台乌药10g,革薛15g,蒲黄(另包)10g,牛膝12g,猪苓15g,女贞子10g,芡实7g,败酱草15g,泽泻10g,蒲公英15g,生牡蛎、煅牡蛎各30g,甘草2g,香附10g。
用法:每日1剂,每日2次水煎分服。药渣再煎每夜坐浴15~20min。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戒烟酒和辛辣、腥臭油腻食品,减少性生活和避免骑自行车。
功效:通利行气,化痰浊散血淤。

10.靳建旭 前列舒汤
方药:丹参30g,泽兰15g,桃仁、红花各10g,川楝子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30d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11.庞保珍 仙泉涤邪汤
方药:土茯苓30g,萆薢30g,苦参20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丹参30g,红花20g,延胡索20g,川芎20g,枳壳20g,桂枝20g,川花椒20g,艾叶20g。
用法:上药煎汁坐浴,每日2~3次,每次约30min。30天为1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活血通络。

12.韩银发 消炎冲剂
方药:红藤15g,桃仁12g,丹参30g,泽兰15g,红花20g,杜仲18g,蒲公英30g,赤芍药18g,延胡索12g,山药12g,炙甘草6g。
用法:上药研末装包,每包12g,每日3次,每次1包,1个月为1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行气化淤。

13.秦玮 活血化淤利湿汤
方药:桃仁12g,红花6g,牡丹皮15g,丹参20g,赤芍药、萆薢、瞿麦、泽泻各15g,败酱草25g,凤尾草30g。
加减:湿热甚者,加黄柏、木通;少腹胀痛甚者,加乌药、川楝子、青皮;肾虚者加鹿角片、仙灵脾、菟丝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14.刘玉梅 清热利湿活血饮
方药:知母、车前子、柴胡、桃仁、红花各12g,牛膝、当归、丹参、赤芍药、穿山甲、王不留行、败酱草各15g,黄柏、川楝子、延胡索、甘草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1次,7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d。服药期间,忌饮酒、辛辣食物,节制房事,预防感冒。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15.周建华 固精导浊汤
方药:萆薢12g,泽泻8g,车前子(另包)8g,乌药8g,石菖蒲8g,马鞭草12g,沙苑子15g,益智仁6g,山药15g,生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益肾固精,清利导浊。

16.温治江 前列宁汤
方药:赤芍药20g,丹参20g,五味子10g,黄柏20g,车前子20g,苍术20g,薏苡仁10g,牛膝20g,蒲公英20g,延胡索10g,紫花地丁30g,菟丝子20g,山药20,川楝子10g,牡丹皮10g,王不留行20g,连翘10g,木香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解毒祛淤,益肾利湿理气。

17.廖辉 点刺放血疗法
方药:督脉、后夹脊穴
用法:以第五腰椎棘突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为针刺区,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针刺区,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持宽约1.2mm、厚约0.5mm的剑形特制钢针,左手捏起皮肤,按先督脉、后夹脊穴的顺序,快速刺入约1cm后出针,然后加拔火罐20分钟,使其充分出血。5天治疗1次。
功效:疏导膀胱经气,活血化淤通络。

18.王志远 前炎康方
方药:败酱草、虎杖、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各30g,萆薢、牛膝、车前子(另包)各20g,黄柏、当归各15g。
用法:上述药物取1剂,水煎至500mL,装入输液瓶中备用。使用时用输液管连接输液瓶,其末端接无菌导尿管并涂石蜡油,将病人臀部垫高,导尿管插入直肠约15cm,药液温度保持35~40℃,以60~80滴/分速度,缓慢滴入。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19.王明浩 王氏前列方
方药:生地黄30g,丹参30g,土茯苓30g,白芍药15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10g,牛膝15g,桔梗6g,黄柏10g,蜈蚣3条,滑石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理气化淤,渗湿化浊,通调水道。

20.叶义森 慢前汤
方药:丹参10~15g,泽兰10~15g,香附10g,川芎6~10g,赤芍药10g,桃仁6~10g,马鞭草15~20g,琥珀粉3~6g,川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加减:若阴虚有寒,兼见胀痛处有凉感、尿道口常有白浊溢滴,或伴神疲、阳痿、早泄等,当加肉桂、仙茅温阳散寒,加萆薢分别清浊。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21.杨兆刚 芒针治疗
方药:主穴:秩边、中极。配穴:水道、三阴交、四神聪、归来、耳神门。
用法:令患者俯卧位,在第4骶椎棘突旁开3寸取秩边穴,常规消毒后,选6寸(直径0.4mm)芒针,用夹持进针法,边捻转边进针,约进针5~6寸,以患者会阴部或小腹部产生强烈的放射感即为得气。得气后施小幅捻转补法约半分钟,缓慢捻转出针,出针急按针孔。再令患者仰卧位,同上用芒针刺法(约进针3~4寸),先后针刺中极、归来、水道,以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得气。三阴交、四神聪、耳神门均用15寸(直径0.35mm)毫针常规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一般需要连续治疗3~5个疗程。
功效:扶正祛邪、益肾化气、清利湿热。

22.徐新平 八正散合滋肾通关丸加减
方药:生地黄20g,生黄芪20g,荜澄茄12g,木通5g,知母10g,黄柏10g,肉桂5g,瞿麦15g,小蓟10g,篇蓄10g,生大黄(后下)10g,生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热通淋、滋肾通关。

23.王国忠 前列安饮
方药:泽泻30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20g,野菊花15g,黄柏10g,木通10g,甘草10g,丹参10g,黄芪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每剂第三煎加水2500~3000mL,煎后滤水坐浴,每次30分钟,每晚1次。连服2个疗程(7天为1疗程)。
加减:小便滴白者加益智仁、乌药;睾丸疾病或精索胀痛者加乳香、橘核、川楝子;腰酸者加杜仲、牛膝;早泄加莲须、芡实。
功效:清热利湿导浊。

24.曲振强 葛根连翘当归汤
方药:葛根30g,连翘15g,丹参12g,紫参12g,当归12g,穿山甲10g,没药5g,乳香5g,皂刺5g,车前子(另包)10g,怀牛膝15g,生甘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湿消肿。

25.马东麟 补肾通窍胶囊
方药:丹参40g,赤芍药30g,桃仁30g,泽兰20g,王不留行30g,败酱草30g,乌药20g,桂枝25g,萆薢20g,知母20g,黄柏20g,牛膝15g,杜仲20g,续断20g,蒲公英20g,牡丹皮20g。
用法:上药筛检后快速冲洗,烘干、粉碎,过80目筛,混匀,灭菌后装入0号胶囊,制得1000粒即得。每次10粒,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解毒通窍。

26.濮玉龙 益肾化淤汤
方药:泽兰、王不留行、桃仁、红花、红藤、露蜂房、枸杞子、菟丝子、酸枣仁各10g,蒲公英15g,败酱草、青皮各10g。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每次200mL左右,1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血精加女贞子10g,墨旱莲草10g;睾丸酸胀明显加宣木瓜10g,汉防已10g;滴白明显加金樱子10g;小便分叉加陈葫芦10g;手足不温,阳虚明显加熟附片10g,肉桂10g(后下);前列腺质硬者加炮穿山甲片10g,三棱10g,莪术10g。
功效:清热利湿和营,益肾化淤。

27.郑校生 仙马芪丹汤
方药:仙灵脾10g,黄芪20g,山药20g,金樱子10g,枸杞子10g,当归尾10g,川芎10g,丹参15g,萆薢10g,马鞭草20g,蜈蚣2条,穿山甲6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30d为1疗程。
功效:益肾清利,活血通络。

28.王万春 解毒活血汤
方药:土茯苓30g,虎杖15g,萆薢15g,车前子(另包)10g,王不留行10g,莪术12g,小茴香6g,川牛膝10g,益智仁10g,远志6g,石菖蒲6g,生甘草6g.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加减:尿路症状明显者,加蒲公英、石韦、木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延胡索、荔枝核、川楝子;神经衰弱症状明显者,加生龙龙、生牡蛎、夜交藤;性功能减退者,加仙茅、仙灵脾、蜈蚣;前列腺直肠指检有结节感者,加三棱、穿山甲。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行气活血止痛。

29.夏远录 萆蛭汤
方药:赤小豆、薏苡仁、萆薢、鱼腥草、海藻各30g,黄芪、黄柏各15g,菟丝子、皂角刺、桃仁、甘草各10g,肉桂3g,水蛭粉(吞服)5g。
加减:尿灼热痛者加山栀子、蒲黄;腰骶痛者加杜仲、续断;小腹会阴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乌药。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清热利湿。

30.刘步平 红藤清前汤
方药:红藤30g,败酱草30g,菟丝子20g,黄芪20g,丹参15g,赤芍药15g,香附9g,茯苓15g,陈皮6g,皂角刺30g,生大黄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50mL,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湿散淤,益气补肾扶正。

31.贺菊乔 三草安前汤
方药:金钱草15g,败酱草15g,益母草15g,王不留行15g,白花蛇舌草15g,红藤15g,虎杖15g,丹参15g。
用法:上药每剂煎成100mL,真空包装,使用时取本滴注液100mL,用输液管插入病人肛门6~10cm(相当于前列腺沟处),以每分钟40~60滴缓慢滴入,滴完后嘱患者肛门收缩30次,俯卧30min,尽量保留1个晚上,于第2天随大便排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32.高道和 补肾涤浊活血汤
方药:萆薢15g,乌药10g,石菖蒲10g,车前子(另包)15g,沙苑子10g,菟丝子10g,苍术10g,茯苓10g,白术10g,续断15g,川牛膝15g,生薏苡仁15g,红藤15g,生牡蛎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辛辣烟酒等刺激之品,避纵欲禁欲。
功效:补肾健脾,涤浊化湿,活血化淤。

33.张道庆 活血清利汤
方药:丹参20g,桃仁、穿山甲、泽兰、乳香、泽泻、车前子、淫羊藿各10g,王不留行、紫草、黄芪各15g,蒲公英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分3次口服。每晚再用所服药渣煎水趁热坐浴,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房事。
加减:小便胀痛,会阴部疼痛者加牛膝;夜尿多者加金樱子、桑螵蛸、龙骨、牡蛎;小便混浊如米泔者加萆薢、黄柏;肾虚阳痿者加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前列腺液检查有白细胞者加败酱草。
功效:活血化淤,清利湿热。

34.李波 调神通淋汤
方药:炒酸枣仁10g,合欢皮20g,柴胡10g,当归10g,白芍药20g,紫菀30g,王不留行20g,丹参20g,全蝎3g,莱菔子20g,乌药10g。
用法:每天1剂,由煎药机煎制,每剂装两袋,每袋150mL,上午空腹及临睡前各服150mL,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调神解痉,行气活血。

35.杨邵波 前列消淤汤
方药:红藤30g,野菊花20g,丹参20g,黄柏20g,泽兰15g,川芎8g,红花10g,赤芍药10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活血止痛,清热利湿。

36.肖建桥 真武汤加减
方药:茯苓、白芍药、生姜、肉桂、菟丝子各12g,白术、附子、炙甘草各6g,茵陈12g,黄连、柴胡各6g。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温服。30为1疗程。
功效: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37.籍桂英 三草公丁汤
方药:龙胆草15g,益母草15g,甘草15g,知母12g,黄柏12g,瞿麦12g,篇蓄12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
用法:上药煎汤,每天1剂,早晚空腹温服。30日为1疗程。
功效:清热祛湿,清热解毒,消肿通淋。

38.刘葵阳 利湿化淤汤
方药:萆薢15g,车前子(另包)15g,黄柏10g,丹参15g,泽兰15g,王不留行15g,生大黄6g(后下),生地黄15g。
加减:伴口苦、小便黄赤可加败酱草10g,龙胆草10g,山栀子10g;伴有腰酸耳鸣乏力等肾虚之象者,加菟丝子10g,益智仁10g,牛膝15g;疼痛较甚者加乳香10g,没药10g,川楝子10g;小腹胀痛加木香3g,香附6g,延胡索10g;中气不足加黄芪15g,升麻10g;小便不畅者加木通6g,瞿麦10g,篇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39.门波 前列宝汤
方药:桂枝、桃仁各10g,三棱、莪术各15g,赤芍药20g,怀牛膝15g,当归15g,车前子(另包)、金银花各20g,黄柏10g。
加减:伴腰酸,乏力加杜仲、川续断各10g;会阴、睾丸疼痛加延胡索10g,荔枝核、橘核仁各15g;性功能低下加仙茅、仙灵脾各20g,阳起石15g;伴有早泄加益智仁15g,煅龙骨、煅牡蛎各25g;伴口干苦加天花粉10g。
用法:上药加水500mL,先泡20min,武火煮沸30min,取液200mL,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40.尹杨国 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6g,黄芩10g,山栀子10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5g,生地黄15g,柴胡10g,生甘草7g,车前子(另包)12g,萆薢20g,土茯苓30g。
用法:每天1剂,分2次服,7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41.杜昌盛 化淤活血通络汤
方药:水蛭、蜈蚣、白芍药(酒制)、肉苁蓉、当归、黄芪、蒲公英各20g,鸡内金25g,柴胡、大黄(酒制)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通经化淤,活血通络。

42.顾文忠 复方前列清汤
方药:生黄芪25g,巴戟肉18g,炮附子9g,干姜9g,炒苍术12g,焦黄柏12g,生薏苡仁12g,生山栀子12g,土茯苓15g,瓦松花9g,红藤18g,皂角刺12g,水蛭6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清水浸泡1h后连续煎煮3次,每次取汁150mL,混匀后分早、中、晚3次服。汤剂煎后药渣再加水2000mL左右,煎汁1000~1500mL,置于盆中,待降温至45℃~50℃时行肛门坐浴10~15min,每晚睡前1次。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补脾肾,清热利湿,解毒化淤。

43.杨建文 黄柏清淋汤
方药:黄柏15g,鱼腥草30g,制大黄5g,茯苓15g,车前子(另包)12g,防己18g,白芍药15g,郁金15g,黄精30g,淫羊藿20g,沙苑子15g,甘草6g。
用法:上药制成煎剂,每日1包,1天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忌酒、辛辣食物及久坐,多饮水,禁止过性生活,并要求患者10天复查1次。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化淤止痛。

44.于建文 六一散加味
方药:车前子(另包)30g,篇蓄、瞿麦各15g,柴胡9g,六一散、丹参各20g。
加减:口苦、苔黄腻,加苦参、石韦各15g;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加川续断、桑寄生各12g;舌质紫暗、有淤斑,加当归、穿山甲各10g,桃仁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理气化淤通淋。

45.张新荣 延寿固精汤
方药:败酱草30g,浙贝母10g,土茯苓15g,三七粉4g,菟丝子30g,鱼腥草30g,蒲公英30g,车前草15g,仙灵脾10g,旱莲草10g,女贞子30g,琥珀粉3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10g,昆布10g,石菖蒲10g,猪苓15g,茯苓15g,黄柏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各20分钟,取汁300mL,早晚分服。9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淤,益肾宁神。

46.徐士勇 前列安方
方药:马鞭草20g,红藤20g,赤芍药18g,牡丹皮10g,丹参15g,萆薢20g,石菖蒲6g,黄柏10g,生甘草梢6g,败酱草15g,赤茯苓12g,制香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药渣多加水煎开后坐浴20min。1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禁烟酒及辛辣食物,适度性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47.王民和 通前汤
方药:酒大黄15g,刘寄奴15g,败酱草15g,萆薢15g,制首乌30g,柴胡9g。
用法:上药浸泡30min,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48.彭培初 泉宁方
方药:葫芦巴12g,鹿角片9g,知母6g,黄柏6g,猪苓12g,苍术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月为1个疗程。
功效:暖肝温肾,清化通关。

49.苗后清 清热解毒活血方
方药:红藤30g,马齿苋20g(鲜者更佳),露蜂房12g,千里光20g,黄柏9g,苦参15g,蒲公英20g,大黄6g,琥珀3g(研末,兑入药汁中),三棱、莪术各9g,薏苡仁15g,石韦20g,云茯苓12g。
用法:上药水煎2次,浓缩至150mL,药温控制在40℃左右,用药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抬高,取导尿管及50mL注射器各一支,从肛门中插入导尿管20cm,用注射器每次吸取药液50mL,连续3次缓慢注入直肠,嘱患者尽量控制排便,使药液保留时间控制在2h以上,用药每日1次,15d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