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国医大师,在糖尿病(消渴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其辨证论治强调"脾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从脾胃论治,结合现代糖尿病病理特点进行分型论治。以下是其核心辨证论治要点及代表方药:
一、核心辨证分型
1. 脾虚燥热型(常见于糖尿病早期)
主症:多饮多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倦怠乏力
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燥热内生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生津
代表方:玉奇健脾消渴方
组成:黄芪30g、太子参15g、白术12g、葛根20g、黄连6g、天花粉15g、山药20g、鸡内金10g
加减:燥热甚加知母;便秘加决明子
2. 气阴两虚型(常见于糖尿病中期)
主症:消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五心烦热
病机:久病耗气伤阴,脾肾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脾肾同调
代表方:参芪地黄汤加减
组成:人参10g(或西洋参6g)、黄芪30g、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15g、玉竹12g、茯苓12g、丹参15g
3. 瘀血阻络型(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症期)
主症:肢体麻木刺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
病机:久病入络,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养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40g、桂枝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地龙10g、鸡血藤30g
二、特色用药经验
1. 健脾必用黄芪:大剂量(30-50g)补脾气,配葛根升清降浊
2. 清热慎用苦寒:黄连用量控制在6g以内,防伤脾胃
3. 活血注重通络:善用地龙、鸡血藤等通络药预防并发症
4. 重视药食同源:常配山药、枸杞等兼具降糖作用的食材
三、调护原则
1. 饮食控制:提出"三分治,七分养",强调定时定量进食
2. 运动疗法: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运动
3. 情志调摄:重视疏肝解郁,常配玫瑰花、合欢花等花类药
四、现代研究支持
李玉奇方中黄芪、葛根、黄连等药物经现代药理证实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等作用,体现了"病证结合"的治疗思路。
注:临床运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不可盲目套用。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中西医药配合治疗为佳。

(中药配方有免煎颗粒,直接开水冲泡即可服用。新国标国家标准—中药配方颗粒如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万通1330784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