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哮喘难治,送6个方子给大家。

发布时间:2025-04-15 阅读:261
原创赤脚团队

哮喘是个棘手的病症,既难受又难治,今天来聊聊中医的调理思路。

哮喘,是一个很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哮,是发作时气管的哮鸣声;喘,是口鼻大量的出气。哮加喘,就是这个病最典型的症状。除此之外,还伴有咳嗽、胸闷、严重时甚至出现闭气,乃至威胁生命的表现。


以症论证,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哮喘的中医病理:


哮证,发出哮鸣声,就像吹口哨原理一样,说明痰阻气道或者气流过大;

喘证,大量喘气,则说明肺里囤积的气体太多,要口鼻来排气。

其他症状例如咳嗽、胸闷、闭气等,也都是指向痰阻和气逆这两个方向。


这样看来,哮喘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肺里聚集了大量的痰和气,通过气管来排出的反应它其实并不是病,而是一种不得已的身体选择。


治疗思路也很清晰,以化痰降气为主。把这团痰气混合物理顺了,哮喘也就好了。


搞明白大方向,接下来聊聊具体的治法:


一、分型辨证,经方论治


1、治哮喘最常用的方子“射干麻黄汤”。

组方:射干9g、麻黄12g、生姜12g 、细辛9g 、紫菀9g、款冬花9g、五味子6g、 大枣2枚、半夏1.5g。


古代虽然没有哮喘的说法,却有类似症状的描述,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简单解读一下方义:


第一组:射干加麻黄,协调内外循环;

第二组:款冬花+紫菀,拉动肺部升降;

第三组:细辛+半夏+五味子,合力化痰散结;

第四组: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增加后备力量。


这个方子涵盖的病症很广,我们抓住重点:主治肺里的痰气交阻。与之相关的咳嗽、痰多、气喘、哮喘,都可以考虑用此方来打底加减。


2、外感风寒引发哮喘,可考虑用“麻黄汤”

组方: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3g


突然外感风寒时,体表通道常会缩紧闭合。这样一来,肺里的气流大量郁积,就很容易引起哮喘发作。


这种情况下的哮喘,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解表,打开毛孔,疏散能量。麻黄汤就是这个思路,我们来一起看看。


方中麻黄和杏仁,可以宣肺散气,麻黄打开体表,桂枝通阳达表;甘草固护中焦,保证后备能量的供给,四位干将相互配合,共同发力。


麻黄汤的治疗范围同样很广,可以解决风寒表闭,造成的恶寒、发热、无汗、咳喘、体痛等症状。


3、外寒内热引发的哮喘,可考虑用“麻杏石甘汤”。

组方:麻黄12g,杏仁9g,生石膏24g,炙甘草6g。


外有风寒,内有积热,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春夏内里能量升发,或者积食导致内里过热,这时突遇风寒表闭,内里大量的积热散不出去,同样会引发哮喘。


这种格局,最合适的方子就是“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最典型的适应症就是“喘”,如见鼻翼煽动,口渴、痰黄粘稠,说明肺热明显,此时用它最为合适。


麻黄宣肺开孔窍,生石膏清理肺热,用杏仁来宣肺降逆,甘草保证后备能量的供给。肺热降下来了,大便通畅,像咳喘这类的症状也就迎刃而解。


4、外有风寒,内有水饮,可考虑用“小青龙汤”。

组方:麻黄9g,桂枝6g,细辛3g,干姜3g,炙甘草6g,半夏9g,五味子3g,白芍9g。


如果有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白、胸闷等外寒内饮的症状,此时用小青龙汤很合适。


方中麻黄、桂枝打开皮肤通道,解表散寒;干姜温肺,细辛通散,五味子收敛,把肺中的水饮化掉,既能解表发汗,也照顾了肺中水饮,表里双解。


5、脾胃虚弱型哮喘,可考虑“苓甘五味姜辛汤”。

组方:茯苓12g,甘草9g、干姜9g, 细辛5g、五味子5g。


中焦运化力弱,既容易生痰生湿,还影响上下气机流通,同样也会为哮喘埋下病根。


这种情况呢,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很合适。脾胃内里虚寒,用干姜和炙甘草的组合,加强中焦脾胃的力量;用细辛温通内里,五味子收敛肺气,和茯苓一起下行利水,相互搭配,堪称完美。


6、肾不纳气型哮喘,可考虑用“肾气丸”。

哮喘问题,大多是标实本虚。这个虚,指的是下焦的收纳能力虚,也就是肾不纳气。


这种类型的哮喘,通常以老年人居多。呼吸进来的气很短很浅,稍微动一动就会喘。还可能会有下肢浮肿,腰背疼痛等症状。


这种情况,可考虑“肾气丸”。这个方子有成品中成药,这里不过多赘述。


当然,我开发的“元气膏”也是一款药食同源品,从肺脾肾三个方向同时发力,补充身体元气能量,大家根据需求选用即可。


以上是6个常用方,基本涵盖了最常见的几类哮喘问题。经方就是这样清晰的解决问题。只要辨证准确,解决哮喘不是难题。


二、哮喘急性期,针灸能派上大用场。


针法:下针双侧公孙、内关,强捻针后哮喘就能平复大半。也可以再加上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一同下针效果更好。


针灸有句歌诀:“公孙内关胃心胸”。说的就是,公孙穴搭配内关穴可以治疗任何胃病、心脏病以及气喘、咳嗽等肺部病证。因此像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以用针灸来缓解不适,只要针法好,效果立竿见影。


三、调理哮喘的食疗方法


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治疗往往能迅速缓解症状。但在日常养护中,食疗方法同样也很有用。推荐2个日常养护的食疗方:


1、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各10g,煮水喝。

这个汤方以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思路为主。材料很平和,适用病症很广泛,对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胸膈满闷的症状,效果都很不错,有哮喘问题的朋友可常服此汤。


2、杏仁百合粳米粥:甜杏仁10g、粳米50g、百合30g。

这款粥有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清心安神的作用。这个粥我自己也很喜欢煲,尤其适合秋冬养肺,非常推荐常咳嗽哮喘的朋友试试看。


3、日常还可以常用“五行代餐粉”和“香芋代餐粉”。养护脾胃,化痰散结,双管齐下,同样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四、预防哮喘发作的一点建议


其一,避免外感,避免风寒侵扰,特别是季节交替之时。

其二,养护脾胃,尽量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多吃健脾化痰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等。

其三,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忧思恼怒,以免气滞、抑郁、气机紊乱等等,也是需注意的预防要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增强体质。可以通过练习功法,比如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站桩等,增强肺气的功能,也就加强了抵御外邪的正气。

 

最后呢,我很想提醒家长一句话:很多孩子的哮喘都是“治”出来的最初只是感冒咳嗽,却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盲目的止咳,过度的抗生素和激素,一步步把病邪越压越深,最终发展成哮喘。其实人体之道并不复杂,找到错误的治疗方向,拨乱反正,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上一篇:国医大师朱良春的“蠲痹”妙方,益肾蠲痹丸大公开

下一篇:干眼症“救星”来袭!内外兼修润双眸,精准告别眼干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