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国医大师陈彤云治疗慢性唇炎临床经验

发布时间:2024-09-19 阅读:964

中医蔡强

慢性唇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一种影响唇红部,并以剥脱、糜烂为特征,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本病类似于中医学“唇风”,俗称为“驴嘴风”。本病主要以口唇部红肿、痛痒、皲裂、脱屑、糜烂、渗出为表现,且迁延难愈、易复发。本病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理化刺激、日光照射、精神因素、气候等因素有关。

国医大师陈彤云教授依据症状将慢性唇炎分为2类,以口唇皲裂、脱屑、痛痒为表现者为慢性剥脱性唇炎;以口唇痛痒、红肿、糜烂、渗出为表现者为慢性糜烂性唇炎。当代医家多认为脾胃湿热、风火上攻为慢性糜烂性唇炎的主要病机。陈彤云教授认为,慢性唇炎的基本病机为脾阴不足,由脾胃功能失司所致。本文探析陈彤云教授从脾阴不足论治慢性唇炎的临床经验。

1. “脾阴”释义

1.1 脾阴之内涵

《黄帝内经》载:“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五脏六腑皆应有阴阳,而世人提及脾脏,多从脾阳论治,或脾胃一同论治,鲜有提及脾阴之名。《灵枢经·本神篇》载:“脾藏营”,其中之“营”指脉中精气,生于水谷,化生血液。现代医家认为脾主运化,脾阴是中焦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即脾脏所含的精、津、液、营、涎等阴液。《血证论》载:“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道出脾阳主为统领血脉之功,而脾阴主为滋生营血之效。《血证论》言:“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此中“脾阴”指脾中阴液,包括血液、津液,脾阴具凉润和宁静功能,能增强并参与脾气的固摄之功。综合诸家可以认为,脾阴为水谷化生的精、津、营、涎液等精微物质,参与脾脏化生营血,兼有固摄之功。

1.2 脾阴与胃阴之别

脾、胃为一脏一腑,合奏升清降浊之功。《素问·厥论篇》载:“脾主为胃行津液者也。”明·张介宾《类经·十二官》中有载:“脾主运化,胃司收纳,通主水谷。”表明脾主运化之功,水谷由胃收纳后,通过脾运化功能将其化生的精微物质输布周身,脾阴不足则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不效,久则胃中津液不足。胃阴不足则收纳失司,见胃胀难消、胃中嘈杂不安等。《养生四要》载:“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可见脾阴为运化水谷之要,脾阴不足则散水谷之气力缓,久则可见脉细、触之空虚无力,周身肌肉无力之症。脾为太阴,为至阴之脏,张锡纯强调:“脾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也。”说明脾阴为后天诸阴之长,脾阴充足,方可灌溉五脏六腑。脾阴不足,可见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等阴虚之症。又脾阴参与化生营血,故脾阴不足兼见营血不足之症,如双目干涩、肌肤干燥、口干口渴、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唇甲色淡等症。故脾阴与胃阴不可混为一谈,应分而治之。

2. 基于脾阴辨析唇炎的病因病机

2.1 病位在脾

陈老认为,唇风之病位在脾。《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诸病源候论》记载:“脾与胃合……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可见口唇之部表现与脾之盛衰关系密切。当代医家王庆其曾提出“脾主黏膜”,唇部属黏膜区域,故脾主口唇之黏膜。口唇部的色泽形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脾脏的功能,脾升清、运化营血之功不效则口唇失养,症可见干裂、脱屑。脾胃有热,热气上升,出于口唇,热燎日久,则干裂、瘙痒;夹湿则糜烂、渗出。热气所致口唇生疮,而热又分虚实,临床当甄别火之虚实。依上所述,慢性唇炎之病位在脾。

2.2 脾阴不足

陈教授认为慢性唇炎迁延日久,病机多为虚实夹杂。虚为脾阴不足、气虚,实为湿、热、燥之邪。常言脾阳不升,运化失司。朱震亨提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可见无论脾阴、脾阳受损,皆可致运化失司。。张景岳言“盖阴为天一之根,形质之祖,故凡损在形质者,总曰阴虚”。唇炎常见皲裂、脱屑之症,为形质受损之候。张声生教授认为唇周干裂等症为脾阴不足之重要表现。结合来看,脾之华在唇,形质受损,此病根本为阴伤,病位在脾,病机为脾阴不足。阴虚之证,常提肝阴、肾阴、胃阴者多,唯辨脾阴者少,滋阴药物多以滋补肝肾,或滋养肺胃为主,如遇脾阴不足之证,则疗效不显。陈老认为,慢性唇炎基本病机为脾阴不足,其中慢性剥脱性唇炎以脾阴不足、气虚、血燥为主要病机,慢性糜烂性唇炎则以脾阴不足、脾胃湿热为主要病机,治疗首当滋养脾阴,脾阴充足,方可灌溉余脏腑;同时,在滋养脾阴的基础上,按照病机之差异,随证治之。

3. 基于脾阴不足的唇炎之辨证及治法

3.1 阴虚气少证,治以养阴益气

阴虚气少证多见于慢性剥脱性唇炎患者,症见口唇局部干燥、脱屑、痛痒、少华,甚则皲裂等。明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脾阴虚病机本质有脾气不足,血能载气,气能行血,脾阴不足则脾气无血以附,久之气血皆不足,脾气散精之功失司,水津难以四布。清阳不升,阴伤气短,故上可见口唇干燥、口干口渴;中可见纳谷不化、倦怠少食;下可见大便或干或溏,手足烦热。周身常有乏力燥热、失眠健忘之症。舌体胖大伴齿痕,苔少苔或薄苔,脉常为细滑之象。治疗时当滋脾阴兼以补气。《慎柔五书》载:“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

药物组成:生山药20 g、茯苓15 g、白术15 g、人参3 g、甘草6 g、生山楂15 g、薏苡仁30 g等。

其中重用生山药以引药入太阴脾经,《中药学》记载:山药甘平,能补脾气,益脾阴。山药性味甘平,引太阴经的不二之选;人参甘、微苦,可入太阴脾经,可大补元气而生津液,补而不燥;佐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升提精微之物;以甘草调和诸药,亦可补益肝脾胃;脾阴不足,脾气不充,运化无力,加生山楂以健脾助消。

3.2 阴虚血燥证,治以养阴生血

此类证型患者多见于慢性剥脱性唇炎,症见口唇局部干燥、脱屑、皲裂、疼痛等。脾阴不足,则脾中津血亏虚,濡养周身之功不效,久则化燥,外可见肌肤干燥、口唇皲裂、手足心热、毛发干枯、面色萎黄;内可知燥热难耐、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双眼干涩、大便干燥。滋阴治燥之时应佐以养血。《血证论》记载甲乙化土汤,此方主为治疗脾阴虚、脉数身热,其中白芍5钱、甘草3钱。白芍味苦、酸,归肝、脾二经。《本草经疏》记载白芍为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甘草味甘,归心、肺、脾、胃经。此二药以酸甘之味化生阴液,陈教授直言治疗此证唇炎需重用白芍,认为白芍可入脾经,为补脾阴之要药,佐以润燥之品。

临床可予白芍20 g、甘草6 g、当归10g、生地黄15 g、地骨皮15 g、石斛10 g、薏苡仁30 g、白扁豆15 g等。

其中当归、生地黄一温一寒味甘之品养血滋阴;地骨皮、石斛甘寒之品养阴清虚热;薏苡仁、白扁豆甘淡利湿健脾。诸药共用,共奏养血滋阴、清热润燥之功。唇炎生于面部,影响患者美观,临床中此类患者,多有心情焦虑,或抑郁不舒。肝木郁久则化火,火盛复可伤阴,夜间难以入眠,则阴虚更甚,故治疗此类患者时,应加柴胡、郁金、香附、陈皮此类,行肝气,解木郁,气行则阴血行,以扶脾阴。

3.3 阴虚湿热证,治以清热顾阴

此类证型患者多属于慢性糜烂性唇炎,症见口唇局部红肿、糜烂、痛痒、渗出等症。清·吴鞠通有言:“湿久生热,热必伤阴”,现今之人常食肥甘厚腻,久则伤及脾胃,湿阻于中焦,日久化热伤阴,舌可见苔黄厚腻,脉可察细弱,却往来流利,口干舌燥,唇裂痛痒,糜烂渗出,脘腹胀满,手足烦热,大便黏腻不爽。清热利湿之时需兼顾阴液,阴本不足,苦燥之药更易伤及阴液,故应佐以甘淡滋阴之品,《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载:“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临床可予泽泻10 g、茯苓15 g、白术15 g、薏苡仁30 g、玉竹10 g、北沙参15 g、藿香10 g、车前子15 g等。

以甘淡平和之药清利湿热之时又可顾护阴液,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敛邪。调理脾胃气机,运化水谷精微之物,芳香之佩兰开其中焦,茯苓、白术健脾助营血运化至周身各处。

蔡强,执业中医师,中医临床硕士,师承湖北中医名师邱明义教授、湖北省名老中医陈国权教授、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张雪荣教授。多年来先后随湖北中医大师陈陶后教授、金匮名家戴天木教授、伤寒名家成肇仁教授、儿科专家岳维真主任等数十位名医侍诊抄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熟读中医经典,尤精伤寒金匮,博涉各家,善用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善用经方,兼用时方,以疗效为本。

从事中医临床数年,擅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皮肤科、男科、妇科、儿科等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

周四、五、六、日(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周三(上午10:30-12:00,下午14:00-17:30,晚上18:00-20:00)

【出诊地点】

健民中医叶开泰国医堂汉口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兴业路江汉人家S1-S2栋(江汉区妇幼保健院对面)

上一篇:五首奇方(选自古医术)皆有奇效,转发一次,救人无数

下一篇:硝黄散治疗带状疱疹(蛇龙疮)150例 治愈率100%之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