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药的要药核心,附《要药三表、中药合集》

发布时间:2023-10-10 阅读:1141

小王问:"谢老师,中药学真的好难记啊!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更好地学习和记忆中药学呢?"

谢老师微笑着看着小王,说道:"孩子,学习中药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善于活学活用记忆。首先,我们要以基础为理论,深入研究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这些重点内容需要特殊记忆,而联系记忆、循序渐进,将医药视为同源一体,会有助于你掌握中药学的内容。"

小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问道:"谢老师,还有其他记忆方法吗?"

《汤头歌诀》记忆法

谢老师笑着回答说:"当然有!我们可以采用歌诀来强化记忆。歌诀是中医中药学中传统的记忆方法,高效且持久。我们可以编写一些形式简化、谐音有趣的歌诀,更容易加深记忆。这样,你不仅可以快速记住药物的属性,还能轻松地回忆起来。"

谢老师接着又说:"其中《汤头歌诀》于1694年出版。汪昂在80岁时才整合古方编著了这本书,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中选录了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

小王对这位医者的执着和奉献心感到深深地钦佩,小王记录下这些重要信息。然后他继续问道:“另外一个问题是,《汤头歌诀》中的七言歌诀形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呈现方剂的信息?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七言歌诀是一种古代的记忆和传承方式。古代医生为了更容易记住复杂的方剂,就将它们编成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既便于口头传承,又方便于记忆。每一首七言歌诀都包含了方剂的关键成分和用法,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诀,医生能够轻松地记住方剂的要点。

小王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巧妙。他接着问:“老师,我还想了解一下,《汤头歌诀》中的方剂是否都是古代的,还能在现代中使用吗?”

"《汤头歌诀》这本薄薄的书里,各个方歌里有药有症有诊,全都包括了。只要背会了,你就把零散的中药也记住了,在诊断上的各种症状也记住了,这样再去看有关临床的书籍,各个病症,就会感到不陌生,就能很快熟悉。"

归纳比较和联想记忆法

小王听后感到兴奋,他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这个方法。谢老师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方法是归纳比较和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相似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通过辨异识微,加深对药物的记忆。比如,可以将具有相似性质和功效的药物放在一起比较,将药物的特点进行关联联想,这样记忆会更自然而然。"

要药和药对重要记忆法

小王听了谢老师的解释,不禁更加好奇,便接着问道:"谢老师,我身边的人都在学习要药和药对,他们都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然后开始解释:"他们这个叫做要药和药对重要记忆法,先用最少的精力和最低的学习成本掌握中药的核心。‘要药’是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治疗某种疾病或症状时,必不可少的关键药物。这些药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功效,可以起到主导疗效的作用。但要记住,‘要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需要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迫不及待地请教:"那么,谢老师,能否告诉我一些例子,哪些药物被认为是常见的‘要药’呢?"

谢老师点了点头,开始列举一些常见的‘要药’,同时他的手在桌上轻轻敲击,强调每一个药物的重要性。

"小王,举例来说,广藿香为芳香化湿浊的中药要药;还有砂仁为醒脾调胃的中药要药;厚朴则为消除胀满的中药要药。"

小王认真地记下了这些药物的名字,接着追问:"谢老师,‘要药’虽然很重要,但它们怎么搭配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呢?"

谢老师微笑着解释:"搭配使用‘要药’需要考虑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通常情况下,‘要药’会与其他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方剂。这个方剂中的每一味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要药’通常会充当方剂中的主药,其余药物则是辅助药或调理药,共同加强疗效。"

小王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请教:"那么,谢老师,如何确定病人需要哪种‘要药’以及如何确定搭配的其他药物呢?"

谢老师笑着回答:"这就需要通过充分的诊断和辨证来确定。中医诊断是一门精细的艺术,需要观察病人的舌苔、脉搏、面色、症状等等,从中获取病情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定病人的证型,进而选择合适的‘要药’和其他药物。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医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运用‘要药’和其他药物来治疗病人的原因。"

小王对这一切充满敬畏和好奇。他知道,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谢老师是他的良师益友,将引领他探索这个古老而神奇的领域。

中药的要药总结

一、解表药

  • 辛夷:此为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的中药要药

  • 柴胡:此为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的中药要药

  • 麻黄:此为发汗解表的中药要药

二、清热药

  • 山豆根:此为治火毒蕴结致乳蛾喉痹、咽喉红肿疼痛的中药要药

  • 射干:此为治热毒痰火郁结致咽喉肿痛的中药要药

  • 栀子:此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的中药要药

  • 石膏:此为清泄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中药要药

  • 大血藤、败酱草:此为治肠痈的中药要药

  • 青蒿(常山):此为治疟疾的中药要药

  • 牡丹皮:此为治无汗骨蒸的中药要药

  • 金银花:此为治热毒疮痈的中药要药

  • 黄芩:此为治肺热咳嗽的中药要药

  • 苦参:此为治皮肤病的中药要药

  • 土茯苓:此为治梅毒的中药要药

  • 黄连:此为治泻痢的中药要药

  • 鱼腥草:此为治肺痈的中药要药

三、泻下药

  • 大黄:此为治疗积滞便秘的中药要药

四、祛风湿药

  • 防己:此为治风湿痹证实热偏盛的中药要药蕲蛇:此为截风的中药要药

  • 木瓜:此为治湿痹筋脉拘挛的中药要药

  • 威灵仙:此为治风湿痹痛的中药要药

  • 雷公藤:此为治风湿顽痹的中药要药

  • 秦艽:此为治虚热的中药要药

五、化湿药

  • 广藿香:此为芳香化湿浊的中药要药

  • 砂仁:此为醒脾调胃的中药要药

  • 厚朴:此为消除胀满的中药要药

六、利水渗湿药

  • 海金沙:此为治诸淋涩痛的中药要药

  • 茯苓:此为利水消肿的中药要药

  • 茵陈:此为治黄疸的中药要药

七、温里药

  • 丁香:此为治胃寒呕吐呃逆的中药要药

  • 肉桂:此为治命门火衰的中药要药

八、理气药

  • 香附:此为疏肝解郁的中药要药;妇科调经的中药要药

  • 木香:此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的中药要药

  • 薤白:此为治胸痹的中药要药

  • 柿蒂:此为止呃逆的中药要药

九、消食、驱虫药

  • 山楂: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中药要药

  • 使君子:此为驱蛔,小儿诸病的中药要药

十、止血药

  • 艾叶:此为温经止血的中药要药;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的中药要药;安胎的中药要药

  • 茜草(香附、川芎、鸡血藤):此为妇科调经的中药要药

  • 三七(自然铜、骨碎补、麝香):此为伤科的中药要药

  • 侧柏叶:此为治各种出血证的中药要药

  • 白及:此为收敛止血的中药要药

  • 灶心土:此为温经止血的中药要药

  • 苎麻根、艾叶:此为安胎的中药要药

十一、活血化瘀药

  • 川芎:此为治气滞血瘀诸痛证的中药要药;妇科调经的中药要药;治头痛的中药要药

  • 丹参:此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经产病的中药要药;治血瘀证的中药要药

  • 穿山甲:此为治产后乳汁不下的中药要药;治疮疡肿痛的中药要药

  • 桃仁:此为治多种瘀血阻滞病的的中药要药

  • 马钱子:此为伤科疗伤止痛的中药要药

  • 五灵脂:此为治瘀滞疼痛的中药要药

  • 红花:此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中药要药

  • 益母草:此为妇科经产病的中药要药

  • 血竭:此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的中药要药

  • 刘寄奴:此为金疮的中药要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 半夏:此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中药要药

  • 黄药子:此为治痰火互结致瘿瘤的中药要药

  • 竹茹:此为治胃热呕逆的中药要药

  • 桔梗:此为治肺经气分病的中药要药

  • 杏仁:此为治咳喘的中药要药

十三、安神药

  • 朱砂:此为清心、镇惊安神的中药要药

  • 合欢皮:此为悦心安神的中药要药

  • 酸枣仁:此为养心安神的中药要药

十四、平肝息风药

  • 羚羊角:此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中药要药

  • 石决明:此为平肝凉肝的中药要药

  • 代赭石:此为重镇降逆的中药要药

  • 刺蒺藜:此为祛风明目的中药要药

  • 全蝎:此为治痉挛抽搐的中药要药

十五、开窍药

  • 苏合香:此为治寒闭神昏的中药要药

  • 麝香:此为醒神回苏的中药要药

十六、补虚药

  • 人参:此为拯危救脱的中药要药;补脾气的中药要药

  • 黄芪:此为补益脾气的中药要药;治气虚水肿的中药要药

  • 当归:此为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中药要药

  • 阿胶:此为补血的中药要药;止血的中药要药

  • 熟地:此为治血虚证的中药要药;治肝肾阴虚的中药要药

  • 枸杞子:此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的中药要药

  • 白术:此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的中药要药

  • 蛤蚧:此为治肺肾虚喘的中药要药

  • 鳖甲:此为治阴虚发热的中药要药

  • 冬虫夏草:此为诸痨虚损调补的中药要药

十七、收涩药

  • 山茱萸:此为平补阴阳的中药要药;固精止遗的中药要药;防元气虚脱的中药要药

  • 麻黄根:此为敛肺固表止汗的中药要药

  • 诃子:此为治失音的中药要药

  • 肉豆蔻:此为治虚寒性泻痢的中药要药

  • 五味子:此为治久咳虚喘的中药要药

十八、攻毒杀虫止痒药

  • 硫磺:此为治疥疮的中药要药

《中药要药三大表》




《中药学》学习总结2022年版,建议收藏























上一篇:“收汗”的大方子!化解汗出如洗,收不住

下一篇:11种常见中药材有毒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