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国家对中医药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及土地流转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各地区都将中药材种植列为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中药材种植能致富增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需要科学规划、科学管护、进行组织等等周密细致的过程,我们才会获得丰厚的收益。药材种植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植品种选择、种植产业政策、科技服务与扶持、有效成份与农残、施肥的时间、田间管理、销售渠道建立、产品分级等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产业政策与规划和科学技术服务。那么,对于药材种植的朋友来说,要怎样做才能一路高歌,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呢? 1.产业政策决定产业走向、产品的供需矛盾 国家对中药材的产业政策一目了然,普通的种植户要理解透彻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倒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种植户甚至有些种植合作社对政策的认识问题,还有就是政策是不是真的落地啦?很多地方不仅省里面出台利于中药材的产业政策、就是在市县都会出台配套的利好政策,但是我们种植户又有多少能了解透彻、理解透彻,能够用好政策呢? 政策的不理解主要是种植户、种植合作社的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缺乏有针对性的宣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好的政策在落地时打了折扣。没有政策的支持,我们产品出路、相关补贴的落实就有了问号。 不论种植什么,销售永远是根本。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市场,对市场未来有预判那我们的种植是不是有的放矢呢?每到流感季节,金银花、板兰根、双花等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材价格都会直线上扬。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国家疾病控制政策、疾病预警的话,我们的中药材是不是做的更好呢? 2.科学技术服务决定品种的选育、管理和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涌现出了很多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随着科技的进步,道地药材的专属性正在逐渐被打破。经过科技培育的药材质量不亚于道地药材,如上海培育的西红花。但是也有很多打着道地药材之名、质量难于恭维的“道地药材”,还有些药材长的膘肥体壮、但是药效难以过关,有的药效是符合药典规定了,但是农残有超标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盲目种植、品种选育难过关 中药材是植物,植物就有其生长的环境,换个环境生长的植物也许很难成活;也许基因改变了,成活了,而且长得很好,色泽鲜艳、饱满充实,药效也不错,但是不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如果我们再决定种植的时候,邀请有关专家从品种选育、土壤、气候和水等生长环境进行科学考察与论证,成功的几率是不是会更高,问题是不是会更少呢? (2)田间管理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种子种植到田间,如果没有科学的管护结果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人说,田间管理就是长草除草、地干浇水、水多排水、苗不壮施肥么?看似简单的问题,每一步都需要科学管理、科学计算。如果大量投入人工,人工成本过高,会造成我们的药材管护成本过高,使用机械是不是有适合的机械供我们选择呢? (3)除草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仅除草剂的种类就会让我们的选择出现很大的麻烦。因为很多除草剂或多或少带有毒性,进入药材很有可能会给中药材带来重金属或农残超标,尤其是一场喜雨过后,满天疯长的草很快就会把药材盖住,这时候就要快速的将草出去,人工除草在这时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机械除草或者在科学指导下适当播撒除草剂就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4)施肥是中药材种植的必然选择 有人说我们使用有机肥、农机费,还有人使用生物肥,我们不使用合成费或者化学肥料。的确,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或者生物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真的就没有问题么?以我们使用的农家肥为例,如果使用不经发酵的农家肥就会造成作物减产、枯萎甚至死亡,这是因为未经发酵的肥料中有很多细菌或病毒,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死灰复燃。那么,农家肥发酵多长时间、什么样的农家肥是发酵的,什么时间投入到田间呢?这就需要科学指导与判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