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菖蒲,别名:小菖蒲、外菖蒲、节菖蒲、鸡爪莲、九节离、穿骨七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开窍化痰,醒脾安神之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癫痫,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痈疽疮癣。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厘米,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毫米,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花序柄腋生,长4-15厘米,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序长7-8厘米,粗可达1厘米。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沟谷边或灌木丛中。喜凉爽气候条件。喜高山阴湿环境。荫蔽度为60%-70%。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栽植为宜。
选地整地
选择坡度30-50度的东北或北向坡地,海拔1200-1500米,郁闭度较密的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下,pH值6-7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整地时深翻30-40厘米,清除杂草,保留乔木,施厩肥2500-4000公斤/亩作底肥,作畦宽1-2米,留排水沟。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5-6月采收成熟种子,湿沙贮存至7-9月,拌草木灰后撒播,覆土。幼苗次年3-4月出土,育苗1年后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
· 根茎繁殖:采挖野生根茎剪成3-5cm小段,按行株距10cm×5cm开沟平栽,覆土。出苗率可达95%。
田间管理
除草松土:生长期需除草2-3次,秋季再除草松土,冬季覆盖落叶防冻。
追肥:3月中下旬苗齐后施尿素2.5公斤/亩;4月花期追肥同量;8-9月施厩肥2000-3000公斤/亩或过磷酸钙20-25公斤/亩。
防寒:11月初覆盖枯枝落叶或粪土,翌春清除。
病虫害防治
病害:锈病用硫酸亚铁预防,发病后喷粉锈宁或敌锈钠。
虫害:鼠害(如鼹鼠)需及时捕捉或药物防治。
采收加工
栽培5年以上采收,5-6月叶枯前采挖,洗净后晒干,搓去须根,簸去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