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郁郁葱葱、野蛮生长的橡胶林,一边是日渐稀少、濒临灭绝的民族药。在被称为“植物王国”“南药(常指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之乡”的西双版纳,一场生态危机下的“植物战争”正在进行。
老病号的理想安居地
午后,阳光照耀下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嘎洒机场。虽然此时已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走出机场的乘客还是匆忙脱下羽绒服,一身短打扮地探访这颗温暖的西南明珠。“我每年冬天都来这里,还在这儿买了房子。”昆明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选择在此置地,缘于张女士一次特殊的经历。“那是几年前,一次紧急出差到西双版纳。上了飞机才发现忘了带支气管扩张剂。”张女士说,自己患有严重哮喘,冬季夜间易发作,必须用这种药。“当地药店没有这类药。当时我想,晚上我这条命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结果竟一夜无事。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西双版纳温暖的气候救了自己。
后来,她惊喜地发现,当地的州傣医医院有不少民族特色药和疗法。“我是个哮喘老病号,过冬从来都是战战兢兢。家里的老人也是,天一变就走不了路。来了这里,防治结合,没想到还有这样呼吸舒畅的时候。于是我想,今后冬天得来这儿过,退休干脆就定居在这儿。”次年,张女士就在西双版纳州府景洪买了房子。
抱着与张女士类似想法的人很多。据西双版纳州宣传部副部长廖国荣介绍,由于当地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对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有缓解作用,每年秋冬季节,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人在此过冬。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院长王肖飞介绍,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提供傣医药特色服务的医疗机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前来就诊。
橡胶林“鸠占鹊巢”
“但是最近,我考虑是不是把房子卖掉。”张女士解释说,想法转变,主要是因为小区周边甚至是整个西双版纳,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原来我家一推开窗,满眼的热带雨林,现在都成了橡胶树。因为橡胶林保持水土的能力差,现在这里空气越来越干,温差越来越大。”
作为目前全世界尚存的三大热带雨林地区之一,西双版纳的面积虽然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2%,但是高等植物种类却占全国的20%,其中有大量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因此素有“植物王国”“南药之乡”的美誉。
但是,橡胶林的扩张,在慢慢地改变这一切。上世纪50年代末,西双版纳开始大规模发展橡胶种植业,彼时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覆盖率为70%~80%。至1984年,该项数据已下降到34%。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面积又持续下降了48.2%。
蓬勃生长的橡胶林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统计显示,到2011年年末,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为431万亩,全年干胶产量达28.3万吨。在该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源于天然橡胶的占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勃发,正成为推动当地橡胶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的强大动力。
而“优越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正有赖于覆盖面积较高的热带森林。橡胶林因植物单一,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该州环保和气象研究人员介绍,热带雨林赖以生存的浓雾天数已明显下降,每10年锐减10天到27天;景洪地区20世纪50年代每年平均雾日数为166天,2000年至2008年平均仅为28天,2009年仅3天,为历史最少值。对于南药来说,这一趋势意味着灾难。
“南药之乡”难再名副其实
“我永远忘不了30年前参加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时的景象。”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中药傣药专家岩罕单回忆,那时他随普查队在勐腊县普查,各种野生中药、南药生长得郁郁葱葱,省内6000多种中草药,很多都能在此找到,傣药常用370多个品种更是俯拾皆是。
而去年,当他参加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归来时,这样的场景再也没见过,甚至一些当年常见的品种都难觅其踪。“这次发现的野生药材储量较之当年锐减,估计有很多南药,尤其是傣药品种在这里已经濒危甚至灭绝了。”岩罕单说,由于傣药储量和品种本底不清,本次中药普查又尚未结束,且目前还没有项目支持对具体傣药的资源普查,所以,不但现在无法得知整体南药的储量变化,更没人能回答作为当地民族骄傲的傣药少了什么、少了多少。
王肖飞告诉记者,相对于中医药,当地百姓更青睐傣医药,这些傣药几乎都来自野生药材,且与橡胶树一样,主要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近年来,随着橡胶林势力范围扩大,医院的药材供应已经受到影响。“现在,我们医院除了楼房和路外,其他地方都种满傣药,一方面是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来了患者可以解燃眉之急。”王肖飞指着满院的奇花异草说。
此外,由于一些傣医特色疗法用药量大,该院只好想办法研制设备对这些疗法进行改良。如傣医熏蒸对风湿、骨关节病变有很好疗效,但每次熏蒸需要将8000克药材切碎煎煮后像被子一样把患者包裹着。为了节省用药量,该院研发了密闭式熏蒸床,用少量药材熬煮后的药汁对患者进行熏蒸。“但新设备温度较高,浸润性和吻合度与传统疗法还是有差别,有些病人不适用。”该州傣医药首席专家林艳芳表示。
不能坐等无药可用
“不开源只节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制剂中心主任药师赵应红担忧。
在西双版纳州,由于境内药材储量不足,不少药商不得不走出国境向临近的泰国、缅甸、越南等地购买。但赵应红认为,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好办法。傣医药要发展,药材需求量一定会提高。该院研制的22种院内制剂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有的已在抗乙肝病毒、降转氨酶、保肝等临床应用上显示出巨大优势,一旦开发为成药,现在的供应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坐等无药可用的日子到来。”采访中,多位生态、傣医药专家呼吁,减少橡胶林种植面积,加大生态林建设,修复生态环境,为南药存续营造条件。而这些基础工作,是市场经济无意进入的区域,需要政府的支撑。
再过不久,当北方告别冬季,西双版纳就将迎来橡胶树开割期。收胶时,如画的美景中会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这味道,让张女士、岩罕单和同事们感到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