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以花入药。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生长习性:菊花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寒,但不耐旱。多栽培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湿润的平原。亦有栽培于肥沃、湿润的缓坡地。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尿素20公斤,二胺20公斤,钾肥15公斤,土杂肥3000—5000公斤。然后做成2m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定植:菊花用种苗繁殖。栽种期在谷雨前后。也可夏播,在6月15日以前。当菊花苗长至20-30cm左右时,将其与母株分离,按行株距40×30cm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每亩可栽菊花5000-5500株。
四、田间管理:菊花苗成活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苗高40cm时打顶一次,以后每隔半月再好不过打顶一次,连续打顶三次。以促使有效力侧枝分化。菊花现蕾前后应追肥一次。每667cm2追尿素10公斤、二氢钾各10公斤。
五、除 草:除草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除草多采用人工拔除。比较费工费时,且麻烦辛苦。规模种植多应采用菊花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不仅省力省时,且方便快捷,节俭大量劳动力费用。方法是于菊花移栽后采用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亩用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100-1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土表层,可有效防除各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双子叶杂草。但要注意喷施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时一定要土壤湿润时效果才好。由于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是选择性除草剂,对部分双子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基本上无效。这就要对这些杂草进行苗后茎叶喷杀了。方法是:于菊花移栽成活后,杂草3-5叶期用菊花苗后专用除草剂60毫升(加助剂),兑水3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杂草叶面上,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由于菊花生产周期较长。因此,以后要不定期地视杂草生长情况适时地采用菊花苗后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管理。在使用菊花专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其安全间隔期。不能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农药,以保证菊花产品的绿色安全。
六、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枯病等。
①霜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多发生在4~5月份,在低温多雨的条件下,传播很快,危害严重。主要危害叶部,严重时叶片病斑背面出现白色的霜霉状物,为病原茵的分生孢子,叶色逐渐变黄,最后干枯死亡。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择无病菌地块作留种地,选择壮植株作种苗;清理菊园的残枝枯叶,以减轻来年发病。进入梅雨季节,雨后及肘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不宜连作,可与水稻、麦子、蚕豆、元胡等作物轮作。亦可与桑树及烟草间作。栽植时用40%的乙膦铝300倍液浸苗5~10分钟后栽种。发病期用40%的乙膦铝250~300倍液,或用50%的瑞毒霉600倍液和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
②叶枯病:4月至11月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与农业防治霜霉病相同。发现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再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若以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优于波尔多液和代森铵。
2、虫害:
①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冠等,刺吸液汁使嫩梢卷缩、枯萎,造成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菊花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及地边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口。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菊天牛:危害茎梢。防治方法:发现菊花茎梢萎荐时,将断茎以上3~5厘米处摘除,集中处理。5~7月在早晨露未干时在菊花植株捕杀成虫。
③叶蝉:俗称跳虫,刺吸为害,使菊花叶片变黄,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并传播病毒病害。防治方法:可用20%的叶蝉散800~10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用常规方法杀灭。
在防治菊花病虫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能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农药,以保证菊花产品的绿色安全。
七、收获与加工:菊花于“霜降”前后,当花序开足时分批采收。收的过早或过晚,都影响产量和质量。将开足的花序摘下加工,开一茬收一茬,直到收完为止。将采下的鲜花,摊在席箔或晒盘上,厚约3cm放在烘房架上,先用45—50℃的温度烘12小时,在提高温度到60℃左右烘12小时,烘干后即可药用。以花序完整、身干、颜色鲜艳、气味清香、无梗叶、无碎瓣、无霉变者为佳。
太和县宫集镇凌云家庭农场